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孙机:古代城防二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 筑 城


为了防范敌人或野兽,原始社会的居民在聚落周围挖壕沟,挖出的土堆高了,就成为原始的城墙。湖南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遗址,平面略呈圆形,城外有壕沟,城墙正是在地面上堆筑而成。陕北神木石峁古城有用石块砌起的城墙,但这在中原地区极少见;龙山文化的城墙多为夯筑。黄河流域有很厚的风成黄土层。黄土加压,破坏了其自然状态下的毛细结构,形成密度较大的夯土;从而产生一定的防潮性,又可获得较高的牢度。并且黄土还有直立性强的特点,城墙可以夯筑得相当陡。



神木石峁遗址城墙


河南偃师商城平面图


郑州商城平面图


不过早期夯筑城墙时,使用的挡土板不够长,只能打成夯土块,用它再垒成墙体,称“小版筑”。技术再发展一步,就能用长板打夯,组接成长垣。河南偃师尸乡沟的早商城址,墙基宽18—19米。施工时先挖基槽,将槽底夯实后,再分层夯筑,夯层厚度仅8—12厘米,夯窝密集,相当坚实。河南郑州商城属于商代中期,城垣周长6960米,墙基最宽处达32米,地面残高仍有5米左右,至今巍峨屹立。古城多环绕护城濠,就是古文献中与城并称的“池”。我国古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鱼”是指城濠里的鱼,而不是一般池塘中养的鱼。城和池从它们在我国最初出现时,就是互相配合的城防设施。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宁城图


到了春秋时期,为了增加防御能力,在城墙顶上开始增筑雉堞。雉堞就是城垛口,古代也叫陴堄,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与《墨子·备城门》。《释名·释宫室》说:“城上小垣曰睥睨,言于孔中睥睨非常事也。”“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女墙又名堞。不过古文献中也常以堞字特指女墙上的垛口,如《备城门》说:“五十步一堞。”可见这时女墙上的堞并不密。嘉峪关1号曹魏墓出土画砖所绘坞上之堞,亦少而且稀。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有“宁城”图,因为城比坞的等级高,所以上面的堞排列得更加整齐,但两堞之间仍有一段距离。但是先秦时的城堞虽稀,却已有用辘轳控制升降的“悬门”,和在城濠上设置的可起落的吊桥“发梁”(均见《备城门》)。战国晚期又有了城门楼。《汉书·陈胜传》中称之为“谯门”,颜师古注:“谯门谓门上为高楼,以望者耳。”长沙马王堆3号墓所出西汉初年长沙国南部驻军图,图中的指挥中心“箭道城”上就画出了三个城门楼。同时,建于城角处的角楼在箭道城上也能见到。城角是版筑的接合部,是其薄弱环节,须加以强化,所以筑城时对城角更注意加固。《考工记·周人明堂》说:“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雉是度量夯土城墙的基数,“五版(指夯筑时的挡土板,每板高约二尺)为堵,五堵为雉”(《诗·鸿雁》郑玄笺)。城角处的城墙既然增高,相应地也会加厚展宽。《诗·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与城隅。”和平时期青年们就选择城角这个被高墙挡起的地方来约会了。又《说苑·立节篇》说,杞梁妻闻杞梁战死而哭,以致“城为之阤而隅为之崩。”“阤”指垮塌,而“崩”指崩裂;也反映出城角比其他部分更结实、更高、更宽。



洛阳东周王城的西北城角平面图


筑城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是在城墙外壁增筑向外突出的敌台,也叫“马面”,从这里可以自侧面防御逼近城墙之敌。此外还在城门口加筑瓮城。瓮城虽然在石峁遗址中已经出现,但它和马面的结合则要到汉代才完成。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哈隆格乃山谷南口的西汉鸡鹿塞古城,提供了早期马面与瓮城相结合的实例。



清明上河图所见的城门与城墙


也就在汉代,又出现了包砖的城墙。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东汉雒县遗址发现过一段砖城墙。《水经注·浊漳水》也说六朝时的“邺城表饰以砖”。用砖包砌城墙的前提是制砖业实力的增强。我国的砖在西周时已出现,起先只是些铺地的薄砖;当时怕它铺在地上会滑动,还在砖背四角做出四个陶榫。西汉时砖的种类已经很多,除铺地砖外,还有空心砖、异形砖、画像砖等;虽然其中有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制砖业的主流是造出长、宽、厚之比接近4∶2∶1,砌墙时便于组合搭接的条砖。这种砖一问世,生产规模随即扩大。辽宁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中发现的砖窑,按当时的技术水平估算,每年约可生产条砖60万块;郡县之大窑场的生产能力想必更为可观。条砖规格的定型和产量的增加,遂使用砖包城的想法有了实现的可能。尽管如此,唐代的都城长安仍然是一座夯土城。,只在城门墩台和城角处用砖包砌。而唐代东都洛阳的宫城和皇城却内外均包以砖,显示出它的富庶繁华和地位的日益重要。五代时也有一些砖城,如王审知修筑的福州城,“外瓷以砖,凡一千五百万片”(黄滔《黄御史公集》卷五)。宋代砖城渐多,如扬州、楚州、广州和成都等地都修了砖城。但首都汴梁仍然是夯土城墙,也仍然只将门墩和城角包砖。《清明上河图》中将城墙和城门画得很清楚。不过由于北宋前期百年无战事,“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东京梦华录》)。城防废弛。特别是汴梁的内城(里城)“颓缺弗备”(《宋会要·方域》),故图中的夯土城墙好像是杂树丛生的一道土坡。有些学者甚至竟认不出画的是城墙;说:“城门不见连有城墙”(木田知生《宋代开封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史林》61卷5期;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342页)。往后直到元代,大都城仍然是夯土城墙,只是为了加固,在夯土中埋没了永定柱(竖柱)和木(横梁)。其北垣至今仍叫“土城”。但已发掘出来的大都和义门墩台则包砖,估计其整体的规格当与北宋汴梁的外罗城相近。可是大都的宫城据《辍耕录》所记已是“砖瓷”。不过用砖包砌城墙,工程浩大,所费不赀,从它的开始出现到全面推广,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明初修北京城时,也只在城墙外壁包砖,到了正统十年(1445年)才将城内壁包砖。至清代,县级以上的城墙多为砖表土心,只用夯土筑成的土围子已经很少见了。



《武经总要》中的城防示意图


砖城在宋代虽仍处于推广的过程中,但城防的基本设施已然定型。宋代的《武经总要》绘有当时的城防示意图。从中可知城墙上砌有女墙,其上有垛口和箭窓。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则筑有凸出的马面,上设敌台,配置守城器械。城门上有城楼,城门外有瓮城。城墙之外、城壕之内,还筑有高约五尺的小隔城,名羊马城;是城外居民进城内时安顿羊马之所。再靠外则是护城河,其上还有吊桥。这些设施曾被长期沿袭。不过元末明初修建的南京城是一个特例。我国古代都城如唐长安只有外城和内城(内城前部是皇城,后部是宫城)等两重城圈;宋东京有外罗城、旧城、大内,共三重,元大都有外城、萧墙(也叫红门拦马墙)、宫城,也是三重;而明南京却有外郭城、内城、皇城、宫城共四重。所用城砖,不仅有粘土烧制的,还有用制瓷坯的瓷土烧制的,成品为白色或灰白色,质量甚佳。或称之为瓷砖。这个叫法虽不尽准确,但如果称之为炻砖,则可当之无愧。砖的体量也较大,单块重量达20公斤。城墙的高度因地势而有别,最高之处达24米,平均高度为12米。并且,南京城墙不设马面。马面是冷兵器时代为防御抵达城下之敌所建,间距一般为150米左右,而弓箭的射程约70米;所以两座马面上的守军可互相策应,左右夹击。但这时火器的使用已较广,用射程更远的火器进行射击,马面反而成为障碍。南京城墙不设马面,表明火器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尤其和以往不同的是,从前的瓮城只建在城门外侧,是为外瓮城;南京城却不仅有外瓮城,还有内瓮城,通济、聚宝、清凉、三山等城门的内瓮城且不止一层。与皇城正门洪武门取直的内城正阳门,更设外瓮城一层、内瓮城两层,发展成复合式瓮城。内瓮城的城墙内还辟有藏兵洞。攻城者如突入内瓮城,守军则可将城门关闭,伏兵冲出,聚而歼之。在明初,此城堪称虎踞龙蟠,固若金汤。只是随着火炮的使用,这类旧式城防工事遂逐渐落后于时代。



明代南京正阳门的复合型瓮城


林鹦鹉山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石刻桂州城图


在城门楼方面,东汉后期至隋代,重要的城门楼往往都是多层的高建筑物。汉末的函谷关东门从画像石上看是一座有两个门道的城门,每个门道上都有一幢高大的三层门楼。南北朝时的城门楼有三层的也有二层的。隋代洛阳则天门的城门楼是二层的。自唐至元,城门楼则多为单层。明初以后,才又出现了二层以上的门楼。至于城门道,唐以前都是过梁式的方首木构城门。宋元时,由于要增大城门的跨度,在木梁两端加斜木(排叉柱)支撑,于是构成了三边形的门顶。在山西芮城元代永乐宫壁画、山西繁峙金代岩上寺壁画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城门。但由于火药的使用,木构门道防火性差,从而自南宋以来,逐渐将“卷水窓”(即城墙底下的拱顶涵洞)和南方在城墙上筑水关时的起券技术用于陆上城门。券顶门道最早的图像见于南宋纸币“行在会子库”铜版上的临安城图及桂林鹦鹉山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石刻桂州城图。最早的实物则是元上都城门和正定阳和楼。及至元末明初,这种城门就大量出现了。


二 攻 城


在古代,,也是财富的聚集之处,所以成为争夺的重要目标。城的入口是城门。门一般为木制,闭门后用大木将门闩住。竖着闩门的木柱叫“植”,横的叫“关”。它们不仅粗硕,还用铜、铁箍加固。即《墨子·备城门》所说:“门植、关必环锢,以锢金若铁之。”攻城时,城门首当其冲,故称攻城门曰“犯门斩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继而,攻打城门也可以简称为“门”,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说:“晋侯围曹,门焉,多死。”记载的就是一次攻打城门的战役。城门既然常遭到攻击,乃成为防御的重点,同时对方也必然设法增强攻门的力度。在这种形式下,西周时发明了冲车。《诗·大雅·皇矣》:“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毛传:“冲,冲车也。”冲车是在车上安装大木杆,由多数士兵推车撞击城门。但这只是西周的情况,到东周以至西汉时,冲车的构造又有所改进。《墨子》中有讲“备冲”的篇章,惜已佚失。西汉时如《淮南子》高诱注称:“冲车,大铁着其辕端,马被甲,车被兵,所以冲于敌城也。”因知这时的冲车已在前端装有铁制的撞角。由于撞角极具威力,所以后来冲车又名撞车。《新唐书·侯君集传》:“贼婴城自守,遣谕之,不下。乃刊木塞堑,引撞车毁其堞。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因拔其城。”在宋代的《武经总要》中刊有“撞车”的图像。



《武经总要》中的“撞车”


《武经总要》中的“车梯


城门易守难攻,于是翻逾城墙又成为攻城的手段。早在西周时已出现了攻城之梯。上引《皇矣》中提到的“钩援”,就是顶端装钩可攀附住墙头以便战士登城的梯子。由于它很高大,也叫“云梯”。不过云梯不够灵便。《墨子·备梯》说:“云梯者,重器也,其动移甚难。”唐代加以改进,出现了“车梯”:“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牙有括梯……飞于云间,以窥城中”(《通典》卷一六〇)。南宋时,车梯又改进成“对楼天桥”。《开禧德安守城录》说:“虏以步骑入景陵门,布阵周密。有对楼天桥,高与城齐。桥上以木为过道,约广一丈,其长倍之。”进攻的一方可从桥上越过城墙。还有一种就地取材、积弱成强的战术是在城外堆土,使与城齐,以便攻城。即《墨子·备高临》所说“敌人积土为高,以临吾城”的老办法。不过这时守城一方可“于城内薄筑,长高于敌一丈以上,即自然制彼,无所施力”(《通典》卷一五二)。


无论用云梯、车梯或堆土成高台都极费周折。宋代攻城还有一条捷径,即用床弩将一排“踏橛箭”射进对方的夯土城墙内,士兵可攀缘箭杆迅速登城。不过这是一种出奇制胜的突袭之举,用此法登城的兵员不可能太多;如城上有密集的守军,则有点孤注一掷了。


如果不从城上翻逾,还可以从城墙底下挖地道,早在先秦时已知此法。《墨子·备穴》说:“敌人为穴而来,我亟使穴师选士,迎而穴之,为之具内弩以应之。”即以穴制穴。《后汉书·袁绍传》说:“绍为地道欲袭(曹)操,操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北周书·韦孝宽传》说,当北齐攻打玉璧城时,于城南凿地道,“孝宽复掘长堑要其地道。仍饬战士屯堑城外。每穿至堑,战士即擒杀之。”也就是《通典》说的:“审知穴处,助凿迎之。”但如果不能“审知穴处”,不知道敌方挖洞之所在,还可以用“地听”侦察。这个方法也很古老。《墨子·备穴》中已经说:“令陶者为瓮,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瓮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唐·李靖《卫公兵法》也说:“地听,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瓮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聪耳者于井中伏瓮而听,则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审。”这是由于敌方发出的音波会激发瓮体共振;它犹如用土法制造的声纳,简单而有效。


挖地道不仅用于穿过城墙,还可以用来破坏城墙。上引《韦孝宽传》说:“于城四面穿地作二十一道,分为四路,于其中各施梁柱。作讫,以油罐柱,放火烧之。柱折,城并崩坏。”至唐代,李筌在《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攻城具》中仍说:“凿地为道,行于城下,因攻其城,每一丈建柱以防崩陷。复积薪于柱间而烧之,柱折城崩。”简直就把韦孝宽的做法当作经典性的战例来看待了。火药应用于战争后,穴攻发展成坑道爆破战术。1642年李自成攻打河南开封与襄城时,1644年张献忠攻打四川成都时,都曾使用过这种战术。一位佚名的目击者所写《纪事略》一书中,记下了1644年的情况。起义军先在成都北关外濠建立排栅,以避矢石。然后“于排栅外暗挖地道,直透城脚下。浚穴丈余,穴内填火药无数,将谨筑,中引药线出穴外。”进攻之前,将精锐部队埋伏在爆破地点附近。“听号一响,将穴外药线点着,穴内火药齐发。顷刻间城楼城墙一齐崩陷,砖瓦木石飞扬半天,响声震地,烟雾迷空。”张部遂乘势一举攻克成都。



《武经总要》中的“吕公车


上述攻城门、逾城墙、挖地道和坑道爆破等攻城之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配合使用。但由于攻守双方面临的形势不断变化,故尚须指挥官适时作出判断。因为攻城之法实不一而足,仅《墨子》书中就举出了十二种:“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辒、轩车。”其中如蚁傅法实际上是一种人海战术,其余诸种大致亦不外上文介绍的各类。至宋代,在《武经总要》中还出现了不少攻城器械,如桥车、巢车、饿鹘车、搭车、杷车、扬尘车、擂木飞梯等。然而由于缺乏实物资料和详明的战例相印证,其效能不很清楚。比如明代出现的吕公车,分五层:底层士兵管推车,二层、三层士兵持械凿城墙,四层持兵器攻城,五层直扑城顶。但从图中看,如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推到重兵把守的坚城之下,目标过分显著,守军会集中力量反击。明天启元年,奢崇明围攻成都时曾使用吕公车。《明史·朱燮元传》说:“忽自林中大噪,(奢部)数千人拥物如舟,高丈许,长五十丈,楼数重,牛革蔽左右,置板如平地。一人披发仗剑,上戴羽旗。中数百人挟机弩毒矢。旁翼两云楼,曳以牛,俯瞰城中。”这辆吕公车虽来势汹汹,却过分笨重。守将朱燮元以巨砲“飞千钧石击之。又以大砲击牛,牛返走,败去。”奢崇明之吕公车的规模如此惊人,然而尚禁不起抛石机掷来的几发石弹。所以到了火炮称雄于战场的年代,这类攻守具便全都黯然失色了。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年第10期)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