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广西新闻】恭城瑶山好支书赵进忠(一) 一颗“忠心”做事 敢让家乡焕颜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崇岭村有2100多人,12年前赵进忠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2年来,赵进忠带领村民走出崇山峻岭,告别封闭和贫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应尽的职责和使命。在党的96岁生日的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片瑶山,了解赵支书和崇岭村的故事。




在恭城农村有这样一个习俗,架完桥修完路都会立块功德碑把有功劳的人的名字铭刻在上面。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崇岭村每一块功德碑的开头都刻着"在赵进忠同志带动下"这样一句话。




这位“厚脸皮”村支书的名字

刻在村里每一块功德碑上

“厚脸皮”事迹一

2005年,崇岭村水、电、路、学都是问题。以孩子上学为例,教室是危房,老师不愿进村,县里打算撤掉村里的教学点。赵进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面向上级要项目,一面带头捐出两个月的工资补贴,并走遍12个自然屯挨家挨户动员筹资投劳。

半年后,教育部门终于同意立项建校,还额外给了4万元支持。启动开工够了,后续缺口又成了问题,最困难的时候,赵进忠的“厚脸皮精神”发挥作用了。


“我在代销店里面看到水泥袋上有鲁山水泥厂,我就打电话给他,这位老板姓李的,他亲自到我们学校看一下,乐意地捐了十吨水泥。”赵进忠说。


就这样,凭着敢给完全不认识的人打电话拉赞助的”厚脸皮“,赵进忠一点点攒起了后续修学校的资源,也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大家有钱出钱,没钱出力。1年零9个月后,一栋两层校舍拔地而起,崇岭人的梦想第一次照进了现实。

“厚脸皮”事迹二

学校建起来,人心也凝聚了。望着漫山遍野的柿子树,赵进忠决定带领村民修路。路通了,柿子才能卖出去,腰包才能鼓起来。

可在山里修路比建校更难。赵进忠把修路的大小事都记在笔记本上一清二楚,打勾的是基本解决,打了半勾的是部分解决。解决不了的,他就跑上级部门要支持,一开始吃了不少闭门羹。可赵进忠自有一股犟劲,没有支持,就一遍遍的跑,群众的问题不解决,决不放弃。


赵进忠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有一个领导他说,你天天来跑这个事情哪有那么多给你,你一年做一件事嘛。我想了一下我们村有那么多事,你一年做一件事,要做多少年呢?”

终于,他的坚持,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恭城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主任科员李安国说:“有些高3米5的硬化路面他能搞到4米5,他去到社会集资,做得出事,我们就愿意帮助。”

恭城水利局局长黄良飞也说:“能够去的部门,他都去跑一下,哪怕有一点点支持。”

凭着这股“厚脸皮”韧劲,12年来,赵进忠争取到各种资金超过230万元,水泥600多吨,水管6公里多。一个项目就是一件民生实事,赵进忠的笔记本写满一本再换一本,唯一没换的是他为群众办事的执着和担当。

2008年,崇岭村新村屯硬化了第一条水泥路,大山外头的姑娘第一次坐着小车嫁进来;到2017年5月,全村约11公里主干道全部铺成了水泥路,12个自然屯5大片区都建起了大型水柜,用电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崇岭村成为全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


 

 村民最希望我们要去解决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我们完成了,才能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对得起我的良心。

——恭城莲花镇崇岭村党支部书记  赵进忠

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情,哪怕是自己丢一点脸,“厚着脸皮”多跑跑路,多吃几次“闭门羹”,也要去做。正是这样的“厚脸皮”精神,让赵进忠成为了村民们最爱戴的村支部书记。


记者 | 李海琳 陈巧 李佳亮 通讯员 周庆有 罗奕 申勇 

编辑 | 李羽                                                               

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媒体出品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