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我们的五峰方言调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治所在地原为五峰镇。笔者曾在2008年、2011年两次到五峰镇进行方言调查,时隔6年,2014年出版了《五峰方言研究》一书,想要寄给当时的方言合作人李震华先生,却得知老先生已经去世,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治所在地,也已经迁到渔阳关。短短6年,世事变幻,何其匆忙。方言合作人的逝去,正是整个方言濒危的缩影。谨以下面的内容,缅怀在五峰的岁月。


语言使用状况

       五峰是一个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人口占全县人口80%以上,土家族先民属于古代巴人一支,有其独特的语言、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和心理素质,早在本世纪50年代,五峰地区有很多地方依然流行着独立的土家语。

      笔者2008年、2011年两次在五峰进行语言调查,发现土家语的主体已经在五峰消亡,目前还有部分70岁以上居住在“高荒”(偏远山头)的人在口头上还残留一些土家语,其他地区的土家语甚至连残留都几乎不见。


       五峰方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朗文远东出版公司合作编写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被划入西南官话成渝片,与南部的常鹤片交界。该县建置较晚,周边毗邻两省数县,且民族杂居,其方言,实际上是松滋、宜都、长阳、石门及原容美土司方言的杂合。方言内部口音大体可分为城关、渔关口音,湾潭口音、采花傅家堰口音、仁和坪口音四种,其中湾潭口音与其他三个口音区别最大,白溢坪口音中an、aŋ不分也与城关口音差别较大。

       根据我们2011年的调查,五峰城关话是县城及周边地区使用的通用语言,县城日常交流皆使用城关话。渔洋关口音与城关区别不大,也是在城关被认可的方言。我们对五峰县城的各行各业进行了走访调查,机关、学校、服务性行业(旅馆、餐馆、超市、邮局、电信局等)、小商小贩以及集市等地的语言使用99%采用方言,当我们使用普通话的时候,只有在超市、政府部门、学校等地得到普通话的回答,但是对方一旦和当地人交流,即用方言。

       从语言态度上看,五峰当地人不管是耄耋老者还是小孩,他们对自己的方言都怀有感情,认为五峰方言很好,平时喜欢说方言。土家族古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由于五峰临近汉区,土家族人民较早便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经过与汉族在经济、,自然地融通为汉语,使土家语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消失。元、明时期境内尚有部分土民使用土家语,明末清初容美土司田世爵、田舜年等推崇、推广汉语汉文,不仅他们本人“知书识礼”,精通诗文,著书立说颇多,且令其子弟到外邑入庠序,读经史,“严课诸男”。还广交儒雅名士,与汉族文人进行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这些推进土、汉文化交融和繁荣的举措,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民族间和睦相处的基础。


(梅祖藩老人家)

       但从境内遗留下来的部分语词信息中,仍然可以感知古代土家语的“底层”痕迹,最明显的是以土家语命名的地名,仍还普及全县各地,且颇为完整、确切地反映了土家族先民在早远年代开辟五峰这块处女地时的业绩和在这里生息繁衍的悠久历史。例如县内以“车”(泽)为读音的地名颇多,土家语是“水”的意思,如车垭、车沟、车湾、圭车、反车岩等,其共同特点是该地有“水”但并无车路、无车水工具和姓车的人居住。再如“麦”是土家语“天”的意思,“李”(里)是“地”的意思,县内有麦庄、麦李坪、麦榨湾、学里口子等地名,但这些地方过去从不种植麦类作物,也无李树可考;学里口子并无人居住,更无学校。“湖”是土家语“坡地”的意思,如大茅湖、横茅湖、茅湖坡等,都是一面山坡并无湖泊和水库。又如叫做“八”(巴)坪的地方,只不过是座落在岩墩上的一片缓坡地,并没有八个坪。实际是土家语称这里虽然有块平地,但石头很多的意思。还有许多叫“黑”的地名处,既非黑色也并不黑暗,如黑沙溪、黑坑子等等,都属于不积水或消水洼地,包含土家语“漏”的意思。类似情况很多,全县可例举数百,足以说明五峰土家先民在古代确系通用土家语。


(李长华老人读字表)


      五峰方言因地而异,在同一民族内,由于所处地域不同,也各有不同的方言。同样,处在同一地域内的几种民族,都讲当地方言。五峰方言不仅语言音腔不同于一般汉语,而且词汇方面亦有许多特殊之处,但一般只有单一的特殊语素,夹在各地通用的语句中,很少有独立完整的方言句式。许多明显带有土家语残留。全县方言就其音腔类型和地域范围而分,大约有四五种,就其地缘关系来看,一般都与邻近毗连地区方言相仿,与历史上相对固定的行政区划和地理条件关系很大。县内较为典型的方言有西部湾潭方言和东部升子坪方言。湾潭因紧靠鹤峰,故口音、语词与之相仿。如称:嗲嗲—爷爷、恩娘—母亲、嘎公—外祖父、嘎嘎—外祖母、堂客—妻子、老巴儿—老虎、溜公—蛇、高客—老鼠、斤半—斧头、皮头—上面、灰馍儿—豆腐、廊场—地方、塌坝—稻场、料当—木材、姑儿嘎—闺女、沏茶姑儿—黄花闺女、仆趴—朝前跌倒、赫宝—傻瓜、尬尬—肉、撑竿儿—三脚子、来事—好、拐火—出了问题、掰—欺骗、撩撇—利落、溜巴—麻利、精杆子—板眼、么得—什么、稀乎儿—险些等等(前为发音,后为实意);再是叫人名时,常常加上“×宝(指男姓)”、“××姐、妳”等尾语;另外在读法上变音很多:如风读“烘”、饭读“唤”、壶读“福”、粉读“混”等等。特别是“逮”字,可称得上是湾潭方言中的“万能动词”,如逮(吃)饭、逮肉、逮(喝)酒、下田逮(干)活、逮(锄)草、逮(除、背)粪、逮人家的“火色”(批评人)……。其他各地都有各自的方言,如升子坪因临近湖南石门县,其方言词语与之相近,讲“淡话借”,是“不要紧,没关系”的意思;“则是”是“可以”的意思,等等。

(阮桂君老师 胡德生先生 贺赞学长合影)


地理人口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五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宜昌地区南缘。地跨东经110度15分~111度25分,北纬29度56分~30度25分。东邻宜都、松滋两县,南与湖南省石门县交界,西与鹤峰、巴东两县毗连,北与长阳县接壤。县治五峰镇,位于县境中部,东距省会武汉市481公里,东北距宜昌地区行署驻地宜昌市199公里,县境东西最大横距9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3公里,最窄处9.8公里,平均宽度24公里,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310.8万亩),、经济、文化中心。域东渔洋关镇历史悠久,素称“东大门”,为东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


(五峰县城-中心区)

       五峰全境皆山,属武陵山支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50余座,最高白溢寨黑峰尖2320米,最低渔洋关河谷处境口150米,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峰连山叠,沟壑纵横。无数小块平地夹于其间。其中耕地面积29.60万亩,占总面积的10%;宜林地面积249万亩,占总面积的80%;水面面积1.47万亩,占总面积的0.5%;其他面积27.22万亩,占总面积的9.5%。

       五峰地处亚热带温季风区内,特显山地垂直气候特征。低山年均气温15摄氏度,半高山12摄氏度,高山7摄氏度以下,极端最高温37.1摄氏度。近三十年来,五峰镇年均无霜期247天,年均降雨量1588毫米,年均降雨日171天,年均日照1423.2小时。气候多变,有旱、风、洪、冰雹、霜冻、低温、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

       五峰县境内,自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有人口记载则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设长乐县。其时全县总人口47752人。至宣统三年(1911)增至64466人,至1942年人口增至88671人。2009年末,全县总户数71017户,总人口209476 人,其中乡村户57084户、乡村人口 182588人,城镇人口26888人,土家族人口177573人,分别占总人口的87.2 %、12.8 %、84.77 %。男性109236人,女性10024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1 %、 47.9%。


       五峰属土家、汉族杂居区,以土家族人口居多,汉族人口第二,其他民族人口极少。蒿坪区、仁和坪镇、渔洋关镇系土家、汉族杂居,其余均为土家族聚居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土家族17454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77%。全县294姓,复姓2个(欧阳、鲜于),其中张、李、王、陈、向、刘、杨、胡、周、覃为大姓。

        土家改土归流前,土家族强宗大姓主要有五峰安抚司张氏,容美宣慰司田氏、水浕安抚司唐氏、石梁安抚司唐氏、长茂关指挥使司覃氏及湾潭、麦庄土民向氏、傅氏、柳氏等,定居历史较为久远的有红渔蹇氏、雷氏等,多为汉唐至宋元之际,由川东诸地迁徙入境,有的固属本地土著。从元末至清初,亦有部分外籍汉民进入土司区,在土民影响下,或因通婚、赡继等关系同化为土家族。改土归流后,随着大批汉人进山,形成明显的“土家”、“客家”之分,“土家”遂作为族称而出现。

        清乾隆元年(1736)设置长乐县(今五峰)之前,土司关外自长乐坪百年关以东,即渔洋关镇(南部原属湖南石门,北部属长阳)、篙坪乡(原属长阳)、仁和坪镇(东部原属松滋、宜都,西部属石门)为汉族和土家族散杂居地区。分布于这些地区的主要姓氏,有渔洋关向氏、李氏、郭氏;蒿坪王氏、周氏;升子坪杨氏、裴氏、赵氏;仁和坪李氏、胡氏、彭氏、王氏,以及遍布各地的张氏、刘氏等,均为历史上汉族强宗大姓,大多于近250一350年间从江西、荆沙、澧州等地迁入落籍,其中渔洋关向氏系明初由四川迁入,距今600年左右。


(五峰人家)

       五峰人口流动较大的移民活动,历史上曾三度出现。一是明末清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期。广大百姓遭到掳掠杀戮,四处逃藏,受害致死者无数,、“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传说;雍正末年“改土归流”之后,土司关卡和官办巡检撤销,大批居民纷纷涌入地旷人稀的土司区域,从事垦牧、经商等活动,形成土家族聚居区汉族人的主要部分;三是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二十多年中,每年都有成批的外籍人进山谋生,本籍人离境逃荒,流落死难他乡者亦不少。尤以抗日战争时期来自沦陷区的大批难民涌入五峰,县内人口剧增,当时渔洋关即有“小汉口”之称,不少人在此定居。同时,由于兵乱频繁,县内百姓亦有不少人由东迁西,从小山潜入大荒进入原土司辖区。或投亲靠友,或住洞卧棚,垦荒度口,以躲避兵伕官差,久之亦成当地居民。

历史沿革

       秦时,五蜂县属黔中地,汉属佷山地(今长阳)隶武陵郡,后汉隶南郡。三国时,一度属宜都郡。隋初属睦州,后隶荆州南郡。唐初复属睦州,继属东松州(州治宜都与宜昌接境处),旋属南郡,后属峡州彝郡。五代属南平峡州,宋属荆湖北路峡州,元属荆湖北道峡州路。元末土司错处其间,长茅关之南,菩提隘(长乐坪荒口)之西归四川管辖。明属长阳地隶彝陵州。天启后,百年关以西属土司隶容美.清初仍隶彝陵州,后隶荆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遂将容美土司所辖之五峰、石梁、水浕各司,与从长阳、宜都、石门、松滋等县划出的部分地域合而设县。域东有长乐坪,取意立名长乐县,县治五蜂山麓,隶宜昌府。1914年,为避闽省同讳,因治所傍依五峰山,故更名为五峰县。1927年,废荆宜道属湖北省第九、。1931年后,历为宜昌行政专员公署属县。1927年4月至翌年9月,1929年12月至1932年12月,1949年10月至翌年春,三次迁治渔洋关。1950年春回原治至今不变。1949年11月15日全境解放,原崇信乡(今王畈乡)划归宜都。1957至1958年,长阳县红渔坪、星岩坪乡相继划入五峰,牛庄乡划归长阳傅家堰区。1942年,傅家堰区划入五峰。1976年牛庄公社青树坳、包二岭大队划入长阳。1984年7月13日,,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域不变,仍为宜昌地区属县。1993年撤宜昌行署及省管宜昌市,合而设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隶属宜昌市。


(金黄的玉米)

行政区划

      据《长乐县志》记载,晚清时期,长乐改土后设仁育、义正、礼教、智慧、附礼、信孚等6乡,下辖34保。同治九年(1870年)并6乡为仁育、义正、礼教、智慧4乡,仍辖34保。民国初,全县分为四区:城关区、渔洋关区、升子坪区和采花区,共辖35个联保。1927年改为城关、长乐坪、渔洋关、升子坪、清水湾、采花、湾潭7个区。1936年,将全县改为3个区署,将城关与清水湾并为第一区署,渔洋关、升子坪为第二区署,采花与麦庄并为第三区署。1942年,全县裁减为渔洋关、湾潭两个区署,1943年10月,撤区建乡,建为忠孝、仁爱、5、和平、复仁、尚义、循礼、益智、崇信、民生、民族、民权12个乡。1929至1931年间,五峰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时已成立县苏维埃政府,辖城关、白溢、湾潭、蒿坪、采花5个苏维埃区政府及石梁司、香沟、白鹿庄、九环坡、菖蒲溪、白溢坪、宋家河、竹桥、水浕司、谢家坪、地泗溪、红旗、大面、鹿耳庄、湾潭、茅庄、火田坑、王家坪、小龙潭、长茂司、大村、楠木桥、前坪、荆竹园、渔洋关等25个乡政府。49年,全县解放后,废保甲,设立城关、长乐坪、渔洋关、升子坪(改为仁和坪)、采花5个区。1950年从采花区分出湾潭、白溢寨区,全县计7个区,辖77个村。1985年12月,实行镇区合一,设五峰、渔洋关2个县辖镇,仁和坪、长乐坪、傅家堰、长茂司、湾潭等5个区级镇,菖蒲溪、清水湾、谢家坪、涨水坪、牛庄、后河6个乡级镇和30个乡、255个村、1796个村民小组,9个农、林、牧、茶药材场,8个居委会、20个居民小组。1987年撤区并乡,将原36个乡(镇)合并为16个乡(镇),全县设5镇11乡、256个村。1996年12月,县乡机构改革时,将原16个乡镇撤并为五峰镇、长乐坪镇、渔洋关镇、仁和坪镇、湾潭镇和采花、傅家堰、牛庄3个乡,下辖257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会,1796个村居民小组。2000年村级建制改革时,将257个村合并为104个行政村、11个居民委员会。2009年调整后为5镇3乡,97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

(五峰行政区图)





重要通知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预知下回看点,请看明日内容~

     还有就是看完今天的内容有啥想跟小编说的请尽情留言,小编会在电脑前时刻关注的。最后的最后就是感谢大家的捧场啦~

      蟹蟹大夹~~!






微信号:whufywh

  

“留下乡音,记住乡愁”

邮箱:spring77@126.com

文字来源:本文节选自阮桂君《五峰方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图片提供:五峰方言调查团队(2008、2011,带队老师阮桂君,成员贺赞)

编辑:臧一呼

校对:小马

如有问题敬请指正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