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山东周代的齐国长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  者:王献唐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 1979年04期

  泰山系的山岭,西起黄河,东到河滨,蜿蜒起伏,横亘在山东省中间。两千数百年前,周代齐国曾沿着这一山系,利用其形势,建筑一千多里的长城。在过去,自然是山东伟大工程之一,也是那时劳动人民伟大力量的表现。
  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对遗址进行了周密调查。根据调查报告以及我过去对遗址的考虑,写成此篇,以供参考。


  一、齐国为什么建筑长城?
  《管子·轻重丁》篇:“管子问于桓公,敢问齐方于几何里?桓公曰:方五百里。管子曰: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管子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
  《管子》这部书,一般说是战国人纂集的,材料有早有晚。从以上几句话中,可以看出两点:
  (一)“阴雍”的雍,当为后出拥之通假。意为长城以北齐国三分之一的地方,不生五谷。长城建在山岭以上,山岭背阴地带,当然五谷难生,正和因山建城实地调查情况相符。
  (二)他说“长城之阳,鲁也”,据《史记·楚世家》“考烈王八年取鲁”,已入战国后期。如果“长城之阳”的鲁,已为楚灭,当易鲁为楚,今既称鲁,知鲁国犹存。但是鲁从春秋末叶到战国,仅仅能以自保,那能和齐国争衡?既然如此,齐国就不须修建长城,作为对鲁的国防线;推知这一部分长城,除起首一小段(下文另有说明),绝不会在鲁国衰微之际兴筑,一定时尚强盛有设国防必要,它的年代,就须提到春秋时期。有什么证据呢?管子问“齐方于几何里”的于字,与域音通,当属借字,桓公答以“方五百里”。仅仅五百里,尚是春秋中叶齐国方域的大限,并非《国策·齐策》“齐地方二千里”的战国期扩大数字。这有许多书证,无须罗列,只是指出:他下文的长城,如果不从春秋修起,就不能把齐国说的这样小;这样小,恰恰符合于春秋时期,也恰恰符合于那时鲁国的国势,须设长城为防。
  当然还有其他证据,以下随文提出。即由上述两项,我认为管子这几句话,虽非管子本人手笔,材料的来源,比较为早。但并不等于说长城的修建在齐桓公时期,只是把他提到春秋,并且指的是齐鲁交界一段。
  既然“长城之阳”为鲁,则鲁国以外,向东直到海滨的其它国家,在齐以南,当然是没有长城了。但实际上也有长城,我认为统是以后续修的,直到战国田氏篡齐以后,才逐渐全部完成。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考楚境及齐长城”条下:
  史记楚世家,惠王四十四年灭杞,杞国在淳于,然则今之安丘属楚矣。简王元年北伐灭莒,然则今之莒州属楚矣。威王伐越,杀王无疆而取其地,而越之国都别在琅琊,然则今之诸城属楚矣。惠王时越灭吴,楚东侵,广地泗上。顷襄王十五年取齐淮北,而故宋之地,尽入于楚,然则今之滕属楚矣。”
  顾氏所指的清代县名,考其实际,并未包括全县,有长城可证。如果把这几县联系起来看:凡在长城以南夹在各县的小国,至时最大部份为楚国先后吞并。内中比较大的邾国,主要地区在邹县,兼及滕县,也为楚宣王所灭。大体周代山东南部大小各国,最初一般是自己火拼,到达春秋末期,来了一个吴国,屡次逞凶,以后退出。接着东南部来了越国,被楚国赶出以后,又灭了鲁国,几乎全部为楚占领。
  这样就能看出:战国时期的山东,最后剩下两个大国,北为齐而南为楚。楚国疆域最大,兼有现在数省,山东南部只是它的北境一部分。从它进入山东以后,始终威胁着齐国。最初还有南部各国抵挡,大的是鲁国;但它不会漠然无睹而放弃国防,自然随着新的形势,把原来防鲁的长城,向东扩展,用以防楚。
  这也有许多证据,别详下文。从总的方面说,所谓齐国长城,应该分为两部分;最初一段在西,绝大部分专为防鲁而设,建于春秋时期;以后继续向东展修直到海滨的一大段,专以防楚,则在战国时期。迨后鲁为楚灭,这一条长城,从西到东,便成了齐国对楚的全部国防线;而这条长城,几乎把整个山东横切成南北两半。


  二、长城的建筑方法和齐国全部国防线
  长城既然是依山建筑。如果山有高峰,不须在峰上筑城,筑城都在山岭低处,直接或间接可以通行的所在。当时高度今不可知,料想不会齐一;一般的厚度,约在两丈左右,现存遗址和残余城墙可证。所见残城,都是用大小石块砌成,并未用灰浆等物凝固。就是这样,因为城墙厚而砌石得法,已足以御敌,和以后蒙恬为秦筑长城“垒石为城”的办法差不多。
  但是山东中部的山系,并不完全衔接,中间尚有大量的平地。齐长城尽可能的利用山岭,委宛曲折施工,一到平地,便无法利用,须就平地接筑。如附近有石,自然用石,否则只有以土版筑。战国期的魏长城、赵长城、秦长城,以及后时秦代的“万里长城”,都是土石兼用,除此实无它法。我们在长清已找到土筑的遗址,足为佐证(详下)。但是这些平地,大抵为南北所经,我想必然建有许多关塞,即在山上也可以同样建筑,后文说的穆陵关,便是其中之一。战国期有名的田陈三量,在胶南灵山卫出土,铭文有“左关”、“丘关”,为齐国海上交通门户。其地正在长城修到海滨的附近,必然与有关系,也可能是后文所说的重关。
  不建筑关塞,齐国自己也被包围在里面,不能向南出入;但又是不是和现在山海关各处一样用砖建筑呢?不是的。我们见到的砖瓦,仅属战国后期,尚在萌芽时代,不能用以大量筑城,并且也没见到周秦汉魏的砖城。一般说,砖城是从明代开始的。
  这一条长城,是齐国南面的国防线,东部和北部大部分海滨,那时谈不到海防工程。最重要的为西面和西南、西北部份。历来环绕这一带的远近国家和齐国争战,均由此出入,但却没有连绵的山岭利用筑城。平地版筑,防线过长,耗费又大,幸而有两道水,一是济水,一是黄河,替它作了水防。《国策·秦策》一,张仪说秦王曰:“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地广面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天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同书《燕策一》,苏代说燕王曰:“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寨,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兴,中有清济浊河,何足以为固?民力穷弊,虽有长城巨防,何足以为塞?且异日也,济西不役,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今济西、河北,尽以役矣,封内弊矣;”这都是战国期情况,证明那时齐国以济水黄河为防线。《国语·齐语》管仲对齐桓公说:“四邻大亲,既反侵地,正其封疆,地南至于  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记  。”国语这项记载,在春秋时期。《左氏传》管仲说:“西至于河”,方向各指一偏,实与相应。是从春秋以来,早以济水黄河为限。
  由此就须考察那时济水和黄河在山东经行的路线。现在山东只有济南、济阳等一些地方从济水得名,找不到济水。他从河南发源,上游尚有其名,没到山东,便为现代的黄河所夺;因而现在山东黄河所经,差不多就是古代济水的故道。至于古代黄河,单就山东范围说,在济水西北,也就是现在黄河西北,别为一流。历代黄河的变迁太多,在春秋时期周定王五年曾迁徙一次,直到新莽时再改,当然《国策》所说的“浊河”,是指这一时期的。他的故道,各书说法不一,比较正确的是《续山东考古录》,大体从河南入山东西部以后,经过馆陶、清平、高唐、平原、德县,东北至河北省入海。地图上德县有老黄河直到河北省入海的老黄河口,便就是它。由此可以看出;齐国当时在这一方面的国防线,是并行入海的济水和黄河,河在外围的西北,济在内围的西南,等于两重水防,所以说“足以为固”。
  这是说的战国时期,也就是周定王五年“河徙”以后的情况。如果前引《国语》管仲数语,真是当时对齐桓公所说的话,桓公在周定王以前,河尚未徙,是否下游与此相符,也是一个问题。单就是《国语》本文说,既然“西至于济,北至于河,”明明为两道水,和现在不同。左氏传“西至于河”。是指的大限,内围一部分包括济水,不能认为那时济水已为黄河所夺。中国地理书最古的是尚书禹贡,他说“济河惟兖州”,郑康成注:“兖州之界,在此两水之间”。这个兖州,据地理今释,包括过去山东的东昌府,兖州府的曹州、阳谷、寿张、郓城,济南、青州二府的西北境,加上河北、河南两省一部分。仍然是济、河分流,从中间地带两面看,两条水的故道,和上述战国时期差不许多;他在后文“导水,东流为济”一条路线下,也有一些证明。我无法肯定禹贡是战国人就是当时水流情况托为古代水流编造的书,只能肯定齐国从春秋以来,就以济水黄河为防。
  既然这样,战国期齐国的国防线,也就是他的国界。南部以长城为界,东部和北部滨海地方,当然以海为界,西部及西北以济河为界。《春秋》昭公二十年左氏传:“晏子曰:聊摄以东”,是指齐的西界,在今聊城博平地带。《国策·齐策王》,苏秦说齐宜王曰:“齐南有太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清河也是齐的西界,在今清平县地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曰: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高唐也是齐的西界,在今禹城高唐地带。这三个所谓齐的西界,展开地图看,它都沿在上面说的黄河路线东岸,也就是齐国先后国防重点:证明前引《续山东考古录》说法的正确性,更证明齐国在这一方面确以黄河为界。但是河道以外,山东还剩有一块西北角地,不尽属齐国,而在河北省则割去一块东南角地,列入版图。
  其实国防也罢 ,国界也罢,并不是先后固定而无出入的。最初齐国仅仅夺得莱国一块临淄小地方,就逐渐扩展起来,吞并许多小国,侵 占他国许多地区,最后成了方二千里的大国。疆城屡屡变更。并且不时占了某地,以后又退出来,叫人没法给他画地图。即以长城而论,它并不以城界为满足,春秋以来,曾越过这一地带,侵到鲁南各地。战国时期湣王最凶,最后被楚国赶跑,并且过了长城,打到临淄。再以国防而论,“清济浊河”并挡不住敌人,它可以从此处出去打人家,人家也能从此处来打它,甚至于赶回都城,又甚至于全国沦陷,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这些不必细说,总之,上面所讲的国防国界,仅是它的战国时期的一个轮廓。到了最后王建时期四十余年,他没有力量出去侵略,别的国家也被秦国打的头破血出,没有力量来侵略它,这个轮廓就有点巩固了。轮廓以外,先后在济水以西,黄河以北,还有一些余地,见上引《国策·燕策一》。


  三、齐长城从何处修起?
  这是一个比较繁锁的问题。文献虽有许多记载,说的过于笼统,同时长城起首一段,牵连许多史事,现在结合实际情况来讲。
  周秦以后,对齐长城较为具体的记载,莫早于《水经·济水注》。注引晋代京相璠数语,易与混淆,今厘分于下:
  京相璠曰: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以下郦道元语。)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曰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其水引济故渎尚存。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即春秋所谓守广里者也。又云:(以下京相璠语。)巫山在平阴东北。(以下郦道元语。)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师旷邢伯闻鸟乌之声,知齐师潜遁,人物咸沦,地理昭著。……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
  从这里可以看出:长城在古平阴城南,西接济水,经由防门,春秋鲁襄公十八年,曾在此地有一场战争。当时齐国先向鲁国挑衅,晋国和鲁、宋、卫、郑等十一个国家,一齐和齐作战,《左氏传》记载甚详。传言“齐环(齐灵公名)怙恃其险,”便是指的西、南两方的国防线。又言晋鲁“会于鲁济,……同伐齐”,那是指的是鲁国西部济水,距离此地当不远。又言“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就是郦道元所指的史事。《左氏传》杜注平阴下:“城南有防,防有门,于门外作堑,广一里。”杜豫是魏晋间人,正义谓“城南有防者,形犹在,杜观其迹而知之也。”合以郦道元,“故渎犹存”之说,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形迹尚显然可见;不过杜预“广一里”的注文,似乎把广里曲解了。清嘉庆《平阴县志·疆域志》云:“按巫山即今孝堂山,尚有碑记可考。……孝里铺南有村曰东长,西南三里有村曰广里,……古平阴城,故老相传谓今东长村即其地,遗址犹存。”这些说法,正合于《左氏传》、《水经注》记载的形势。平阴县疆域先后变迁甚多,按目前新县区说,以上各处都改在长清县境,距县城偏西南约五十余里地带。巫山确为孝堂山,县志说的碑记现尚存在。山有汉墓,旧传为郭巨墓,墓前有石建食堂,因名孝堂山。郦道元谓“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正是指的它。食堂雕刻画像,文管会已作了保护工程,我曾去过几趟。孝里铺也因这位孝子得名,在山下西北,距离不到半里。
  仅据旧书上的资料是虽以自决的,主要前面所引《左氏传》和《水经注》的记载。究竟这一段“巨防”是否为版土所筑?文献是否真实可靠?有无遗存的防址证明?幸亏我们去勘查的同志,翻山越岭,到处查询,总算理出了头绪。
  现在可以说:现场情况还不如郦道元所见的那样明显,但能证明他说的不错,同时对于齐晋这一场战役,在地理形势上,大体也看得相当清楚。
  在孝堂山南五里有村名东张,即志书上的东长,也就是古平阴城所在地带。其西南五里有村名广里,即《左氏传》上的广里。在广里东北里许,竟找到我们理想的土筑长城。高约五六尺不等,宽约二十余尺,版筑层次显然可见,本地人呼为“岭头”。由此蜿蜒二三里许,随山向东,城已改为石筑,与在博山等处所见的遗址相同。
  我们敢肯定的说:这段残留的土长城,就是“巨防”遗址。它向东延长的方向,分明接着山上的石长城,当时若不衔接,敌人就从中间宛转攻进来了,向西一段,现已湮没看不出迹象,那时也必委宛包在广里以南,直到济水,所以《水经注》说“西至济”不然,敌人也能从没有“巨防”处攻进来。
  现在已找不到《左氏传》上的“防门”,却找到孝里铺、东长、广里以西靠近黄河处数百亩的湖沼。南北一片汪洋,引出一条水。展转向南而东南,有四五里,浅而近似水田,草芦并生,不能耕种。本地人说是古代黄河灌出来的,但它不接联黄河。我认为这个湖沼就是《水经注》“济水右迤,遏为湄湖”的“湄湖”。毫无疑义,现在黄河早已经过修堤。把它隔离起了。当时,“湄湖”一带,地势洼下,齐侯利用这一形势,从而堑濠,从而引济,积年累岁,扩大成为湖沼。它向南、向东南引出的水,便是当年引济“水渎”故道的一部分,再往东南去,地势渐高,水便由此断流。
  顾名思义,“防门”就是“巨防”的门。它必靠近黄河,所以《水经注》说“河道所由日防门”。它也必靠近广里,所以在作战时,齐军守广里而扼住这个门户。晋鲁诸军为附近山岭和“巨防”所阻,只有专政“防门”,所以《左氏传》说“诸侯之士门焉,齐人多死”。既然如此,齐侯还怕这一“防门”要塞不巩固,复在门外堑了一条大濠沟,引济水注之。但是诸候因为车战,实在无法在东部山岭上进军,仍须进攻这个“防门”。他们一定从南部鲁国的济水渡过,向北进攻,所以《左氏传》说晋鲁“会于鲁济”。我不懂得战略战术,因为跑遍了这一地带,觉得车战时期,其他地方除了山崖便是峻岭,都难通过;只有这一平坦区域合宜,才在图上画一虚线,为晋鲁进兵的道路。同时觉得《左氏传》“齐环怙恃其险”,虽非指此一处,就这样布置,在当时说,已可说巩固。
  “光里”即广里,现尚为一大的村落,“防门”必在其南,距离极近。“防门”既是“巨防”的门,必然接着“巨防”,“西至济”而东与现在遗存的防址相联,因又画上一部分“巨防”虚线。
  如果东长地带为古平阴城,就发现一个小问题。《水经注》说“防门”“去平阴三里”,现在广里却距东长五里,最少多了二里。是否“三”为“五”字形近而误?抑或郦道元说的里和现在不同?一时没法肯定。只觉得现在和魏代的道里,并没测量,多少只是本地人口述,并不可靠。同时齐侯堑的濠沟,绝不会冲破“巨防”而出,必定在它以南。现在的水流却不如此,一定因年久屡遭水患,变成这样子。但是现在的广里,是否因水后迁而南,古代在其东北只距东长三里呢?也没有实据。即便迁移,不过二里路,大体上的形势不会变,主要是“巨防”遗址能为它的方向作决定。这一切,统是地理客观条件,远不及郦道元处。
  还有一件事,应该提出,就是:齐国把“巨防”和山上的长城接起来,全部包围,只剩下靠河的一个“防门”出入,向东很长的地带,就被堵塞。即便敌兵打不进来,齐人包在里面,日常交通也不过于不便。
  齐长城每于冲要地方,建筑两道城,各设关卡。“巨防”以南约十里地区,有一相当大的村镇名“防头”。它在陶山之阴,向西北有一道路通往东长,俗名“山大道”。东西群山夹持,形势险要。其地既名“防头”,我认为就是“巨防”中间向南的交通线,并不止西首“防门”一处。
  大抵齐国在“防头”设有城关,以防鲁人。尽管平时彼此可以往来,但是敌国的兵车,经我南北勘察,实在无法从这样“羊肠式”的狭窄山道上通过。到作战时就把它堵起来,因为地在齐国防线的最南头,才名“防头”。过去文献上或说“防头”即“防门”,地理形势与《左氏传》、《水经注》不合,今无须辨。现在应当指出的,就是:“巨防”以南、“防头”以北这些山地,春秋时也属齐国。前引《国语·齐语》管子说的齐国疆城“地南至于  阴”,我认为就是陶山之阴,以此得名,  陶古今字。这样正合于“防头“的陶山,也合于齐国南界的方位,过去注释《国语》的未曾说明。

       综合上文一些说法,就可得出以下结论:

  齐国在靠近济水的平地上,以版筑土的“巨防”为守,向东直到山下,合山上的石筑长城联为一气。在“巨防”两头,有一个“防门”,可以出入,为重要门户,在“巨防”中间,也有一个交通关卡,(图中画有虚线)。战时可以堵塞。当齐晋作战时,齐军专守“巨防”,放弃以南一些山地,晋鲁很难由此进军,只有专政“防门”,才有齐侯堑引济水加强门外工事的措施。这样“巨防”以南的地带不守,晋军正可利用故作疑阵。《左氏传》说:“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中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左实右伪,以旆为先,舆曳柴而从之。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很显然,晋军的疑陈,正是布在”巨防“以南,因双方地势关系,站在巫山(孝堂山)上向南正能望见。各山岭上一片旌旗,有乘车处后面还拖着一些木柴,尘土飞扬,显得军队跟在车后,无法分清。这才把齐侯吓跑,齐军随之,晋军遂入防门。当时的战争形势如此,现在似乎仍可以说“人物咸沦,地理昭著。”


  四、“巨防”是否即长城?
  有人可以说:“巨防”是土筑的防,长城和他名称不同,不能把“巨防”也说成长城。给我有力的证据是近代洛阳出土的  羌编钟。钟铭说:
  毕厥辟   韩宗  ,  率征秦  齐,入  长城,先会于平  阴。……赏于  韩宗,令于晋公,  昭于天子,用明则之于铭。
  这套编钟,现知有十三个,五个铭文相同,其余各为四字,文亦相同。过去有六七人作过考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大体全部铭文,是综合性的史记载,不属一时。刘节、唐兰、徐中舒以及瑞典人高本汉,都说“入长城,先会于平阴”,是指鲁襄公十八年齐晋这场战役。史事虽与相合,但非铸钟也在是年。“征秦”为一事,“  齐”为一事,前者在鲁襄公十四年。  即迮,玉篇训迫,“  齐”意犹迫齐,“平阴”当为平阴城。《左氏传》说:“齐师夜遁,……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鸟,齐师其遁。……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恰与符合。当时齐军虽在广里、防门防守,未及会战即退,入平阴只是战争第一阶段,故铭文曰“先”。被晋鲁诸侯的军队压迫而退,也合于“  齐”意义。这就看出“入长城”的长城所在。它不是现在长清山上的石长城,那时车战没法从山上通过。同时晋及诸侯军队,专攻防门,齐师既遁,防门不守,正可从这里进兵,不远数里便是平阴城,何必再去翻山越岭?毫无疑义,“入长城”是从防门入的。防门即为“巨防”的门,证明长城就是“巨防”,在战国期的金文,就有这种称谓。如果不是,水经注“平阴城南有长城”和“西至济”和记载,明明指的是“巨防”位置,并非东部山上的石长城,为甚么也通称为长城?
  此外还有两项证据。《水经汶水注》引《竹书纪年》:
  晋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翟员,(当为角,形近而误,)伐齐入长城。
  这是齐宣公时事。晋国伐齐,应从西方渡济入境,不会从南边山上驱车上下。也无疑议这个长城仍是上文所说的“巨防”,证知战国人著作,正和  羌钟铭的称谓一样。
  《史记·苏秦列传》正义引《竹书纪年》:
  梁惠王二十年,齐文王筑防以为长城。
  就文字上更显然看出:长城就是防,防就是长城。前引《国策》“长城巨防”因和“清济浊河”对文,故用两个名称,并非各不相属。
  这就可以肯定:齐国西从济水在平地上修的一段高厚土城墙,和山上石筑的东西衔接,统名长城。或单指土筑的名防,也称“巨防”,为一而二、二而一的防御工事。由此往东,这一大段长城以南为鲁,从春秋时修起,未必出于一时,但在鲁襄公十八年早已筑成了。它的对象为鲁,最西一段土筑的“巨防”,则兼以御晋及其它各国;先后兵争会盟多出其他,为齐国西南最重要的关塞。


  五、齐长城于何时完工?
  由此就可说到另一问题,便是长城西段从春秋开始修筑,到达什么时候才连东段全部完成?《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这早已是战国田齐时期的工程了。但上引《竹书纪年》则说“梁惠王二十年,齐闵王筑防以为长城”,记载彼此不同,我看并无矛盾。宣王在先,文王在后,据《史记·六国年表》,梁惠王二十年,于周为显王八年,于齐为威王二十八年,并不是闵王。闵王殆为威王之误,《水经汶水注》引《纪年》此文,并无闵王,或是增衍之误。无论如何,那时是梁惠王二十年,两书相同则不误,正为齐威王期间。
  齐国到田常的曾孙田和时,已把齐康公迁到海上,据有其位,列为诸侯。第二年田和就死了,他儿子田午继位,号为桓公。不到六年也死了,接着便是这位威王,那时齐康公已死,全有齐地。在田齐时代的威王,几乎是一位齐桓公第二。《史记·六国年表》说“始以齐强天下”,《齐太公世家》说“强于天下”,《田敬仲完世家》说:“于是齐为最强”,考其史实,确是这样。那时楚国早已掩有山东南部及东南部各地,正威胁着齐国。以威王的雄心魄力,当然不肯退让,正可以接着原长城,向东展修,作为对楚的国防线。
  威王在宣王以前,既然修筑长城,有人就可以问;焉知齐长城不从威王开始?不是的。这位威王,据《史记陈敬仲完世家》说,在最初九年以内,各国侵占齐国各地,他都不理,到了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以后,才起兵报复。我看那是在准备时期,并不如司马迁说的“委政卿大夫”,到他一起兵,把各国打得落花流水。原来威王九年,《史记》说“赵伐我,取甄”,至是又说“赵人归我长城”,可见赵国连他一部分长城,先时也取去了。既然这样,长城在威王起兵以前,早已修筑。起兵不过从九年以后到十数年的期间,并未到二十八年修长城的时限,怎么能说从威王开始?同时在田齐以前的齐国,齐宣公时已早有长城一名,见上引《竹书纪年》,那能把他拖到威王二十八年?威王二十八年,鲁并未灭,他在泰山以南挡住楚国,在泰山以北不敢侵略齐国;因此,这一段西部长城,绝不是威王所修,也不是以前齐宣公所修,再一次证明它从春秋时期修起,并证明威王的长城,只是向东展修。
  齐威王的儿子,便是宣王,他死后继位,先后十九年,仍是田齐鼎盛时期。大抵威王修筑长城,并未东到海滨,还剩下一段,由他儿子完成了。《史记正义》引的齐记,是晋代伏琛著的,书已不传。就他的记载,似乎说成全部为宣王所修;试想一千多里的长城,宣王那有这样条件把它一气呵成?它是历代逐段修筑的,到宣王时全部完工,伏琛便一齐归于宣王,后代有许多学者如顾炎武等,也都如此。其实宣王只能说为全部完工时期,并不从他开始,甚至中段也不归他。这样讲,《管子》、《左氏传》、   羌钟以及《竹书纪年》、《齐记》互相矛盾的记载,才能统一起来。
  由此就可回第三第四两节,作一个总结:
   (一)齐长城从春秋期开始修筑两段,在鲁襄公十八年早已完成;即由是年计算,时为周灵王十五年,到今有两千五百一十一年。
   (二)以后战国期齐威王又向东展修一段,时为周显王八年,到今有两千三百十六年。  
   (三)又后齐宣王时,复向东修至海滨,全部完工,使一千多里的长城,衔接起来,作为齐国南境国防线。按照宣王在位年数计算,其时仍为周显王,约由两千二百八十三年到两千三百零一年。但在这里,无法指定某一段从何处起,到何处止,也不能肯定各段中间,绝无其他齐君曾继续展修,史料的限制,只能说到此处为止。


  六、山东各县的长城遗址
  凡长城所经山东各县,迄今多有遗址,一般呼为长城岭,或讹为长春岭,长林岭等等,因系沿着山岭建筑,才以岭名。山岭弯弯曲曲,从总的方面说,虽是东西方向,但忽而转南,忽而转北,长城也跟着他转南转北。这一切的转,经过各县地区虽是不变,而各县地区各称界限,则屡屡改变。单纯根据过去书本来说明,要费许多话考证沿革;丢掉了书本,现在势又不能步行一千余里,从西到东,爬山过岭,作全部长城的勘查。因此,凡是我到过的地方,以下说的较详,否则暂依书本著录,只把沿革考证的结果写出来,不再一一细讲。
  在长清的长城最西一小段和“巨防”,前文已经说过了。这一小段石长城,位在县的西南境。复随山势东北行,经过“五道岭”,其地适当解放前长清与肥城的边界。《清光绪肥城县志一》:“五道岭在城北十二里,南北径八里,南隶肥城,北隶长清,以长城为界。”这两个县界的长城,现大已全部划入长清县境,按方向看,是它在长清转了“五道岭”一个东北弯子。《清道光长清县志二》:“邑东南九十里有长城,且有孟姜女庙。”又引旧志:“县治迤南七十里五道岭,岭人东为长城铺,土人因长城而建姜烈女神祠。”长城铺是现在津浦铁路万德车站西南五里一个村庄,长城由这里经过,仍是长清县境。它在县内转了一个大弯,还有许多小弯,新旧县志因为弯子或南或北,所据不同,记载道里也跟着不同。接着长城便就出境了。长清的长城铺有孟姜女庙,其它各县有长城的地方,也常为立庙,山东民间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便是它的根源。
  《清道光泰安县志三》:“长城岭谷呼大横岭,县西北六十里,即泰山冈阜,古长城所经。”《泰山道里记》也有记载,大体与同。按方向说,他从长清东南入境,复向东北转了一个大弯。
  又由泰安出境,按新县界说,复入了长清,由长清而东,到达历城。《清道光长清县志二》:“至泰山之阴历城境内,则崇高连绵,言言仡仡,依然坚城,至梯子山历城与莱芜接界处,为长城岭。”这一带的长城,系从泰山西北麓东行,经过泰山之阴,历城县的南界,到了东南方向的梯子山,从《括地志》以来许多地志书,说的虽不详细,语意都无不合。这一情况,到现在历城县境改变后,它在南界尚还未变。
  又由历城东南梯子山出境,东北沿当时莱芜、章丘两县交界的地方,迤逦而东。《清康熙莱芜县志二》:“长春岭在县北九十里,……一名长城岭,岭上有古长城遗址。”《清道光章丘县志三》:“长城岭在县治南百余里,南连泰安莱芜界,东至劈林尖山接淄川界,西至夹罗顶连历城界。……俗名长林岭,有古长城遗址,相传齐所筑以御楚。……旧有孟姜女庙。”莱芜在南,章丘在北,这道长城岭,当时是它的分界。现在两县境域改变,莱芜有一段,章丘也有一段,方向都对着东北,从历城看,又转了一个大弯。长春、长林,都是长城之讹,章丘人也和长清一样,把孟姜女拉到本县增光,替她立庙。这一段长城,章丘志说“相传齐所以御楚”,是否东段长城,从这里开始,尚不能定,但值得注意。方舆纪要三十一,直把它说成战国所筑,那就成为东段的开始了,但也没有确据。
  又由章丘东南界的劈林尖山出境,东南沿莱芜博山交界处,进入博山的西南境。复向东北行,经县城以南,又东南行,转了两个大弯。《清乾隆博山县志一》:“长城岭自峨岭之脊,东逾秋谷,接荆山,迤逦岳阳山以东,逾淄水,接临朐沂水界之东泰山。”又:“自脊西行,跨凤凰山,达原山,王大岭,出青石关之西,接莱芜境,山皆长城岭也。”孙廷铨《颜山杂记》有“长城考”,《民国博山县志》亦有记载,详略不同,我们就往淄博市作重点调查。各方探询,知市南郭旧基,即县志所说“自峨岭之脊,东逾秋谷,接荆山”的长城一部分。清咸丰间,依址筑郭以御稔军,垤堞犹存,旧基亦可辨认。孝妇河源在它以南里许,古称陇水,《水经济水注》说:“陇水南出长城中,北流至般阳县故城,(今淄川县城)与般水会“,正与现在实际情况相合。我们便从孝妇女河源,西登县志说的凤凰山(俗称小顶)上有以石块砌成丘阜形的建筑物,本地人说是古长城。顶部石多风化,下部犹存,蜿蜒于凤凰山上,迤逦而到原山,形势与县志及颜山杂记说的完全相符。这是跑的第一趟路。《民国博山县志二》双嘴山下:“县西南二十里。与原山遥相对峙,上有长城遗址。”我们觅人导往,翻越许多山岭,见乱山中南北两峰矗立,与原山遥峙。本地人说:“这个双嘴山,亦名长城岭,又叫风门口。”长城依山建筑,仅留一门,我站在这里,山风飕飕然,果然是个风门口。旁有小石碣,刻清“咸丰十年重修长收岭”等字样,又把长城讹作长收了,此地为莱芜博山交界地区,门南侧以碎石砌筑,蜿蜒山巅,即县志说的长城旧址。清咸丰间重修,系就旧址筑墙一段,大约也是抵御稔军,否则不需重修。这是跑的第二趟路。《民国博山县志二》围屏山下,“县东二十五里。岳家庄北山顶上有长城石迹。”我们又觅人导往。途中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围屏山,幸而最后遇一位岳姓的老人,他说围屏山就是岳阳山支脉,上有秦始皇建筑的长城。不仅这位老人如此说,凡我们到过的齐长城所在,一般都说秦始皇修的,因而想到宋代《太平寰宇记》二十四说诸城大朱山“有秦长城迹存。”秦字当然为齐之误,但是那位校改的先生,正和这位老人水平差不多,《清乾隆博山县志》,说长城“迤逦岳阳山以东”,便是指的这一岳阳支脉的围屏山。我们从秋草中攀登山巅,看到了长城,也是以碎石砌成,壮似马   ,蜿若长虹,和凤凰山、双嘴山两处遗址差不多。这是跑的第二趟路。尽管在全县境内,没把长城遗址全部看完,但是每到一处,都和志书说的相合,知道它处也不会大错;因而按照长城经过全县山岭方向,写出了本段起道几句话。
  又由博山东南界出境,沿现在的沂源县北界和临朐沂水两县交界地带而东南行,当中又转了几个弯。《清道光临朐县志三》:“大岘山在县治东南百五里,即齐乘穆陵关也。……山岭长脊一线,宛宛不绝,登沂山南眺,东西横带,如防如垣。……岭上有长城,故关侧一名长城岭”。又卷四:“长城在大岘山上,……西接博山之岳阳山、凤凰岭,东随大弁山入安丘界”。这些记载,虽不够具体,但长城在大岘山上和东西的形势,已能明显看出。《清道光沂水县志二》:“长城在邑北一百里太平社,东西横亘数百里”。又卷一:“县北偏东百五里,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朐交界处。齐宣王筑长城于此,西起齐州,东抵海,犹有遗址。”宋代《太平寰宇记》,也有类似的记载,今不多引;只是指出:这显示了临朐沂水交界地带,有长城遗址,大岘山是它主要路线;不过这些地带的隶属,现在又有变更。大岘山的重点,便是穆陵关,我们便由益都临朐转往该处调查。关的旧址在山上,俗称关顶,现属沂水县。南北距离沂水、临朐县城,各约一百里,为这两县交界地区,其处有一村庄,即名穆陵关。大岘山西部和前引《博山县志》说的东泰山相接。它本名沂山,《周礼·职方氏》青州:“其山镇曰沂山,”因为这一镇,便与泰山东西齐名。《水经巨洋水注》,称它为“东小泰山“,但是后代本地人不肯自称为小。大岘山东部和太平山相接,一道高山峻岭,绵延横亘,齐国便在上面修建长城。单以山势而论,已是当时齐国南部的天然屏障,以后加上长城,更格外巩固。不过在这中间,不能没有南北通行的道路,齐人若向南去,势难一一翻山而过,因而辟出一条路;为防御稽查起见,又在路口建立一个关,便是穆陵关。《春秋左氏僖公四年传》管仲说:“南至于穆陵”,即指此地。这个关,左右夹着长城,书案二岭,既峻且狭,我在山上东西瞭望形势,又在山下南北瞭望关口,若使当年李太白到此,一定又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到达宋南渡后,金人尚视为防守要地,设官置衙,现尚存有明嘉靖间修建戍楼碑记。戍楼已被敌伪摧毁,但是两千数百年前的关口,尚存有遗迹。近年辟山筑路,从关的侧面向东,筑成极宽展的汽车道。在关口左右,尚残存一、二、三丈不等的齐长城遗址,蜿蜒于两旁山脊以上,东西一线,望不到边际。长城也是以石筑成,年久风化,有的石质变成沙粒。从穆陵关向北,约二三里路,有一个草亭村。村西山岭上也有长城遗址,现状与穆陵关左右的长城相同。南面既有长城,北面复筑一道,我想当时这个穆陵关,一定是重关,才有两道城墙,那就格外的坚强了。这两道关,是齐国当年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从南向北直达齐都临淄的咽喉,他焉能不在这里作坚固的国防工程?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说:“大约齐之边境,青州以南,则守在大岘,济南以南,则守在泰山”。这是正确的,从大岘山看,当以穆陵关为重点。
  又由大岘山脉东南行,到达太平山,过去是安丘县地,今隶沂水县,方向同是东南,转的弯子却大。《明万历安丘县志三》,谓县城西南“八十里曰太平山,上有长城岭”。只要安、沂县界不再改变,将来安丘修志,是没有长城了。
  又由沂水沿太平山出境,东行而入莒县东北境,复南行,转了一个大弯。《清嘉庆莒州志五》:“长城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俗名长城岭。……城之入莒者,自穆陵关东历太平山,四十里接高拓之岭。转而南,绝浯水,过卧牛城,又南傍高华岭入诸城界”。这段记载,比较具体,重修莒志略同。只是他说的诸城,应当是过去的日照县境,中国漏了一段。这一日照县区,现在又改隶五莲县。
  又由莒县出境,东南入五莲县,转了一个弯。五莲是割过去莒县、日照、诸城三县边区,成立的一个新县,因而这段长城,也各容纳一部分。《清光绪日照志一》:“长城,……在今县境者二十里,洪陵河西入莒州,昆山以东入诸城”。今在河以西、山以东,还各有一小段,统属五莲。
  又由五莲出境,东行入藏马县,复转了一个弯。藏马是划割过去日照、诸城、胶县地区的一个新县。《清乾隆诸城县志八》:“长城俗名长城岭。……城因山为之,起平阴之防门,缘泰山北冈而东,蜿蜒千里,至日照滕家庄后入县境。又东南二里,则分流山也。历马耳山、寿芝山、茁山、拔地盘、黑溜顶,为南北大路;大路西计六十余里。由此而东,更历摘星楼山、马山、雷石山、台家沟,至亭子澜后,计七十余里,入胶州界。共百三十七里。”它说的长城两头,西头在现在的五莲县,东头在现在的胶南县,中段则在藏马县。各从何处起,到何处止,现在尚未查明;总之,诸城县界内,是没有长城了。
  又由藏马县出境,入胶南县西南界,横贯而东,直到海滨,仍然转了几个弯。胶南是划割过去胶县最大县部分,拼合诸城边境而的新县;胶县一名,仍然存在,复同他县地区合伙。《清道光胶州志三》:“长城在县治南十八里齐城等山,城因山为之,培高堑下,各有门阙邸阁,今不可见。春草生长,髻  分垂,如马  然。西起平阴之防门,径泰山北麓,而东至诸城之之亭子夼入境。十五里至六汪庄南,铁镢山阴。东历杨家山,白貌山,齐城山,至黄山顶十余里,又东历小珠山阴,鹁鸽山,至徐山之北于家河庄,东入海三十里。城之历州境者百五十余里。”这一段长城,最大部分在现在的胶南县,西头一小段在藏马,东头算是到海滨的终点了。同书三十八记载这一终点,谓:“《泰山郡记》、《括地志》、《水经注》皆云至琅琊台九十余里,去大珠山亦三十里,诸书皆臆说也。”我虽未到此地勘查,但看志首总图及六乡建置开方图,绘长城经行路线,甚为明晰。志出地方人手,必在县境实地勘查,才能这样绘图,才能这样驳斥旧说。
  以上说的是一县接着一县或两县,从西到东,为长清、泰安、历城、莱芜、章丘、博山、沂源、临朐、沂水、莒县、五莲、藏马、胶南,共十三县。这是各县长城的遗址,它体现了两千数百年前山东劳动人民的伟大业绩。



  七、尾语
  齐长城的秦始皇的长城,有些不同。秦始皇是把战国期北地各国长城连起来,动员全国力量修筑的,专以防御匈奴。齐长城只是山东齐人独力修筑的,防段防鲁,后则全部防楚。在他把山东从西到东割成两半以后,北齐而南楚,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经济、文化各方面,自然彼此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在尚没有足够条件,说明这一问题,而应当在山东战国历史上,提出这一问题。
  我在前文曾经提到:齐国并不以长城境界为满足,他屡屡侵占鲁南各地。大家都知道齐国有位孟尝君是封于薛的,从他父亲田婴封起,由战国期田齐的湣王开始,到襄王止。当然那时薛国早为齐灭,才以分封;薛地却在过去的滕县,现在的薛城县,远过长城,到达鲁国以南。这是一个例。楚国侵略长城以南各地,我在前文只说为最大部分,因为有些地方,尽管在它势力范围以内,却不属它。楚顷襄王在位,略当于齐国湣王和襄王期间,据《史记·楚世家》一位弋人对他说的话,那时鲁南苏北地带,尚有三个小国,为费、为郯、为邳,在顷襄王十八年仍然存在。这又是一个例。齐楚都是侵略的班头,齐向南而楚北,就在战国这个相持期间,单以鲁南而论,据《史记·田敬仲世家》和《楚世家》,有“泗上十二诸侯”,齐楚各想使他归附于已,现在并开不出这十二诸侯的名单来。它们侵略所得的地方,有的像似“插花地”式,只取到某些点、线,并不是全面。如果为全面的话,恐怕已到了战国将要结束时期,文献又不足征。、经济、文化带来了重重困难。它们都是互相交织着,那些是本地原有的,那些是从齐国来的,那些是从楚国来的,那些是某些方面混合的,首先要明了各个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才能着手。如果六国书尚在,可能减少许多困难。
  这种“绣花式”的工作,在现时说似乎是无用,并且不必。不过战国期山东地理被一条长城划分以后,是一个大的变动。把它提出来,对将来书本上的继续探讨,地下文物的发现研究,未必不可以利用作一种线索。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