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评论员导览:北京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谢南星,《香料 No.7》, 2017, 布面油画, 2.2 x 3 米

鸣谢:艺术家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CRITIC'S GUIDE

第二届画廊周北京揭幕在即,我们为你精选活动期间城中不容错过的艺术展。


谢南星,《香料 No.3》, 2016, 布面油画, 3 x 2.2 米

鸣谢:艺术家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谢南星,“香料”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3月17日-5月27日


分别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甬道、长廊和中展厅呈现,来自北京的艺术家谢南星的七幅油画作品,让观者得以探索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当代,油画的演进过程,同时展示出艺术家对于西方艺术史和图像研究的带有个人色彩的误读。展览的名字来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将某种不知名的加勒比树皮误认为新型香料的史实。“香料”呈现了西方艺术中的一系列经典场景,如抵抗强暴的卢克丽霞或欧罗巴;款款走下楼梯的;在草地上狂欢宴饮的男女,以及类似《以马忤斯的晚餐》里的与门徒的晚餐,这些意像让人不由联想到提香、乔尔乔内、马奈和杜尚等大师的画作。展出同时还包括了相关作品的草稿和相对应的语音导览。通过独特的个人色彩解读和大胆的艺术语言创作,每个场景都在展览中得到了“复兴”,。



李爽,《T》,2018, 四频录像。鸣谢:艺术家和康泰空间,北京


“制性造别”

泰康空间

3月22日-5月19日


由李佳策展,这一群展是富有野心,且以实践为指导的为数不多的展览之一,它试图探索日常生活和社交行为在构造今天性别论述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中,由黄静远发起的“写母亲”共同写作计划,试图从家庭生活的视角中发现女性主义批评的潜在性。覃小诗的八卦艺术杂志《无情灯》检视了大众媒体的修辞文藻,以及在今天的“媒体选美”中,八卦如何成为其主要的支撑点。艺术双人组合山河跳!通过对不同形式的民俗语言的运用,呈现了一个针对当代现实的语言性和视觉性的“文化心理分析”;“联合公告”是一个关注并介入当代艺术行业状况的长期计划,它关注艺术行业的劳动力分配、自我调节以及性别问题范围内的从业者状态。通过举办三次论坛,多元的活动以及持续的讨论,10位艺术家、团体以及客座参与者旨在逐步建立起在性别构架领域中的普遍性的实践。



保罗·麦卡锡与戴蒙·麦卡锡合作完成,《雪白公主》,2013,4频录像剧照。鸣谢:艺术家和Hauser & Wirth © Paul McCarthy,摄影: Joshua White


保罗·麦卡锡,“无辜”

木木美术馆

3月17日-6月17日


加州坏男孩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真实、直接、颠覆禁忌、令人不安的视觉呈现往往借用大众文化和童年时代的偶像——圣诞老人、芭比、白雪公主、海蒂,并在其作品中展现这些人物朝着暴力和腐化的堕落。对于其在木木美术馆的个展,麦卡锡选择呈现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被他不断运用的,以视频作为媒介的作品。从早期的黑白动作影像如《将颜料甩向墙和窗》(Whipping a Wall and a Window with Paint ,1974),到单频彩色录像 《画家》(Painter ,1995),再到七小时的史诗性作品《白雪公主》(White Snow,2013)。麦卡锡自身的创作路径即反映了视频艺术制作和表达的演变。除此之外,艺术家还将美术馆“前后倒置”,只留下了后门可供出入:借此邀请观者进入他混乱、带有对抗性的、。这一结构上的倒置同时让美术馆后门也成为了他把玩的隐喻;“肛门”,一直是麦卡锡式的权利和社会准则倒置的代表性隐喻。



刘韡,《气流》, 2018, 水泥和玻璃镜, 尺寸可变, 展览现场图, 长征空间, 北京。鸣谢:刘韡工作室、长征空间,北京;杨超摄影工作室


刘韡,“幻影”

长征空间

3月18日-5月16日


进入画廊时,观者必须先穿过该展的同名装置作品系列《幻影》(2018)——艺术家在金属材质上喷绘,使这些弯曲的镜面既反射光,同时也能吞没阴影。往里走,你会发现艺术家已将这一画廊转变成了一个装置劳作的场域,这里布满了气球形的水泥聚合物。在装置作品《周期》(2018)中,带有城市肌理的拼装物件在其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回应着从一件多屏录像作品投射出来的抽象的光点。通过从原生的物质材料以及它们在城市里的存在形式中抽取一种视觉的张力,刘韡的作品像极了存在于他周围的那些谵妄的景观。可见的世界在高速的变化中消失,在高度的象征秩序和后规划的无序之间堆砌出城市景观;或许,阴影之下,才是我们得以辨别我们的物理存在的唯一地方。



刘港顺,《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 2012, 布面丙烯, 1 x 2米

鸣谢:艺术家和站台中国,北京


刘港顺,“午夜出版社”

站台中国

3月3日-4月1日


由崔灿灿策展,“午夜出版社”是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所有”的第三部分,该展向现居北京的艺术家刘港顺20年来的创作历程致敬。刘港顺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一个另类的存在,他参与了上世纪80年代的美术新潮运动,之后在湖北黄石开办了一家独立书店“后人类书店”。受西方世界和来自中国的先锋派传统的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以自我表达为驱动力,构筑在严谨的知识架构上。例如,概念性绘画作品《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2012)不断提示个人处境与意志力。借着其广泛的参照,从激浪派到抽象表现主义,从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到中国先锋派艺术家黄永砯,刘港顺创造了一个充满个人表达精神的绚烂夺目的作品集,同时呼应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启蒙的早期时代。



梁伟,《From Tomorrow》, 2018, 布面丙烯、水墨与水溶笔,1.4 x 1.9米。鸣谢:艺术家和魔金石空间,北京


梁伟,“临其境”

魔金石空间

3月22日-5月6日


作为其在魔金石空间的第二次个展,来自北京的艺术家梁伟呈现了一系列源自其不断演进的想象世界的抽象画作。通过对一些特定的图像进行改造——宋代风景画、人头攒动的运动场、羊群,梁伟的作品充满了暗示意味,同时,其精心安排的布局打乱了画面空间,展现这些图像的附带内涵。这也让画面形成了一个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空间。受到宋代绘画技法的启发,同时试图探索一个更为宽泛的世界,梁伟的创作过程展示了她对于通过别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世界中无穷尽的混乱的关注,同时挑战着观者对重整秩序的渴望。



施昀佑和管钧在现场,香格纳S空间,北京,2018


“共享叙事” 

香格纳S空间

3月22日-5月22日


布展于香格纳画廊设立的一个特别项目空间,“共享叙事”是一个混合了个展、双人展和群展的系列策展项目。设立在一个兼容的组织框架中,这一工作室般的空间更像一个场域创作事件的发生场所,艺术家在这里进行日常的艺术实践、即兴创作、展开令人意想不到的互动。作为该项目的第一个篇章,策展人缪子衿邀请了来自不同城市的三位艺术家,同时对这里的背景设置提出质疑。居住在台湾的施昀佑清理了地板下散热系统布满灰尘的管道,来自北京的管钧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人还在追忆研读美术硕士的时光。来自广州的林奥劼则创作了关于自己作品的专著,作为对于画廊摆设的所代理的知名艺术家印刷展览目录的补充。借助对展览背景安装的合作过程,人类关系的机制及其在审美判断中所扮演的角色变得愈发显而易见。


YUAN FUCA

Yuan Fuca 是一名作者和策展人,居住在北京。她是策展工作室“Salt Projects”以及致力于艺术写作的杂志《Commonplace》的联合创始人。



微博|@frieze   官网|www.frieze.com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