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丹山|一座古建筑和它的文化记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标题下蓝字

“我并不是每次吃完饭就看电视,有时我边吃边看电视,生活中有些改变会增加乐趣。”——《加菲猫》

这是资阳电视台的第五媒体
你可以通过它来看新闻
也可以通过它来闲暇娱乐
还有时不时的免费活动
如果你也想你的生活妙趣横生
那一定会深深地爱上这里

丹山黄氏宗祠坐落在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桥沟村。

岁月为黄氏宗祠刻满了沧桑,让这座历经了150年风雨的建筑,看起来古老而厚重,山门联江夏溯流徽武纬文经百代簪缨归祖德,资阳绵旧泽兰芳桂馥千秋俎豆报宗功的字里行间掩藏着黄氏宗族的迁徙密码。

2012716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并公布黄氏宗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1211日,400余名黄氏宗亲齐聚黄氏宗祠,举行四川文物保护单位黄氏宗祠揭牌仪式暨庆典大会2015224日,农历正月初六,黄氏宗祠山门大开,一年一度的黄氏族人祭祖大会隆重举行。记者受邀与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道华及本报李大忠老师一起参加仪式,从而得以进入这座充满神秘的文物建筑,领略它的建筑风采和传奇故事。


(奉祖祭祀同治年间修宗祠)

清同治五年的一个凌晨,雄鸡方鸣,天色未晓,丹山镇桥沟村的黄氏村民们却都亮起了油灯。沐浴更衣后,三五成群地借着摇晃的火把光,向黄氏祖屋围聚。祖屋前,早已摆好了香案,设好了祭坛,两个神色庄重的人并肩站着,静静地看着越聚越多的族人,也不声言,似乎一切皆已妥帖,只待吉时到来。

此二人正是丹山黄氏族长黄正松和黄正根。今天是他们兴建黄氏宗祠奠基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已经筹备了好久,此刻万事俱备,反倒没有了往日的忙乱。

启明星升起来了,负责掌管时辰的人敲响更鼓,告知吉时已到。二族长颔首示意,司仪令下,礼炮轰鸣。一番焚香钱、献三牲、告祭文之后,二族长带领黄氏宗族手捧泥土撒盖在奠基石上……奠基礼成,天已放亮,宗祠的修建拉开序幕。黄氏宗贤黄汝森应命作建宗祠序

相关资料显示,黄氏宗祠坐西向东,由门厅、奉先殿(祖宗殿)及两侧厢房组成四合院布局。主体建筑占地面积近1600平方米。宗祠大门为石质门楼,门楼作仿木构四柱三间五楼,宽55.6米,高6.2米。

《建宗祠序》载:总计正殿明五暗七,旁有两廊,中建骏奔亭,亭外有对越基,台外立牌坊,周围更植垣墙为障蔽,而先灵有不永妥乎?

门厅由戏楼和厢房组成,门厅后有一廊道直通奉先殿。奉先殿为穿斗式木构建筑,面阔三间12.4米,进深4.1米,高5.8米,正面如意式踏道三级。

宗祠修建工程浩大,施工建造历时两年多,同治七年才告竣工,黄汝森又作建祠落成碑序,与建宗祠序家法禁碑十二条捐款名录一并镌刻在奉先殿两边的石板墙上。

黄氏宗祠的设计规划方案和开、竣工等事宜,都被1882年修谱并保留至今的黄氏族谱如实记载,家谱与石刻碑文相互印证,成为研究黄氏宗祠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古时候,中华民族以孝治天下。作为中华孝文化的延伸,宗祠即是祠堂,又叫家庙,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一经建成,黄氏宗祠就成为黄姓族人奉祀祖先、团结族人、联络亲情、凝聚人心的精神殿堂。


资阳黄姓哪里来?湖广填四川!中国人都知道。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元朝末年到明代洪武年间和清代顺治到乾隆年间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广省(今湖北与湖南全境、广东北部等)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根据考证,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

元末明初时四川遭蒙古、流寇等的拉锯战造成人口锐减。因此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省人口最多。第一次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明初朱元璋的移民四川鼓励政策期间,第二次是康熙平乱后发布《招民填川召》,规定新移民可免几年赋税;100年间大约有600万人迁入四川,其中湖北湖南的就有300万。大规模的移民潮甚至影响到了湖广两省本身的人口结构,遂又有江西填湖广情况的出现。目前四川省东部的居民(如广安和邻水等地),许多来自湖北西部。

据黄氏族谱记载,明清时期,14支黄氏先后从湖广、广东、江西等省迁往金带、丹山、东峰、回龙、中和、祥符等地安家落户,成为雁江黄氏始祖,他们入川的时间与两次大规模湖广填四川相吻合。丹山黄氏奉祀远祖为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官至晚唐工部侍郎,娶上官氏、吴氏、郑氏三郡君,共生二十一子。黄峭为黄帝第一百一十七世孙。

其实,不必翻族谱,黄氏宗祠的门额上的江夏遗风四个字,就已经揭示了黄氏源来谜底。

江夏,初为郡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江夏自隋开皇九年起又被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其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1995年,撤县设区改为江夏区。

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战国时期楚相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太尉黄琼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于是天下黄姓共崇江夏为郡号,故称中华江夏黄氏。

据专家论证和北宋出版的《百家姓》记载,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中国大姓姓的始祖。江夏,是海内外黄姓华人公认的总郡望和发祥地,故有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之说。

(斧下夺宝 黄氏宗祠逃过一劫)

同治七年建成后,黄氏宗祠一直是资阳黄姓宗族心中的圣殿,黄氏族人也是生生不息,人才辈出。

2001 年的一天,突然听到的一条消息让黄廷杰惊出一身冷汗。原来,五龙小学易地新建,原本作为学校的黄氏宗祠就被弃用了。学校为了蝇头小利,竟将宗祠以区区6000元的价格,贱卖给私人进行拆除。宗祠就要被拆除,黄廷杰是听在耳里,急在心里。

为了有效地阻止拆除宗祠的不义行为,他查阅了大量法律法规,终于在国家宗教局的钢鞭文件找到了保护宗祠的尚方宝剑。该文件明文规定:凡是祠堂、庙宇和教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借口进行损坏、拆毁和占用。于是,他以国家文件为据,组织族人团结携手,多次与学校和祠堂所在地大队交涉,并动员上千名族人将几拨强行拆房者拉下来,阻止宗祠被拆,以合法手段保护文化遗产。

他们还撰写申诉材料,联名向市、区政府上诉,引起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经反复协商及调解,当地政府和学校才把祠堂作为文物遗产归还给黄氏族人,漂泊半个世纪的祠堂终于回归。

那么,黄氏宗祠又是怎样成了五龙小学的校园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全国解放后,丹山黄氏宗祠被征用为紫微乡政府驻地,后来又先后做了粮站仓库、福利院居所,直至最后成为五龙小学的校园,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办学期间,当地政府拟将祠堂房产确权给五龙小学,因要上交相关费用,五龙小学没有接手。后来又拟将祠堂产权划给所在地大队,也因上述原因搁浅

由于年深日久,风吹雨打,以及的破坏,祠堂前的牌坊和祠堂内的碑刻、木雕、书法、楹联等文物古迹,被作为封资修的东西被人捣毁,内部结构人为改变,导致大梁倾斜,墙壁坍塌,屋顶漏雨,处境凄凉。

看到宗祠岌岌可危的状况,黄氏族人痛心不已。他们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修复宗祠捐钱出力,并成立了黄氏宗祠维修理事会对修复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使黄氏宗祠迅速恢复了生机,备受社会各界的赞誉。

如今,黄廷杰已经是丹山黄氏宗祠管理委员会会长、丹山黄氏家族族长。黄氏宗祠独特的文化解读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宗祠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

毫无疑问,丹山黄氏宗祠既是黄氏家族辉煌与传统的记录,更是解读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及民俗、姓氏、寻根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它穿越150年岁月的风霜,仍然巍然屹立于世界,我们看到的就不再只是一石一木、一砖一瓦,而是沉淀在这石木砖瓦上的文化记忆和人文精神。

走近黄氏宗祠,牌坊式的门楼和翘角飞檐,显示出强烈的江夏的古韵,中轴对称的格局,是最传统的中国布局。黄墙配青瓦,暗含家祠堂之意,又具雍容华贵之喻,足见古人对建筑全局和细节的把控。门楼下溯江夏山谷传孝名成当体德,仰直卿石斋祀圣庙恒要读书的门联,与门额上的江夏遗风相映生辉。另一幅门联留些正气还天地,学个完人对祖宗更是喻含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进得宗祠大门,门厅、骏奔亭、奉先殿呈三台递进,层层上升配以两边的厢房、天井,庭院内竟然也是一个大格局。

脚下全是青石铺地,头顶原本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大戏台,戏台边缘上雕刻着多姿多彩的图案,已在过去的岁月中被拆掉,只能看见残痕。朝里走,迈上三级台阶,就是弧顶廊式的骏奔亭,这是族人开会议事之处,亭子两边是天井和厢房。再上两级台阶,曾经是木制的棱花格窗门,相传是以深浅浮雕技法刻着各种传说和二十四孝历史故事,中间高大的木门里面,就是安置祖宗灵位的奉先殿,祭祀祖先的仪式在这里举行。

如今,那些雕刻精美的棱花格窗门、奉先殿木门及上面传说故事都不见了踪迹。没了门窗的殿内更显高大宽敞,房梁均是硬木穿斗式结构,几根一抱大的木柱上刻着寓意深刻的对联,两边的石板墙上刻着家法禁碑十二条、建宗祠序、建祠落成碑序、捐款名录等文物古迹。

置身宗祠内,除了令人震撼的恢宏气势,宗祠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除了过去使用过程中的人为破坏外,宗祠的部分屋顶梁、瓦出现损坏,最应该引起重视的还有那些宽大石板墙体,由于受到湿气的侵蚀,表面已经开始风化起层剥落,那些刻有建宗祠序建祠落成碑序家法禁碑十二条捐款名录的石板墙正在受到威胁。

现在,黄氏宗祠已经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它的保护,已经不是一个家族能够单独完成的事情,需要真正的文物保护专业技术的介入和指导,以免因不科学的修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坏,从而能代代相传、遗韵流芳。

消息来源:《资阳新报》无限资阳

记者:易鹏 摄影:李大忠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