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夕阳西下游览洛阳魏家坡,这里春节将举办中国年活动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者:巴图

时间:2月4日(星期天),下午5点

天气:晴朗,夕阳西下

地点:洛阳市孟津县魏家坡(卫坡)

器材:Sony a6000(微单)+iPhone 7 Plus(手机)

后期:手机自带

感受:到魏家坡时,景区已经下班,明清老房全部关门。匆匆游览,看到了热闹过后,清静、沉寂的农村景区。这里春节将举办红红火火的中国年活动,期待再次去看。

魏家坡,又称卫坡村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连霍高速公路以北,洛阳到孟津快速通道以西,北依北魏孝文帝陵,西至卫坡水库,总面积约2800亩。

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魏家坡村是"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

宋朝时,卫坡村是宰相魏仁溥的花园,即"魏氏池馆",其在此培育了"魏紫"牡丹。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卫天禄由济源迁此兴家置业;清乾隆年间,卫氏族人在朝中做官,开始营建卫氏老宅,后经近百年修建,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绣楼、南北老宅于一体的较完整的封建官宦家族宅院;清末,卫坡村开始衰落。

已开工建设的卫坡村"中国传统村落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占地13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含以魏紫花园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以仿明清风格建设的历史名村商业开发,特色村民安置院落等,风格独特,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将成为洛阳新的旅游文化名片。

走进村边,转过一棵450年寿命的大国槐,前方路面下陷处,闪出一条东西古街,如青丝线,串连起两侧十几座古庭院。

古街,铺着旧旧青石板,路两侧相对而建的古庭院,呈南北向延伸,高高的门楼大门紧闭,门前上马石磨得溜滑,门后庭院深深,正不知深有几许。

卫坡古民居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建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是家族兴盛时期建造的官宦住宅,建筑多为硬山式,现存房屋248间,院落窑洞26孔。

民居内以一条长150米、宽10米的东西向小街为界,分南北两部分。街南现存7所宅院,街北现存9所宅院。宅院青砖瓦舍,布局对称。宅院内保存有大量木雕、砖雕、石雕及匾额等,展示了清代民间建筑的艺术风格。对研究清代建筑艺术、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法国建筑大师努维尔批评现代建筑的致命弱点是:"割裂建筑与地理环境和历史之间联系。"导致很多建筑突兀于环境中,华丽而苍白。

努维尔又称,好的建筑就像电影,总有故事要讲,总有情绪要表达。

据卫坡村《卫氏家谱》记载,卫氏祖居山西阳城县,后迁居垣曲县峪子村,明洪武年间避乱迁居济源县清上乡无恨里,后又迁居济源轵城镇,卫氏第七世天禄,于清顺治年由轵城镇迁居现住地,因姓氏及地形起村名卫家坡。卫氏先祖天禄公首先择址立家,从第四代卫圣言开始为吏,其后卫家官员渐多,整个清代出仕者近百人,最高官至五城兵马司(四品),七品以上官员有26位,还出过四位诰命夫人。咸丰年间,家族中有功名出仕者渐少,家族逐渐衰落。

卫氏家族最后一个有科举功名者,叫卫作霖。他授徒甚众,1940年,卫作霖逝世三周年时,他的学生为他立教思碑。

卫家坡以村民姓氏得地名,但这个家族之姓,曾经由卫易魏又复卫,地名也由卫家坡至魏家坡终至卫家坡,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卫氏后人的说法,卫家最早迁居于此,命名此地卫家坡。

到了卫守仁卫守义兄弟时,家道变殷实,与洛阳知县魏襄素有往来,书信中魏襄误将卫写为魏,后来户书造册、书柬往来均书以"魏"字。

卫氏族人认为卫、魏同音,加上居住地又在北魏孝文帝陵墓之侧,且此处是"魏紫"牡丹发祥地,未加更正。

再往后,卫家当官的多起来了,官场往来,朝廷诰封,所写匾额、墓碑、祠堂,均为"魏"字。

到了清光绪时,族人为溯根本,决定复卫。由族长卫镶、族正卫智林撰碑文写明这段历史。卫家原来曾建一座魏氏祠堂,位于古街北侧称北祠,复卫之后,在路南侧又建了一座卫氏祠堂称南祠。同时供奉卫、魏先祖神主。

卫家坡卫氏老六门中,卫圣言次子卫文奇生卫应升、卫应拔,古街上大部分建筑都是这弟兄两人所建。他们弟兄分家,卫应拔住街北,卫应升住街南。街北多为三进院,街南多为五进院。

两侧宅院门前,原本都有上马石,房顶都是五脊六兽狮子海马分列,并装有钢叉。所有宅院客厅均为十二扇雕花门。

在大宅中生活,卫氏有严格家规:"长工不准进街,外客只能到客厅,不准过屏门,女眷不能出屏门。人路水路神路分清,主人路仆人路各走其道。"以此维持着纲纪伦常、尊卑有序的生活。

  豫西民居地坑院,据说是过去地主的金库。

  商业街,各种小吃

  还在建设中

  进出村的路旁,文化墙3D画

  转发几张2月8日魏家坡的图片,摄影师:涂伯乐

欢迎大家到魏家坡过年

洛阳摄影网,洛阳本地摄影,旅游资讯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