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再谈古瓷器商业修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古陶瓷修复专家 高桂林



上篇文章我和李奇老师为大家聊了聊“古瓷器商业修复效果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今天,我想把这个事儿拿出来再详细地谈一番。

 

近年随着古代艺术品市场的日臻成熟,买家对高端艺术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完美无缺的高端艺术品变越来越紧俏,货源也越来越少。于是,对于高端古代残损瓷器的修复要求也越来越高。

 

货主总是要问:能修到什么程度?过得了强光、紫光吗?怕不怕划?甚至有的货主拿一件碎成一堆拼起来还缺肉的瓷器要我们修到经得起上面所说的各种检测关。

 

我一般总是用这样两句话回他们:一是看东西、看运气”;二是你打算出多少修复费用?然后,用一句话怼他们:如果我可以修到不怕任何检测,我干嘛还要给你修?

 

为啥我们要看东西?为啥还要看运气?这就是上一篇文章说到的瓷器修复效果存在偶然性”。

 

货主往往觉着他的东西毛病不大,只是一个小冲线或者一个小鸡爪纹、一个小磕小碰,花不了你多少功夫费用也应该不大。但是,这个冲线、鸡爪纹是在什么时候造成的?先前有没有被人动过手(修复或处置过)?被什么药液侵泡过?有没有灌过胶?他浑然不知。而恰恰是这些他浑然不知的因素制约着最后的修复效果。

 

试想,一件明早期的出土瓷器有一道冲线,它在土里形成的沁透物质已经六百年之久,我们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把它洗到像刚刚打坏一样在强光之下看不到印迹呢?六年?那是百分之一的时间!六个月?那是千分之一的时间!可能吗?即使是你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清洗设备和药液反复折腾也几乎不可能。时间是世界上唯一不能战胜的东西!

 

还有些器物可能以前被人用强酸、强碱性药水、石蜡处置过,并且没有对残留物进行过PH值的调整处理,导致我们后来修者会遇到粘接处开胶、修复层脱落、屡屡变色等等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看东西,仔细揣摩认真观察,甚至需要进行仪器分析检测,针对东西的具体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手段,对症下药。当然了还要看运气,大多数瓷器如果方法得当运气好的话还是有可能清洗到几乎看不出印迹的。

 

谈到“运气”,还包括“货主的运气,他所提供的器物是否具备完美商业修复的各种条件?他与修者沟通配合是否融洽?他的人品如何?他所支付的修复费用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调动起修者的修复意愿(积极性和预期效果的可能性)?这些因素都会体现在修复效果上。相信很多修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常常一件看似简单的小毛病就能把我们搞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甚至怀疑人生,自尊心和职业感又会促使我们绞尽脑汁不遗余力想把它搞个明白,最后费尽心力也只是勉强交差罢了;有时候也会将一件残破不堪的物件轻松搞定,当看货主付出报酬满意的笑脸(甚至有一点点捡到便宜的欣喜),我最大的感慨是“这位运气真好!”

 

这就牵出了第二句话:你打算出多少费用?或者说多少修复费用才是合理的?但实际情况是没有多少时候是合理的

 

货主一般都习惯在修复之前先谈费用,甚至很多人仅仅是发来个图片就问修复费用,觉得不合适(或者达不到他的预期要求)就不修了或者奔费用低的地方去了。原因我分析主要是两点一是货主对自己宝贝可能存在的修复难度缺乏起码的了解,生怕被修者“忽悠”二是对修者技艺不信任,对修复效果以及修复后销售回报的不确定。

 

那么,修复一件瓷器到底该如何计算费用?多少费用才是合理的呢?这恐怕是所有修者一直以来感到困扰的问题。由于每位修者个体技艺、从业时间、经验的不同,在修复工艺流程中使用的材料、工艺、设备的不同,造成了时间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投入成本的不同,所以修复费用是没有绝对标准的。比如清洗药液,84消毒液每升卖十几块钱(有残留性)有的修者都嫌贵不用而好的粘接剂溶解液600元一升(易挥发弱残留性)再比如胶类,502瞬间粘接剂5610毫升(单组分快干型,忌高温、潮湿,寿命短、易变色,可逆),而海克斯塔低粘度粘结剂20毫升500元左右(双组分慢干型、高渗透性,耐高温不易变色,可逆)。如此等等材料、工艺、设备的不同从业经验技术含量的不同,必然带来修复成本的不同以及修复效果和修复寿命的不同,但是很多货主看不到也不理解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外观,只是暂时的、表面的东西。要知道一次不当修复可能使原本能够进行完美修复的基础条件毁于一旦,会给以后二次修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更高的修复费用。

 

除了价格,货主经常会问“能修到不怕(强光、紫光)照、不怕划吗?”强光灯照就是用强光灯照射修复部位寻找坏损的痕迹,看看是否与周边浑然一体没有印迹如果只是冲线或鸡爪纹,断口处没有丝毫损耗(实际上70%以上的情况是有损耗或掉渣的,断掉的瓷片肯定有损耗),并且清洗得干净,过强光是可以做到的缺肉不多,运气好的话也能做到,这要参考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种种因素。

 

紫光灯照是用紫外线灯照射修复部位。我们所见到的紫光灯的颜色有紫色的、蓝色的、黄色的,那都是判定该灯是否处于开启状态的提示色。其实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是一种能量,它有自己的频谱、频率范围,而用它照射器物时,紫外线对粘接剂中的粘合物质产生轰击、放大效应,出现了可视现象——荧光。这个问题我们在几年前就部分的解决好了,修复后的印迹是有可能躲过紫外线照射的。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新型光源(新频率、高功率)的不断出现,这个问题还会不断冒出来

 

能否解决“不怕划”的问题不仅货主关心,修者更关心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能,但不是现在。在科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市场需求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在资金和科研人员的缺一不可的情况下,这都不是事儿!那时,现有的修复材料、工艺手法、设施设备都会相应改变,这是一场科技革命,这不是某个、某几个修复高人可以做到的!

 

或许有人会畅想到了那一天,货主们就能放心地找掌握这些核心技术的修者修复东西了。可问题又绕回来了:你打算出多少修复费用如果我们的修复技艺能通过所有的检测手段(包括X光),还需要给你修东西吗?我们自己买,修自己的东西不成吗

 

我们是借鉴和继承了前辈的经验才走到了今天用现在业已成熟的技术手段、用日益提升的修复材料解决我们眼下的问题,达到的修复效果和修复寿命已经好过我们的前辈许多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材料如何更新,作为修者,修复理念、手上的功底依然决定着器物最终的修复效果人的因素决定着一切。摆正心态,遵循必然期待偶然才是正确之路。

 

每一个收藏和修复瓷器的人都不要妄想靠抹平时间给瓷器留下的伤害来获取利益,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初心——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化。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