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看见 | 华宁陶的文化传承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古龙窑艺人汪霄红在做陶坯。汪师傅从小跟父亲学做陶,掌握古龙窑烧陶的所有技术,前些年因做陶收入不多且很辛苦,曾转行去当保安,华宁陶兴起后,又重拾技艺专做柴烧龙窑,自己做坯自己烧窑,是碗窑村华宁陶的重要传人之一。

[ 看 见 ]

 有          温               

华宁陶的文化传承

杨文桥   文/图

                              的            

说女娲娘娘把黄土捏成人形,从此诞生了人类。传说本不可信,但我们的祖先用黄土造物作器却是实实在在的人类文明成果,而砖瓦窑就是这种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我们仍在传承着这门独特的技艺,砖瓦窑作坊就是中国千年陶文化的活化石。


砖瓦窑传人邓双福在砖瓦窑作坊已经辛勤奉献了几十年,如今仍在坚守。

       在华宁陶日益兴旺的今天,砖瓦窑功不可没,它是华宁陶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精髓,是华宁陶的根。今天,华宁陶有据可考的历史有600多年。在华宁县城东南边有个村子叫碗窑村,村里有座窑神庙,庙里石碑上记载着村子的历史。人们对窑神顶礼膜拜,并形成一种习俗,就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至二月十五,全县的窑户、窑工都要到窑神庙祭拜窑神。村中还有一块立于清咸丰四年的《重修慈云寺(即窑神庙)功德碑记》,记载了碗窑村的由来,村民由车、汪、张、高、彭、杨等姓的窑户组成,都是窑工,从明朝洪武年初陆续定居于此,世代以烧窑为生。

在碗窑村的窑神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至二月十五,全县的窑户、窑工都要到庙里祭拜窑神,祈求保佑烧出好作品。

       今天华宁的窑户仍以旧时六大窑户的后人为主,窑工则来自四面八方,都是农民,有的拖家带口,有的独闯江湖。他们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华宁陶、为社会文明和谐作出了贡献,他们烧制的青砖灰瓦就是自己的代表作品和衣食父母。青砖灰瓦由普通粘土烧制而成,看似简单却是一门不简单的技艺。每一件器物都必须经过选土、揉泥、拉坯、造型、雕刻、晾干、烧制等诸多环节,每道工序均马虎不得。制好的土坯还要经数日晾晒风干,之后入窑经千度炉火煅烧数十小时,再适时注水降温冷却才得青砖瓦。其原理是,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也就是我们最常用的红砖赤瓦;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而生成低价铁则呈青灰色。一件件青砖灰瓦看上去青黝瓦蓝,如铁似钢,拿在手上敲起来有叮当悦耳的金石之声,只有发出这种金属声音的青陶构件才算合格的正品。

华宁陶老艺人汪子炎在做一个亭子造型的器物。老人家从小就在窑上做陶,擅长人物和生活小品工艺陶制作,如今已进耄耋之年。

一位女工把制作琉璃瓦的泥坯打成型。在窑上,没有一个工种是轻松的。

一件件青砖灰瓦作品,都是窑工靠双手辛苦制坯而来的。

装窑是技术活,7名窑工需要4至5天才能完成,必须由十分熟练的师傅亲自上阵,如果堆码不好,烧制过程中就会发生倒塌而使整窑砖瓦前功尽弃。

        众所周知,华宁陶以建筑陶和生活陶享誉省内外。昆明金殿、建水文庙,乃至北京故宫博物院后期修缮使用的琉璃瓦、青砖瓦和砖雕构件都出自华宁;台湾、新加坡亦有古建筑工程的专家专程到华宁采购建筑材料,这些代表性产品都是华宁砖瓦窑的师傅烧制的,可以说,砖瓦窑是华宁陶工艺的世世相传、更是陶文化的代代创新。几百年来,虽然生活陶和工艺陶烧制技术层出不穷,但只有青砖灰瓦一直沿用古老技艺烧制,唯有其“老”,才有其“新”的诱人魅力。

烧窑。成型的砖瓦泥坯入窑之后经千度炉火煅烧数十小时才能完成。

琉璃瓦上釉车间。琉璃瓦是寺庙等古建筑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昆明金马碧鸡坊的琉璃瓦就出自华宁。

柴、煤混烧的古龙窑烧陶场景,木柴的作用是给陶坯上天然釉色。

用水淬火。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生成低价铁,从而呈现出青灰色,这一古人智慧一直被华宁砖瓦窑师傅沿用至今。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发现烤火、煮饭吃的地面和墙面,经高温陶化的泥土能保温防水、质地坚硬,由此诞生了制陶技术。西周时期出现了建筑用的筒瓦、板瓦等,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青陶烧制工艺。据古书记载,秦汉时期人们崇尚黑色,窑工利用氧化还原法烧制出青砖瓦、空心砖、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装饰构件,到了隋唐,象征皇家威严的琉璃瓦替代了青砖灰瓦,青陶技术从此流传民间,推动了民居艺术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建筑文化。明清时期,砖砌技术提高,人们大量采用砖墙建盖房子,青砖灰瓦烧制规模和应用达到鼎盛,窑业十分兴盛,并由黄河流域蔓延传播全国,华宁陶的始祖车鹏就是这个时候从江西迁徙过来的。

出窑。尚有余温的砖瓦表面落满了灰尘,5名窑工出完一窑需要5至6天。窑工多数是华宁本地人,少数来自云南其他贫困地区。

近年来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工人将烧好的青瓦码放在瓦窑附近,很快就有买家开车来拉走。

       如今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但华宁烧窑传人仍在执着地点燃窑火,秉承着老祖宗口耳相传的手艺,用一窑窑青砖灰瓦、砖雕脊兽,建成了一幢幢巧夺天工、富有中国特色的仿古建筑。近年来,楚雄的彝人古镇、贵州省的荔波古镇、大理的洱海民居等,都是传统华宁陶建筑材料的代表作品,华宁陶文化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作者,

侵权必究!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作者,侵权必究!



图文编辑:杨子莹


说明

玉溪日报社

融媒体平台

版权所有

盗图必究




行摄玉溪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行摄玉溪网

网址:www.yxphoto.cn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