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张亦斌:洪桥的繁华与落寞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邵东作家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洪桥的繁华与落寞

 

张亦斌

 

我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春日里来拜访洪桥的。

洪桥曾经是东大路上的一个驿站。东大路曾经是宝庆府到长沙的一条官道。出宝庆城,经石井铺、洪桥、经黑田铺、界岭、入双峰,至湘乡进长沙。当时的邵阳民谣唱道:“鸡叫三遍呷早饭,走出东门没天光,青龙桥上打一望,石井栏江到雀塘,洪桥铺上打中伙,行到黑田夜晚香……”官道上曾经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驿站里也曾商铺林立人声鼎沸。但我来晚了数十上百年,无法见证那段繁华时光,只能一步一步数着洪桥的台阶,一步一步丈量着洪桥老街的冰凉。

洪桥是一座廊桥,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据当地流传下来的说法,洪桥最初是一座木桥,曾被洪水冲走,正德十六年复修为大型石拱桥。据《邵东县志》记载,洪桥原名太平桥,清道光 14 年被洪水冲毁,当年冬重建,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才竣工,改名洪桥。,桥上建有风雨长亭,上覆青瓦,长廊共有十四对红漆木柱,长廊两侧的桥沿石上雕刻着鸳鸯、双狮抢宝、麒麟、棋盘等图案,工艺精美,每块桥沿石上雕刻的花纹均不相同。洪桥的东西两端建有牌楼,牌楼上绘有八仙和西游神话图案。据专家考证,两端牌楼实际兼具封火墙功能,这一特性不仅在省内独一无二,在全国同类桥梁建筑中也并不多见。桥亭内现存明清碑记 6 通,建桥及维修始末清楚,纪年确凿,并有供奉神的附属建筑。

由于地处官道,洪桥驿站曾经热闹非凡,也给洪桥老街带来了繁荣与兴旺。南来北往的官员、商人,或骑马坐轿,或肩挑手提,经过洪桥时,总要停下来吃个饭歇个脚。在一间已显破旧的老房子里,一位老人正坐在木柜台后面眯着眼睛小寐。见有人走近,老人张开眼,用一种近似兴奋的语调回应来人的疑惑:以前这条老街两旁都是店铺,有供来往官员落脚的公馆,有供外出赶考的生员举人们住的学馆,有供传递信函公文的递兵落脚的驿站,还有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榨油坊、伙铺、织布坊……新邵出产的烟叶、杉树、楠竹,廉桥出产的药材、黄花、辣椒,范家山本地的笔墨、土产及附近佘田桥的土纸、竹木制品,仙搓桥的刀剪,火厂坪的铁钉,都在这里集中,然后通过来往的客商运销云贵川。“我们洪桥人讲信用,生意好得不得了,都说洪桥‘小香港’呢。”

在当地人眼里,洪桥是洪桥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长沙城的繁华,一头挑着宝庆府的坚强;洪桥是一条棕索,一头系着大都市的风云,一头系着云贵川的酒量。在我看来,洪桥是新思想的桥头堡。南来北往的人流,为洪桥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流,给这个原本落后的小地方带来的徐徐新风,新思想新思维涤荡着人们的旧传统旧观念,让一大批仁人志士走出了山村,从洪桥走向军营,用赫赫战功书写华丽的篇章。袁国平和谢嵩就是其中两位杰出代表。

袁国平1906年出生于洪桥附近的梅仁村。其故居是贫苦家庭修建的最普通的居民建筑。因年代久远,如今已经风化破旧。袁国平六岁入学,聪明过人,虽个头矮小,为人忠厚,但性格泼辣果敢、正直刚强。在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能舞刀弄枪。1925年,他考上黄埔军校,年底加入中国。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7年新四军成立后,。只可惜在“皖南事变”中以身殉国,用35岁的年轻生命为共和国的诞生献上一份厚礼。

距离袁国平故居不远的上桥村有一个谢家花院,红九军军长谢嵩1903年就出生在这里。谢嵩1924年4月入伍,后随部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参加北伐战争,。谢嵩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虎将”。他作战英勇,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在战斗中曾五次负伤。长征途中,他多次率部担负主攻任务,渡赤水河,占娄山关,屡建战功,却英年早逝。

说洪桥是扁担棕索也好,说洪桥是桥头堡也好,说到底都只是我辈对洪桥的赞誉。如今的洪桥,已是洗尽铅华,繁华落尽。

时间老人总来不愿为哪一个人多停留一分一秒,也不会因一座桥的繁华而凝固冰封,洪桥的繁华只能存在于洪桥人的记忆中,存在于文人们的文字里。

繁华与落寞,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繁华,何来落寞?没有落寞,如何反衬繁华?

行走在洪桥老街上,青石板上的车辙依稀可见,墙头的招牌字号依稀可辨,马队走过驿道时的铃声,依稀还在耳边回响;独轮车吱吱呀呀的吟唱,恍惚还在西洋江水面上飘荡。那些曾经飘在晓风晚霞中的酒旗到哪儿去了,如今只留下凋零的店铺在夕阳下孤独;那一丝丝淳淳的酒香、曾经悠扬的琴声到哪儿去了,只留下河边的杨柳在水中垂钓晓月夕阳;当年的繁华哪儿去了,只留下墙头的石雕石刻,在人们的仰视中,散发着古色古香。

如今的洪桥,繁华已随风雨飘逝,随桥下的河水流逝,只剩下长长短短的落寞,如影相随,挥之不去。

行走在洪桥老街上,我看到几位老人坐在老街的光阴里,她们用针线连缀历史与现实。她们的脸上写满了母性的慈祥,写满了历史的沧桑,也写满了太阳的光芒。

 

【作者简介】张亦斌,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专著《满票》《枕上读史》《故园之恋》。作品在《湖南文学》《延河》《杂文选刊》《杂文月刊》《辽河》《东京文学》美国《美华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并收入《中国最美散文》《2014散文百家精选》等50余种选集,参与编写系列丛书30多本。获奖若干。自嘲曰:“一枚码字匠,著书两三样;文体四五种,全作痴心想。且待六七旬,归隐去农庄;八九十老友,煮茶话短长。”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