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萧红故居的意和美 ——浅析东北传统民居的形制和特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东北传统民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演变,经过百年的沧桑变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交织、变化、碰撞、融合形成了有着丰富独特的造型规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表现出浓郁的东北地域特征的民居形式。东北传统民居建筑包含着丰厚宽广的人文观念、精神情感、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 其独特的建筑装饰风格,在我国多种类型的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同时它的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对其自身建筑也有着深远影响。萧红故居作为东北传统民居的典型的代表,为我们研究和探索民居建筑文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式对以萧红故居为代表的东北传统民居进行了浅微的分析和论述。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从传统民居的发展来看,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可分为: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由于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文化差异,东北地区的民居与同属于北方大地的传统民居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建筑模式上又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地域性风貌特征。
    从自然条件来看: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热量与水分配合协调。在建造房屋上多采取坐北朝南的方向,材料方面也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木料,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居民住房矮小、紧凑、密闭的特点很明显,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温,另一方面也是为适应低湿的气候条件。
    从经济基础来看:东北是最早进入计划经济和最晚退出计划经济领域的地区,市场机制的发展不成熟反映在建筑业上,尤其在东北的农村,由于经济相对滞后,收入水平有限,居民盖房既要满足冬季防寒的需要,又要保证资金的承受力度,所以在建筑材料上都要求节能环保以降低成本,同时还要体现传统的审美需求。
    从民俗风貌来看:东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集聚地,汉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在此,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如:满汉联姻、东北秧歌、萨满文化、民族语言互通有无等。其中,以满族和朝鲜族为人数较多的民族,它们与汉族文化交织的也最为深入,粗犷豪迈的民族性格特征在建筑上也处处体现出淳朴敦厚的艺术特色。

    二、 萧红故居是东北传统民居中的一抹重彩

    被柳亚子老先生赞美有“掀天之意气,盖世之才华”的萧红,她的代表作品从《呼兰河传》到《后花园》,里面风俗人情的描写就是萧红小时候生长生活过的家乡呼兰县。萧红故居现坐落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在满语中“呼兰”为“烟筒”之意,早在清代呼兰便被视为“龙兴之地”,民国以后,呼兰又成为一个具有反帝爱国主义精神的城市,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名人遍及神州大地。萧红作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左翼女作家,她一生创作了百万字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世界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
    萧红故居是萧红童年时期居住过的地方,现为国家二级历史保护建筑,它独特的展现了清末民初北方乡村建筑的古朴和典雅——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青砖青瓦,土木建造,青砖垒成的院墙,有着质朴、敦厚、浓郁的地域性建筑特色的萧红故居,可以说是东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它为我们研究北方民居文化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萧红故居的空间布局
    萧红故居是东北传统民宅形式与中原四合院建筑群落和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故居整体分为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本家居住,西院出租,萧红出生在东院的五间正房,整个故居反映出清末民初旧中国不同阶层的家居品质和地方传统特征,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西院是对外出租的院落,是由“磨房”、“门洞房”、“养猪户”、“正草房”、“粉房”及“小偏房”组成的四合形式的院落住宅。磨房位于西院的最东侧,是萧红笔下冯歪嘴子的家;门洞子房位于西院的最北方,这里曾是王四掌柜住的地方,他也是冯歪嘴子和养猪户的东家;,这里是王大姑娘住的地方,也是冯歪嘴子暗恋苦情的对象;养猪户、粉房与小偏房三间串联位于西院的最西方,分别是养猪的人家、制作粉条粉坊、老胡家老少三代居住的地方。


    2萧红故居的结构形式
    萧红故居的结构特征上还保留着满族民居建筑的风格,院落平面纵向长,横向短,“五间正房”坐北朝南,在结构上是五檩五鸠,软山、明柁、半明柱。框架用石头、砖瓦和木质结构建成,房顶用青瓦装饰、墙体用石头和红砖砌成。东西厢房面扩三间,进深二间,座西朝东。“门洞子”房和“养猪户”的建筑特点为抬梁式、硬山、木屋架、青砖瓦土木结构;“正草房”(王大姑娘住)、“粉房”、“小偏房”的建筑特点为:为木梁架式、土坯墙、草顶盖结构,在建筑形制上为典型北方‘四合院’中的厢房建筑风格。


    萧红故居建筑尤为重视细节装饰,并由物质功能提升至精神层面,许多细节都反映出美好意愿的向往,富有象征性。
    大门:故居大门采用黑色厚木板门结构,在东北一些地方,宅院的黑漆大门被称为"黑大门"。那是"黑煞神"的象征,并传说"黑煞神'当门,邪气难侵入,门色成了门神象征寓意。黑大门的门扇上装有一对铜制的兽面衔环——狮子铺首,铺首又称“金铺”、“金鲁”、“铜蠡”、“兽环”、“铜铺”等。瑞兽图案是一种具有装饰作用和镇凶驱邪寓意的传统门饰。 
    屋顶、屋脊:东北民居常用平屋顶,在檩上置椽铺草巴或秫秸,上面铺碱土、灰土等。北方由于降水较少,平的屋顶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在房顶加砌三面女儿墙,前面留一小部分斜坡屋顶,如同虎头向前伸张,故当地人称此种建筑为“虎头房”。屋脊采用具有满族特色的牡丹花草纹样。
    瓦当、滴水:萧红故居大门房顶的瓦当采用兽面纹瓦当、荷花纹滴水的组合形式,瓦当檐下分别挂有一排黄绿色的万字托瓦和一排雀羽形托瓦,色彩鲜明,与黑色大门形成对比呼应。
    额枋和楼柱:两层额枋上中间挂匾,两侧用木制暗红色楼柱支撑,额枋上用红黄蓝绿白五色描有对称的牡丹花与白玉兰,牡丹玉兰绘在一起,象征“玉堂富贵”即“富贵之家”之意。中间的牌匾写有“康疆逢吉”四字,。
     雀替彩画:雀替是古代建筑特色构件之一,其形好双翼附于柱头两侧,而轮廓曲线及其上油漆雕刻,极富装饰趣味,为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故居大门上方两侧的雀替采用仙鹤图案,绘有红、绿、白三种色彩,寓意仙鹤延年、长命百岁。两侧的樨头也雕刻有麒麟祥瑞的神兽图案,以象征吉祥如意、镇宅驱邪的装饰寓意。
    隔扇门窗:五间房的窗户采用上下对开,带有盘肠子花格图案,中间镶嵌一块玻璃,四周裱糊北方特有的窗户纸纸贴在窗户的外侧。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称为“摊他哈花上”,汉译为麻布纸或窗户纸,这种纸应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五间房中的隔扇门采用的是具有江南水乡特点的房门,从中可以看到南北方文化的融合;而房间后门是北方传统的板门,木质构成、冬暖夏凉。
     另外,萧红故居中的每间房屋在正门上方都挂上了写有吉祥文字的方匾,如:挂有“和风玉露”的粮仓、挂有“福”字的小偏房以及挂有“平安”字样的粉房等具有美好意愿的祝福字样。

    三、 东北传统民居的独特形制与时代涵义

    萧红故居修建于清末民初,在建筑上从形式到装饰,从寓意到表现,其设计布局、建造工艺以及居住分配都具有鲜明东北传统民居的时代特征。
    1、贫富差距的等级性。由于晚清封建社会的父严子孝、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等级关系,从厢房到正房,从群厢到屏门处处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以萧红故居为代表的东北传统民居从房屋的建造上来看,当时社会就是以独立的三间房为主要构建模式,两间房和五间房是三间房的变种,普通的百姓人家只能盖一个走向的房子那就是正房,而只有出身名门或有权势的地主阶级才能有能力和需要去盖其他走向的厢房来以显示财力和地位。因此,纵观萧红故居中萧红的本家和对外出租的房屋规模来看,萧红一家在当时的社会是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的,它代表了资产阶级地主派的生活标准,与故居西院的小偏房等普通人家居住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等级差异。
    2、注重房屋的坚固实用性。晚清的东北地区在自给自足经济模式与传统心理文化共同作用下,在房屋建造上不可能像北方故宫建筑那样宏伟气派,装饰上华丽雍容;也不可能像南方建筑那样白墙灰瓦细腻婉转,造型上曲线转折、玲珑多姿。东北传统民居更注重的是冬季防寒性和空间的宽敞性,以坚固实用为建造标准。萧红故居中的所有房屋均为“框架”结构,“土柱”支撑、石砌外墙、砖筑主墙等方式以确保房屋坚固耐用,房屋中的梁、檩、椽、栅及建筑所用的石、土、砖、木经过了细选的用料和严格的工序,都为房屋的质量添加了保障。北方寒冷,防寒是建筑最主要的功能,萧红故居中所有建筑的屋顶为了防止冬天的积雪,都用了厚檐、吊顶;房屋的四面墙体都用了厚墙。
    3、汉满结合审美性。如果说坚固耐用是建筑的内在质量,那么美则是它的外在形式。晚清的东北传统民居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和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建筑中会特别强条中轴线的布局,强调房屋的围合性和对称性,去掉了繁琐的装饰而更加注重构筑物本身的原有色彩,房屋结构采用木构架,砖墙瓦顶,门口设马石,大门上装狮头铜门环,屋脊做各种花饰,明柱下设石刻柱础等在房屋构造上更趋于简单自然,淳朴敦厚的建筑特色既融合了汉族人民以“举折、飞檐等形式追求轻巧感”的审美特点,又结合了满族人民“方正、简约、吉祥寓意 ”的审美标准。

    以萧红故居为代表的东北传统民居其浓郁的地域性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国传统民居增添了一抹重彩,2007年政府启动了萧红故居修复工程,按照《呼兰河传》中的描写,并本着“仿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恢复建筑原貌的工程,可以说东北传统民居建筑是“筛选之后的传承”,从建筑本体到建筑布局再到建筑文化所蕴藏的卓绝不凡的建筑工艺和独具匠心的奇妙构思,正体现了由物质到精神、由浅表到深层的时代涵义。萧红故居尽现了它幽深方正的整体之美,而每一个体建筑物又显现出其个体之美,在意与美的结合下,闪耀着的地域特色的光辉,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历史、传承中国民居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建筑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篇章。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