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先锋颂】韭菜坪下践誓言——记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赫章县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处长罗刚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毕节试验区杂志”可免费订阅哦!
        在享有“韭菜花海”美誉的韭菜坪,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基层共产党员,企业和游客把他当作勤勉务实、热情服务的“向导”;干部和群众评价他是有温情、有担当的“领头雁”;县委、县政府评价他是领导干部中的榜样。他,就是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赫章县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处长、赫章县兴发乡党委书记罗刚。
群众心中的“贴心书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7月27日,记者来到兴发乡中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崭新亮丽的新农村美景:一栋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黔西北民居错落有致,一盏盏新颖别致的太阳能路灯有序排列,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延伸进农家小院,一户户“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兴发乡如今的发展与罗刚的努力密不可分。走在兴发乡的街道上,看着有目共睹的喜人业绩,当地的干部群众无不对他啧啧称赞。
临危受命:誓把旧貌换新颜
        2011年10月,罗刚从赫章县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铁道办主任转任兴发乡党委书记。
  上任伊始,他看到兴发乡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并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有了这份为民的执着,他努力克服了工作中众多的艰难险阻,使兴发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地谱写了一曲后发赶超的发展乐章。
  通过不断调研,罗刚总结出兴发乡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基础设施落后,项目资金匮乏,农民无经济来源。于是,他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全实施、三年见成效”的发展思路,争取在三年时间里改变这种落后面貌。
  然而,他深知没有一支作风纯、带富本领强的干部队伍,就谈不上发展。针对该乡在党风政风和民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他提出全乡干部群众要做“有理想的兴发人”和“抬头挺胸的兴发人”,同时建立完善一系列考核机制,对不作为、乱作为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整和处罚,全乡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得到极大的转变,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罗刚对干部职工虽然很严厉,但在生活中总是想方设法帮大家排忧解难,干部职工中谁家有困难,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久而久之,干部职工中谁有了困难、心中有苦闷,总是找他帮忙、倾诉,他成了干部职工心中的贴心人。
  2015年,兴发乡在全县27个乡镇中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的兴发,新大街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自豪地称它为“废墟上的小城镇”。为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兴发乡修建了文化小广场,为该乡多彩的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
  与此同时,罗刚敢于打破组域、村域界限,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配套建成农贸市场、汽车客运站、公厕等基础设施,完成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管网改造。
  截至2015年,兴发乡共改造房屋800户,彻底改善了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全面提升了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大大地改变了对外形象。
借势发力:为有源头活水来
        曾经的韭菜坪,就是一片无人问津的韭菜花,山下道路不通,更谈不上发展“农家乐”和农家旅社了。
  罗刚上任后,看准了这里的发展前景,在2012年开始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他把中营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建成了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建筑,修建村民文化广场,直到目前,中营广场仍是全县最大、最好的村级文化广场。
  如今,兴发乡村庄美、环境美、家庭美。农户院坝和连户路均已建成,每户农户院坝绿化、美化、庭院经济化;农民讲文明、树新风,改掉了陋习。
  2015年,赫章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开发大韭菜坪景区。为了加快大韭菜坪景区的开发进度,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罗刚每天带着大家,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平时周末,紧锣密鼓地督促和指导中营村的建设,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改造出了一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市级示范点,农家乐、农家超市、农家旅社、农家艺术馆、休闲山庄等一应俱全,引来了湖北、遵义、威宁等地政府部门人员前来参观学习。 
  兴发乡依托大韭菜坪风景旅游区,将中营村、中寨村连为一体,形成集观光、娱乐、住宿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带,大力鼓励当地农民开办农家超市、农家旅社、农家乐,切实增加群众旅游收入,从而搭建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有效地拉近了干群关系,干部群众精气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中营村已兴办农家超市 6 家,农家旅社 16 家,农家乐 33家,农家生态观光园2个,返乡农民工烧烤创业园2个。
  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罗刚结合兴发乡实际,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高效的种植养殖特色产业,支持和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切实增强农村实体经济。
  通过“支部+农户+基地”的模式,全乡16个村均成立有专业合作社,涌现出养殖大户500余户。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在中寨村实现脱毒马铃薯亩产4000公斤,除去人工、化肥等成本外,每亩纯收入可达3600元,明显提高农民收入,达到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目的。同时,发展玛卡、万寿菊等中药材种植,在中营村和小海村种植玛卡500亩,带动10户农户增收致富。
  走进中营村村委会,办公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奖牌,省“五好”基层党组织、赫章县“三八红旗集体”、赫章县“五好”乡镇党委等。在罗刚的带领下,兴发乡2012年到2014年连续3年年度目标考核均列全县第一。
勤政为民:户户盛开幸福花
        在工作中,罗刚始终树立勤政为民的理念,把群众脱贫致富放在首位。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他坚持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扶贫与致富相结合、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群众敢想敢干,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谋发展的大好局面。
  中营村依托旅游资源,成立“韭益农”旅游发展公司,村民通过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入股,营业后进行分红。对于缺少一技之长的群众,通过开设“流动课堂”“远程课堂”“田间课堂”“专家进村到户”进行讲解,实现城乡党员教育平台共享,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50岁以下的党员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变“输血”为“造血”。选派知识青年参加县农牧局组织的农村知识青年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聘请知名讲师到中营、营盘、大街等村开展农村创业培训,在中营村开展妇女培训和厨艺培训。
  通过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本领,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意识,吸引了大批返乡人员回乡创业就业。2015年,全乡实现1772人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700元提高到6400元,其中中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贫困发生率从28.6%降到22.3%,降低了6.3个百分点。
  走在村里,随便指着一户人家罗刚都能叫出名字,村民们见到他都亲切地和他打招呼。“能与群众有这么深厚的感情,是有秘诀的。”罗刚说,“我们没有下班时间,只要百姓有事,我们就在。”罗刚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我比谁都高兴”。
  在罗刚的带领下,兴发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2012年以来,该乡通过以商招商、外出招商、亲情招商等方式,引进招商资金4.5亿元。已经入驻的优农谷集团,以绿色养殖为主导,同时对板桥水库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旅游业的结合,有力地改善了水库沿线丫口、兴发、摸嘎、民族等村的基础设施,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投入6000万元的陶瓷厂也已建设完成,解决了200人的就业。
  一直以来,罗刚始终心里装着群众,始终不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耐心工作、持之以恒,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兴发一跃成为全县发展迅速、人人夸赞的“明星乡镇”,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罗刚无怨无悔,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基层共产党员勤政为民、干事创业的人生乐章。今年6月,罗刚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
记者手记
        心里装着群众,群众的心里才有你。罗刚,以超常的信心和决心扭转了兴发乡被动的工作局面,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气为兴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崭新的蓝图,以超前的思维和意识为兴发乡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带领兴发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如今的兴发乡,呈现出一派经济发展、平安繁荣的景象。这道亮丽的风景背后,离不开以罗刚为班长的党委一班人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片丹心,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脱贫攻坚的昂扬斗志。有理由相信,在罗刚的带领下,兴发人民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同步小康的步伐会更加铿锵有力。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孙良贵)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