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你必须知道的51项衡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衡阳县


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为保护传承好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衡阳县于2006年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文化馆设立了非遗办公室。

近几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编纂了《衡阳县“非遗”普查成果汇编》、《衡阳县“非遗”普查资料汇编》、《衡阳县九市稻草龙》等书。

至2018年初,我县已有3个省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传承人,9个市级非遗项目,7个市级项目传承人。开年,我县又公布了第四批县级非遗名录21个,至今我县的县级非遗项目名录已达51个,县级项目传承人48个

     此次公布的21个县级非遗名录涉及6大类别:

民间文学有伊山寺的传说、嫘祖与岣嵝峰的传说、界牌将军庙的传说、老女桥的传说;

传统音乐有西乡田歌;

传统舞蹈有衡阳县疙瘩龙;

传统体育有端午赛龙舟;

传统技艺有金溪竹酒制作技艺、界牌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洪市手工制秤技艺、洪市橙子糖制作技艺、衡阳烧饼制作技艺、长乐薯制品制作技艺、折扇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

民俗有衡阳花灯。

相传嫘祖与轩辕黄帝结为夫妻后,曾随黄帝南巡到岣嵝,她在这里教人们植桑养蚕,缫丝织衣,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衡阳县栏垅乡上春村各公组的“老女桥”,大约始建于清朝年间,距今有200余年。相传当地上春村许老屋一许氏姑娘用纺纱织布卖来的钱修建了此桥,取名“老女桥”。


田歌又称秧田歌、田山歌,是广大稻农在田间劳作时传唱,用以调节情绪、解除疲乏的一种传统民歌。衡阳县西乡田歌历史悠久,流传于渣江、三湖、洪市等西乡一带,如《南风悠悠》、《犁田歌》、《莳田歌》、《赤脚双双来插田》等等。


伊山寺是全国百大古寺之一、千年古刹,始建于魏晋,地处衡阳县杉桥镇伊山村。因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音乐家桓伊幼年在此读书习武,晚年隐居于此遂得名。自晋太元间慧持禅师,定名为伊山寺 。


“不识秤花,难以当家”, 杆秤制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几乎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衡阳县洪市镇肖运生自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木杆秤,几十年来,靠制作、销售木杆秤为生。



衡阳县界牌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红薯粉条,又称红薯粉丝、粉皮,是传统的名特产品。湖南衡阳长乐红薯粉条加工历史悠长,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清乾隆初年,衡阳县已大面积种植红薯,尤以长乐居多。长乐遍地都是黄泥土,土中夹沙,土质疏松,种出的红薯个大味甜,淀粉含量很高,最适合做红薯粉。


折扇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主要在衡阳县长乐井头、关市一带,长乐制扇业曾相当兴盛,制扇小作坊不下三四百家,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电风扇、空调的普及,当年携带方便,又印有故事图画、诗文背面的折扇,逐渐失去市场,亟待保护。


衡阳县金溪竹酒酿制技艺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金溪竹酒先选用当地优质高山早稻米,加上三成以上的高粱米,取自制的中草药饼子碾粉,沿用祖传酿酒工艺酿制成白酒,然后将酒注入优质楠竹竹腔,让酒在竹腔充分释放甲醇等有害成份,同时吸收竹叶多糖、竹叶抗氧化物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与竹子共同自然生长,大约两年之后,上山将整根楠竹砍下,便可以取酒了。这样充分吸收新鲜楠竹营养的竹酒,不但金黄翠碧,绵甜醇厚,清香爽口,适量饮用,还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凉血解毒、舒筋活络、软化血管、清热解毒、延年益寿、提高免疫力之功效,是一种绿色天然的保健养生酒。

我县的非遗项目还有很多,

等待我们去挖掘、整理、保护。

来源:文化蒸阳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