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洪蓝三里亭社区民情日记:把大走访当作“走亲戚”、“访朋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为三里亭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我带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参加了社区的大走访活动。一方面,我觉得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任务,是一次提升自我的锻炼;另一方面又觉得颇有压力,是一次超越自我的挑战。通过这次走访,我收获颇丰,可以说是上了党课、学了经验、听了诉求。我深深感觉到,大走访不是走形式、摆花架、应付了事,而是走亲戚、访朋友、以诚相待。

一、上一堂生动的党课

  我们走访的第一户村民是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耿小生,他住在窑岗头自然村外农田旁边的一座老屋中。刚下过雨,通往老屋的道路蜿蜒曲折、泥泞不堪。耿小生已经82岁,看上去精神挺好,看到我们来了,他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欢喜。因为屋里窄小,耿小生老夫妻就在门前的空地上招待了我们一行人。

  “老人家,身体怎么样?”社区党总支书记杭化瑾询问道。
  “上了年纪,不如以前咯!”他笑着答道。

  “现在政策好,老人家不需要再辛苦劳作了,好好休养,保重身体!”书记劝慰道。

  耿小生听了直点头,他住在农田旁边,就是想趁自己还有力气,再干点农活:“是啊,现在的日子,是从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不要下地干活,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政府给老年人的补贴,现在我是该好好歇歇了。老百姓的日子好,!”他满是沧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老人家向我们讲述了从前困难时期的艰苦岁月,天灾、饥饿、贫穷、物资匮乏,这些于我而言仅仅是在书本上看见过的词汇一一展现在眼前,这位老党员用他的自身经验,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党课。我们不会忘记,穿越黑暗、传递希望的峥嵘岁月;我们不会忘记,矢志不移、星火燎原的红色浪潮。我对眼前的这位老党员肃然起敬,苦难的岁月铸就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难道不更应该将这种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扬传承下去?

二、学一次沟通的方法

  在走访三里亭社区红旗村的时候,我们接到多户村民反映,村内没有公厕,很不方便。我们了解到,村里原来有一个老公厕,但是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村民希望能重新修建,但是经过走访了解,村民秦路生因为怕影响占用到自家的地,一直阻挠施工。

  去秦路生家时,天空飘起了细雨,秦路生见到我们,刚开始还有些不满的情绪,我们问起了他家里的情况,他也是不太愿意配合。这时候,书记主动提起了村里建公厕的事情。一说起这个,秦路生的话匣子就迅速打开了:“书记,我也知道村里建公厕是好事,可是我家的菜地就在那附近,你们可不能占用我家的菜地啊!”

  得知了秦路生的顾虑之后,书记将建公厕的具体情况向他娓娓道来,建公厕是为了方便村民的生活,解决村民的困难,同时承诺不会占用菜地。为了让秦路生信服,我们一行人特意冒雨去了施工现场,详细地解释了公厕的建设位置,并且保证不会占用到秦路生家的菜地,同时还与施工队沟通,尽量在施工时不要影响到菜地里农作物的生长。秦路生终于被我们的诚意所打动,同意施工队进场施工。
  我深刻感受到,在基层工作,要沉得下心,要特别注意与村民沟通的方式方法。那种前呼后拥、坐两分钟、寒暄几句、送点钱物、应付检查等形式是不可取的,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真正做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把握群众诉求。

三、听一场真实的倾诉

  走村串乡,深入群众,才能听到村民最真实的心声。如果不是借这次大走访的机会,我真的难以想到村民的想法是那么淳朴,村民的需求是这样的质朴。

  在走访毛家村时,我明显感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情感。毛家村是我的故乡,然而我已经多年没有回到故乡,偶尔回去做客,也不过是蜻蜓点水般,浮光掠影在眼前晃过。

  这次我们走访的是一名老党员毛兆满,他对我们非常热情,一直在夸社区党总支和村委会为他们做了很多好事,不过目前家里的人口比较多,房屋紧张,不知道能不能向村委会申请批建房屋。我忙将他的诉求记录下来,并且告诉他建房手续的办理流程和各项手续,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到村委会办理申请。

  走在记忆中的故乡的道路上,看着还没有完全铺成的水泥路、破旧的土墙,我心中感慨万千。目前农村里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搬到了城镇居住,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恰恰是弱势群体。虽然目前很多贫困户已经享受了低保补贴,但是我们在送去经济补贴的同时,是不是也送去了精神上的关爱呢?
  大走访,走的是民心,。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才能实实在在解决群众问题,实实在在化解群众矛盾,实实在在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大走访中,希望能看到村民多一点笑容,少一点愁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意排民忧、解民难,静下心来,真正为老百姓做好每一项服务。

投稿邮箱

lsdzfwx@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