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亮相台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古之豫章,今之南昌。

南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地理位置毗邻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枢纽区位优势。


南昌地铁宣传微视频


集团基本情况篇


作为承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资源开发”三大任务的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成立于2008年10月,主要承担南昌轨道交通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和开发的“五位一体”职能。现有员工3500余人,除集团本部外,下属6个分子公司及5个合资公司。2012年初与市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行使企业职能,又履行政府职责。经过8年的稳步发展,目前集团总资产达530亿元,净资产近300亿元。


规划建设篇


本世纪初,《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一次提出建设“舒适、快捷、安全、低碳”的轨道交通的设想,确立了构建“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指导思想。2007年编制完成《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规划为网格+放射状结构,由5条线路构成,全长198公里,共设站146座。第一期建设规划含1、2号线的一期工程于2009年7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线路总长50.6km;第二期建设规划含3号线工程、4号线一期工程,以及1号线东延、2号线东延和南延工程于2015年5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线路总长82.3km; 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的修编,远期线网规模超过20条,总里程近800公里。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系统的背景下,轨道交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1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2号线一期及南延线工程首通段将于8月份开通试运营,后通段计划2018年年底开通;3号线目前已全面进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阶段;4号线一期工程前期手续齐备,已进入土建施工招标阶段。


1号线工程建设篇


1号线一期工程自双港站至瑶湖西站,线路全长28.8km,全部为地下线路,设蛟桥停车场、瑶湖定修段、五条线路共享的地铁大厦控制中心。24座地下车站平均站间距1.24km,其中换乘站5座。

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定“一丝不苟抓质量、万无一失保安全”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三个关键,紧扣“质量安全”这条主线,在推行“业主、监理、施工和第三方监测/质量检测单位”四级管控体系的同时,建立了集团公司、项目管理分公司、现场业主代表的三级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两级安全质量监督机制,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细化目标,不断健全管理体系,全面践行安全质量“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管理。

初步设计阶段,邀请钱七虎院士等国内著名专家多次对安全质量风险进行了评审、论证;施工图设计阶段,委托专业单位对沿线地下管线及文物情况开展调查,司法鉴定机构对文物及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并根据调查鉴定和初步设计风险评估情况,对盾构下穿建筑物、复杂环境深基坑等重大风险开展施工图专项设计,从源头上想方法、找措施,降低施工阶段安全质量风险。

施工阶段,组织参建各方开展风险源动态辨识、评估,并制定预控措施,实施过程中狠抓措施落实:一是现场巡查常态化,联合市建委建立了施工单位日巡,监理单位日检,项目公司周巡,集团公司月检,质安监季督,市建委半年检的六级巡查检查机制,针对薄弱环节及季节性施工特点开展专项检查。二是重大风险强关注,针对周边环境复杂、风险大、危险源多、,成立专项进驻施工现场,每日开展巡视督查。三是引入风险咨询单位提供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咨询;引入专业化应急救援抢险队,形成了施工单位自救互救,半专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四是建立监控管理中心,实现动态视频监控和数据分析反馈的信息化管理,利用视频及信号的传送技术,实时掌控盾构各项运行数据和现场施工工况,分析监测各项数据,及时评估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发布预警信息。五是提升准入门槛,对混凝土、钢筋等原材实施甲控,择优列入名录,并与南京兰叶合资成立江西兰叶为轨道交通建设混凝土质量保驾护航,同时创新管理模式,,严控钢筋混凝土管片生产质量。六是以样板为引导,积极推行“首件验收制”,对各分部分项的“首件”组织参建各方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验收,明确验收标准。

立足于提高南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先后编制完成准化手册及规定44项,推行标准化施工管理,促进施工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合理、高效规范、技术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总结出具有南昌轨道交通工程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管理模式,在后续2、3号线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通过狠抓源头管理,勤抓现场巡查,重抓风险管控,强抓过程控制,成功在浅覆土、断裂带等不利地质条件下,顺利实现“千里赣江第一隧”的贯通和周边建筑密集、年代久远、上软下硬及富水砂层中山路区段的顺利下穿。工程建设期间未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评获江西省“十二五”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针对“千里赣江第一隧”区间盾构下穿赣江底上软下硬浅覆土复合地层的施工重难点,通过设立试验段确定掘进参数,采取渣土改良、及时注浆、盾构机江底换刀等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上软下硬”地层下盾构控制“上漂”课题及泥质粉砂岩地层条件下刀盘结“泥饼”的世界性难题。

条件最为复杂的中山路土建区段,车站及部分区间涉及明挖顺作、盖挖顺作、盖挖逆作、半盖挖顺作等多种工法,盾构穿越复杂地层和老城区危旧老房,风险极高。为此针对主体连续墙结构围护创新性采用半刚半柔工字钢接头工艺,提高了接头止水抗渗能力,增强了围护结构的整体刚度,消除了险性隐患。

充分考虑砂砾地层强透水性风险,八一馆站盾构接收首次采用冷冻法加钢套箱方案,克服了场地狭窄,距建筑物近等一 系列环境制约,破解接收难题。

盾构成功下穿北京西路 彭家桥拱桥,桥梁结构安全鉴定结果沉降量控制在5mm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位于艾溪湖东站至太子殿站盾构区间的35米超长联络通道,釆用“冷冻法”施工,实现对接零误差,创造了国内最长的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纪录。

 1号线工程建设过程中 始终坚持高标准建设,各参建单位严格履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共创精品,建设过程中未发生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所有单位工程均一次验收合格,最终充分实现了设计的各项技术要求,工程外观及实体质量优良,工艺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安全文化馆
  网上展厅

请牢记网址:expo.aqsc.cn



   为南昌轨道加油点赞!!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