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对加气混凝土应用的认识误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祝贺《同济品质加气》关注好友于5月22日突破1000名

加气混凝土建筑质量,有产品质量的因素,也有因对产品缺乏准确认识,造成使用不当而引起,加气混凝土有其自身的特性,在应用上应该扬长避短,与建筑施工技术密切结合,才能做到科学应用,保证建筑质量。在此,我们有必要廓清几个概念。

误区之一,加气混凝土强度越高越好。加气混凝土是一种硅酸盐混凝土,水化产物较多,主要的是CSH(Ⅰ)、托勃莫来石和硬硅钙石等,CSH(Ⅰ)是半结晶态单碱水化硅酸钙,在125~175℃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合成,在较长时间的常温下也能生成。CSH(Ⅰ)的抗压强度很高,是托勃莫来石的一倍,但抗折强度和托勃莫来石一样,也就是说,一般托勃莫来石的抗折强度是抗压强度的20%,而CSH(Ⅰ)却只有10%CSH(Ⅰ)的晶体呈纤维状,结构为层状,在环境湿度降低时因干燥脱水而产生很大的收缩,在CO2的作用下又会分解成高分散的方解石,强度有较大降低。托勃莫来石是一种结晶完好的单碱水化硅酸钙,在130~200℃下合成,所需时间比合成CSH(Ⅰ)多一倍。托勃莫来石的晶体呈薄片状,由于结晶完好,在CO2的作用下分解和干燥的收缩比CSH(Ⅰ)小很多。硬硅钙石是纯纤维状结构的致密矿物,是含水极低的单碱水化硅酸钙,在200℃的条件形成,温度提高,形成加速,强抗压强度略低于托勃莫来石,但抗折强度很高,抗折强度为抗压强度的60%,干燥收缩很小。可见,单纯追求抗压强度,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还带来另一个质量上的弊端——脆。因此,德国在加气混凝土生产中很重视托勃莫来石的生成量。

1和图2是两个x-衍射图,图1表明:恒压仅4小时,水化产物主要是CSHⅠ)150℃时经水热处理即可合成,也可从CSH(Ⅰ)在140160℃长期热处理生成),没有结晶良好的托勃莫来石和硬硅钙石;图2则表明:8小时恒压,生成了大量的托勃莫来石和硬硅钙石,水热合成反应形成了我们需要的水化产物(该实验为生产现场样品,委托苏宇峰博士试验);图3是伊通对水化产物的要求,而且,随着干密度降低,要求生产的托勃莫来石量就越多。

1 恒压4小时的x衍射图

2 恒压8小时的x衍射图

3 伊通对不同干密度托勃莫来石生成量的要求

quartz石英,calcite方解石,tobermorite托勃莫来石,katoite加藤石

gypsum石膏,anhydrite硬石膏,feldspar长石,amorphous C-S-H C-S-H凝胶

不难理解,加气混凝土产品质量不是一个抗压强度,是包括外观尺寸、抗压强度、干密度、干燥收缩、抗冻性和导热系数等构成的一个指标体系,任何一个指标不合格,就意味该产品质量不合格。

加气混凝土的优势在于轻质保温,抗压强度高的产品不仅在生产成本上没有优势,又会在干密度等方面容易失去控制,从而丢掉轻质保温的优势(参见本微信平台330日发:苏新禄等《标准对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限制和影响》)。

误区之二,加气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大,这是对标准的误解。GB11968-2006中,干燥收缩是指制品在水中浸泡72小时(饱和含水)至烘干(2.5%~5%的含水率)长度变化(极限收缩值),是对产品进行的质量评定,标准的指标是0.5mm/m(标准法)和0.8mm/m(快速法);加气混凝土实际使用状态是处在8%~25%的含水率,如果我们将饱和含水至烘干状态的干燥收缩画成曲线,取8%25%的长度变化(见图4),不同的产品波动在0.12~0.32mm/m,这才是对砌体有影响的收缩值。为此,在GB/T11969中,要求干燥收缩还应给出收缩曲线。

4 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曲线

误区之三,轻视外观尺寸偏差。尺寸精确的产品是加气混凝土薄层砂浆干法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基本条件,也是自保温体系应用的基本条件,放弃外观尺寸的要求,势必将应用停留在普通混合厚层砂浆的湿法施工阶段。过去,经常出现的墙体渗水,其实并不是加气混凝土渗水,而是砌筑灰缝渗水。在使用普通混合砂浆砌筑时,极易因操作控制失误而使灰缝砂浆不能很好完成自身水化反应,并影响与砌块的粘结效果,从而带来墙体渗水的后果。外观质量中的“双眼皮”现象,将严重危害建筑质量。

误区之四,抗冻性只是北方地区需要控制的指标。有人认为抗冻性是一个区域性指标,对于南方地区没有控制的必要。在此,我们应该明确,抗冻性指标是一个耐久性指标。检验产品的耐久性,不可能列入所有的指标,基于试验指标的覆盖性、试验的成本和试验的时间的综合考虑,最后确定以抗冻性最为衡量指标。如果放松了这一指标的控制,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对加气混凝土的信心,并最终影响到加气混凝土在外墙的应用。可以认为,放弃对抗冻性的控制,将使加气混凝土局限在内墙的填充结构中,可能放弃加气混凝土在外墙的应用。另外,因放松对抗冻性的要求,误导了对抗压强度的片面理解,所谓的“一釜一天六周转”,也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他们误以为加气混凝土只要抗压强度合格就行了。

误区之五,只用于围护和填充建筑,不会产生结构性质量问题,所以质量可以不做严格要求。这是对建筑结构不了解而形成的,在框架结构中,虽然荷载由框架承载和传递,但框架的稳定性却要墙体来保证,当墙体出现问题,建筑的抗剪能力将被破坏,这就不能说不会产生结构性质量问题。另外,产生“空鼓裂纹”或“墙体渗水”也将影响结构质量。

误区之六,加气混凝土不具有抗渗性。这一点已在本微信平台510日《加气混凝土制品吸水性和墙体渗水》一文作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