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如何来分析一家企业的成长性及投资价值?以再升科技为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文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以再升科技为例,来给大家展示下我平时是怎么来分析一家企业的。对于再升科技的具体分析,大家可以来看看我分析得有没得道理?虽然近一年再升科技股价萎靡,我持有也快一年了,仅取得不到20%的收益,但我认为我花了大量力气的跟踪分析还是值得的,至少我认为我基本看清楚了这个行业以及这个企业内在的东西,在这一年里,我两次到再升现场调研,获得了不少珍贵的一手信息。第二部分就是来说说自己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基本面研究,挖掘成长股的感受。另,本人也就是一个普通散户,研究功力肯定是达不到专业人员的水平,各位高手就不要笑话我了哈。

一.再升科技成长性及投资价值分析

(一)上市时候的研究

1.公司简介

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注册在重庆市渝北区的一家高科技企业,注册资金5100万元,公司前身是注册于20076月的再升发展,2011年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微纤维玻璃棉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生产的微纤维玻璃棉制品主要应用于洁净(目前主要为空气过滤)和节能保温(目前主要为冰箱、冰柜行业)领域。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玻璃纤维滤纸和真空绝热板芯材。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玻璃纤维滤纸生产企业之一和国内首批生产真空绝热板芯材的企业之一。

点评:2015年年初企业上市的时候产品主要为这两大类,尚且比较单一且没有介入下游市场。

2.看多逻辑

再升科技的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环保行业,从产品来说应用非常广阔,市场空间足够大。公司属于大行业中的小公司,属于细分行业的龙头,如果公司能借助上市的契机,横向和纵向发展,很有可能成为行业的巨头。

3.行业研究

1玻璃纤维滤纸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

玻璃纤维滤纸作为过滤介质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生产的飞机导航仪器质量不稳定,返工率高,电子通讯设备需要频繁更换电子部件,雷达和潜水艇声纳系统也经常出现故障。经过研究发现,仅依靠无纺布或者合成纤维作为过滤介质无法为生产环境提供足够高的洁净度,从而造成电子元件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不高,由此玻璃纤维过滤介质应运而生。1940 10玻璃纤维滤纸在美国取得专利。洁净技术产业从其诞生之初就与电子信息产业及核工业的关系密不可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玻璃纤维滤纸行业起步比较晚。2000年以来,我国电子、医疗、制药、食品、核电、军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过滤器行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玻璃纤维滤纸的需求迅速上升。

根据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过滤与分离专业委员会和McIlvaine公司的市场统计分析, 2006-2010年,我国玻璃纤维滤纸的市场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截止2010年,全球玻璃纤维滤纸的市场需求为30,000吨,其中中国市场需求为6,000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因此,预计到2016年,全球市场对玻璃纤维滤纸的需求将达10吨左右,其中中国市场需求将达到30000吨左右,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将达到30%左右

未来玻璃纤维滤纸的增长主要在三方面,国内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拉动玻璃纤维滤纸需求增长。行业对产品的精度和纯度要求较高,需要在洁净度较高的生产环境中生产,因此,在工程项目投资中,洁净室投资往往占据一定的比例;新版药品GMP 论证的实施为玻璃纤维滤纸带来新的需求。从新版药品GMP 认证的修订内容来看,本次新版药品GMP 标准的制定按对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度级别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国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提高将为玻璃纤维滤纸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玻璃纤维滤纸对2.5 微米以下颗粒的过滤效率较高,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玻璃纤维滤纸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点评:玻璃纤维滤纸作为过滤行业的基础性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再升科技属于大军工范畴。

(2)真空绝热板芯材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

真空绝热板最初使用在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防止飞机、。目前,真空绝热板已开始应用于冰箱、冰柜、船舶、公路和空中冷藏运输等民用领域。其中,冰箱、冰柜行业是真空绝热板未来应用最大的领域,目前(2013年)全球仅约有 3%的冰箱、冰柜使用真空绝热板作为保温材料。

真空绝热板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并进行设计的,其产品是以气相二氧化硅为芯材,将2英寸厚度的绝热板应用于6英寸厚的墙体上,并于1979年转化为产品专利。自此,真空绝热板的优良绝热性能开始为人们接受和应用。与玻璃纤维滤纸行业一样,国内对真空绝热板的研究和开发亦起步较晚。随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家电生产企业将真空绝热板应用于冰箱等民用保温领域, 2008年以来,国内部分企业始批量生产真空绝热板及芯材。

2009年至2011年,全球真空绝热板市场需求的平均年增长率约为65% 2011年,全球真空绝热板市场规模达到32,000吨;随着各国对节能环保日益重视以及传统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泡沫逐渐面临淘汰,预计真空绝热板市场规模将保持较高速增长,至2016年全球需求预计将达到12万吨左右2。芯材作为真空绝热板的核心部件之一,其重量约占真空绝热板总重量的75%。据此测算, 2011年全球真空绝热板芯材的需求量为24,000吨,到2015年真空绝热板芯材的需求量将达到8万吨左右。真空绝热板芯材行业属于冰箱产业链条中的细分产业,行业发展较晚、目前行业整体规模较小。 2012年,全球仅有3%的冰箱采用真空绝热版芯材,预计采用此材料将会快速发展。

未来真空绝热板芯材的增长点在于:强制性节能环保政策促进真空绝热板芯材市场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陆续推出强制性的节能环保政策以刺激节能环保类产品的发展。美国能源部( DOE)和美国环保署( EPA)共同推行能源之星计划,即对进入美国的产品进行节能和环保论证,并批准合格供应商使用能源之星标签。能源之星计划覆盖商业设备、家用电器、办公室设备、照明产品、房屋建材五大类约 60 种终端耗能产品。冰箱、冰柜的耗电量平均占美国家庭总耗电量的 9% 25%左右,冰箱和冰柜成为美国家庭耗电量最大的产品之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以真空绝热板作为冰箱和冷柜的保温材料是有效提高冰箱、冷柜能效的手段。含氢氯氟烃的硬质聚氨酯泡沫面临淘汰将拉动真空绝热板芯材的需求。真空绝热板芯材作为保温材料,拥有比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更好的保温性能,且节能环保,能够有效地替代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应用于保温要求较高的领域。随着含有HCFCs 的硬质聚氨酯泡沫逐渐淘汰,在保温隔热领域真空绝热板的替代效应将日趋显现。技术进步降低了真空绝热板的产品价格,促进了真空绝热板的推广应用。虽然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低且不含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但是前些年,真空绝热板在冰箱上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价格因素。目前,真空绝热板的市场价格已经从2005年的1200元/平方米降到100 /平方米以下,这大大降低了真空绝热板的使用成本,将有效促进家电企业使用真空绝热板作为保温材料。

点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公司的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属于节能环保行业中的朝阳产业。从目前来看,目前该行业的需求主要是国外市场,但国内市场的需求在极大的增长中。属于大行业中的小行业,虽然小行业的天花板不高,但如果企业有机会有野心进入大行业范畴,则市场空间极大!属于好行业范畴!

4.竞争分析

(1)玻璃纤维滤纸

玻璃纤维滤纸行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进入门槛比较高。目前,国际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玻璃纤维滤纸生产企业为数不多,主要包括美国的 H&V、Lydall、芬兰的Ahlstrom、法国的 Dumas、日本的 Hokuetsu等。2005年以来,随着过滤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诞生了一批民营企业。虽然国内玻璃纤维滤纸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发展较快,在中低端玻璃纤维滤纸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玻璃纤维滤纸行业的专业性较强、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很少有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现有主要企业在技术、品质、产能、快速满足市场需求能力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

国外竞争企业中,2005年, H&V公司在苏州建立玻纤过滤纸生产厂。Ahlstrom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区域性公司——奥斯龙纸业上海有限公司。

国内企业中,再升科技主要竞争对手主要南京双威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目前主要从事电池隔板、玻璃纤维过滤材料、玻璃纤维绝热材料等产品的生产。该公司前身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第二研究设计所,成立于1964年。在国内玻璃纤维棉、电池隔板、过滤纸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方面,该公司具有多项研究成果。

点评:在玻璃纤维滤纸行业中,主要为几家企业的寡头竞争,再升科技在国内企业中,属于前两位的地位。

(2)真空绝热板和芯材

空绝热板行业是较新的行业,生产企业较少。目前,世界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真空绝热板芯材生产企业为数不多,主要分为四类。一类是国外的一些大型家电企业,比如:东芝、松下、日立、LG等大型知名家电品牌企业,其生产的真空绝热板及其芯材主要满足自身要求,同时,亦向其它真空绝热板和芯材生产企业采购真空绝热板和芯材。第二类为既生产真空绝热板又生产芯材的企业,如:中国的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宏大方圆玻璃棉有限公司等。第三类专业生产真空绝热板的企业,包括美国的DOUBLEDAY ACQUTSITIONS LLC ACUTEMP)、德国的Va-Q-Tek和国内的滁州银兴电气有限公司、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第四类是专业生产真空绝热板芯材的企业,如公司、浙江兰良实业有限公司等。

根据中国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统计, 2009-2011 年,全球真空绝热板的需求量分别为 12,000 吨、 24,000 吨和32,000 吨。真空绝热板芯材约占真空绝热板总重量的 75%,则 2009-2011 年,全球真空绝热板芯材的需求量分别约为 9,000 吨、18,000 吨、 24,000 吨。据此测算, 2009-2011 年,公司真空绝热板芯材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0.23%、 24.09%、 14.21%。发行人所处的真空绝热板芯材行业,属于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细分行业,发展较晚、行业整体规模较小。经查询,目前没有权威机构公开发布的最新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供需数据。

点评:从上述描述看来,公司在真空绝热板和芯材行业中,也是处于排名非常靠前的位置。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以上两大板块的竞争对手中,并无重复的企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了,行业进入的壁垒较高,后来者基本没有办法再进入,除非是大资本花钱直接购买,因此这个行业就是主要几家企业在相互竞争。

5.企业分析

(1)上下游分析

公司的两大主要产品,玻璃纤维滤纸和真空绝热板和芯材,其原材料均是玻璃纤维棉。公司于 2012 年和 2013 年分别收购宣汉正原和达州新材料的股权,开始涉足原材料微纤维玻璃棉的生产,除主要为公司生产玻璃纤维滤纸和真空绝热板芯材提供原材料,还少量对外直接销售微纤维玻璃棉。因此,可以说,再升已经把直接的上游企业整合了。

玻璃棉的主要材料为各类矿物资,以及电力和天然气。我关注到一个细节,如下:

。计算了下,佳渝燃气的单价为2.24元每立方,凯源为2.28元每立方,而中石化为1.46元每立方。这个价差也太大了。因此我们也很能理解公司把玻璃棉的生产基地放在宣汉,因为那里天然气便宜啊!

 

下游公司如下:

 

我们可以看出,再升的下游基本是出口,从公开的数据来看,直接出口约40%,加上间接出口,大约占比60%-70%。

滤纸和芯材销售情况

 

玻璃纤维棉销售情况

可以看出产能利用率是很高的,也就是说生产出来很快就会卖出去而不会形成大量存货。

价格比较稳定。如果价格波动较大,会形成公司业绩的大起大落。

(2)财务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司在上市前,销售收入在慢慢的增长。利润率也比较稳定,但在2012年出现了反复,经过阅读招股说明书,是因为再升净化搬迁所致,而不是因为市场原因。

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性现金流一直为正,说明主营业务一直在赚钱盈利,投资活动一直为负,说明企业一直在扩张,筹资金额为正,但金额不大,说明企业在上市前的筹资能力还是一般。

主要财务指标均不错保持了一定的稳定。

点评:从财务报表来看,是一份比较不错且干净的报表,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能够做到资产负债率不高,现金流保持稳定,很不错了。

(3)管理层分析

公司的主要管理层为以上四位人员:

1.郭茂先生, 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1970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郭茂先生曾任江北化肥劳资科副科长、嘉陵玻纤董事、总经理(期间曾任重庆长江特种造纸厂厂长),再升发展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再盛德执行董事、经理。郭茂先生在玻璃纤维滤纸、VIP 芯材等方面拥有技术专长。
    2.刘秀琴女士,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73 年生,大专学历,注册税收筹划师。刘秀琴女士历任江北化肥财务处会计员,嘉陵玻纤办公室副主任,再升发展董事、副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3.陶伟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75 年出生,大专学历。陶伟先生曾任江北化肥员工,嘉陵玻纤总经理助理;再升发展副总经理,分管市场营销。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宣汉正原董事。

4.秦大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1 年出生,大专学历。秦大江先生曾任广东东莞山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嘉陵玻纤车间主任,再升发展车间主任、厂长。现任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再升净化经理。秦大江先生主要从事非金属材料及纳米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的研制和开发,产品标准的制定。

点评:从以上资料看来,管理层均是从从江北化肥厂的老同事一起出来创业,在业内应该有丰富的经验。

(4)并购重组

收购宣汉正原股权。宣汉正原主要从事微纤维玻璃棉的生产和销售,成立于 2010 年 12 月。宣汉正原成立时,公司持有其 60%股权。 2011 年 6 月,公司出于天然气供应、宣汉正原内部管理等原因,将持有的宣汉正原 35%股权按出资额转让给自然人黄缨;2012年 5 月,由于促使公司 2011 年转让宣汉正原部分股权的因素已消除,公司受让了宣汉正原部分股东持有的宣汉正原 45%股权,重新成为宣汉正原的控股股东,并持有其 70%股权。2013 年,鉴于宣汉正原的少数股东本身不参与宣汉正原的日常经营,本公司为更好的实施对宣汉正原的经营管理,经与少数股东反复协商,本公司收购了少数股东持有的宣汉正原股权,使之成为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收购达州中一股权。达州中一,原名达州新材料,主要从事离心法微纤维玻璃棉的生产和销售,高才洪、李宁和叶程龙三名自然人原持有其全部股权。 2013 2 月,公司收购了上述自然人持有的达州新材料全部股权,达州中一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点评:上述两家公司均为玻璃棉制造企业,为滤纸和VIP芯材的上游。

(5)募投项目

项目1即为滤纸项目,设计产能2200吨,项目达产后, 若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材料价格和产品售价处于正常变动范围,且假设新增产能100%实现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正常经营年份的该项目年平均可实现销售收入 12,100万元、净利润 2,571.39万元。

项目2为真空绝热板芯材项目,设计产能5000吨,经测算,本项目达产后, 若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材料价格和产品售价处于正常变动范围,且假设新增产能 100%实现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正常经营年份的该项目年平均可实现销售收入 9,000 万元、净利润 1,322 万元。

(6)结论

公司是一家非常简单的企业,股权简单,业务简单,专业专注。是一个非常大行业中的小公司,且该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目前公司仅是一家生产原材料(棉)及中端产品(滤纸和芯材)的成长型企业,同时,管理层有多年的管理和专业经验,符合好行业和好企业。未来公司是否能成为行业巨头,横向和纵向发展,值得长期跟踪和关注。

 

(二)2015年年报跟踪分析

1.业绩分析

 

2015年,再升科技交出了一份略为平淡的年报,销售收入仅比上年新增了9.46%,但净利润增长了39.71%,但扣非后负新增14.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大幅增长到了5100万元。但我同时又认为这是一份比较正常的报表,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上市第一年的报表,并未出现业绩大变脸的情况,说明这家公司并不是仅为上市圈钱而来,而且,第一年募投产能并未释放,因此业绩数据还靠以前的产能来维持,并且上市费用还得一次性承担。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分析报表中的东西吧。

 

问题我们已经看出来了,主要出在VIP芯材销量下降的问题上,其他产量均正常增长。年报描述为:2015 年,公司玻璃纤维过滤纸、AGM 隔膜和微纤维玻璃棉的生产量和销量都较上年有所增长,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VIP芯材由于市场对技术指标要求不断提升,厚度要求越来越薄而导热系数要求越来越低,因厚度低导致每平方米产品重量减少,VIP 芯材产品总产能降低和销售量略有减少; 玻璃纤维过滤纸由于规格型号上几百种,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一般会储备 1.5 个月的库存需求量, 而微纤维玻璃棉的库存量为保障下游产品正常生产经营而作的储备。公司已通过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以及规模化生产来提升 VIP 芯材的毛利,满足市场的需求,保持 VIP 芯材市场技术先发优势。

但看到一个亮点,即AGM隔板。这是新上的产品,在以前再升仅是试生产。2015年,实现了1283万元的销售收入,同比新增110%。AGM隔板是随着起停系统用蓄电池市场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募投项目进展

真空绝热板芯材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宣汉,其他不变,截至年末,尚在投入修建之中,未形成产能。

滤纸项目实施中,未形成产能。

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109.97万元。

3.并购信息

(1)与松下合资设立松下节能真空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持股49%,标志着公司向VIP芯材更下游延升,同时打通松下冰箱的销售渠道。

(2)设立再升盈科节能环保产业并购基金,为未来并购做准备。公司已经有借助上市公司资质来迅速做大的计划了。

(3)投资设立重庆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加大研发力量。

4.结论

上市第一年报表虽不怎么好看,但仔细推敲后还是很多亮点。公司各项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保持原观点不变,值得长期跟踪。静等各项产能释放。

 

(三)非公开定增分析

公司在IPO接近一年半后,成功通过证监会的非公开定增,募集7.7亿元资金,主要用于3个项目。

高性能玻璃微纤维建设项目在现有土地上扩建现有厂房的方式建设一座年产 2.5 万吨单元窑炉,配两条料道和两套集棉跑道,新增主要设备166 台(套),形成年产 2.5 万吨的高性能玻璃微纤维的产能;以新购置土地建设厂房的方式建设一座年产 2.5 万吨单元窑炉,新增土地约 21.70 亩,配两条料道和两套集棉跑道,新增主要设备166 台(套),形成年产 2.5 万吨的高性能玻璃微纤维的产能。即共计5万吨玻璃棉的产能。

高比表面积电池隔膜建设项目,新征土地 20 亩( 13340 m2),建成生产线 3 条,根据项目生产工艺要求,拟购置主要设备 238 台(套),形成年产 6000 吨的高比表面积蓄电池隔膜的产能。

高效无机真空绝热板衍生品建设项目,本项目拟新征土地 25720.12 m2(合 38.58 亩,建设高效无机真空绝热板衍生品智能自动生产线 3 条,购置主要设备 58 台(套),并配套完善辅助设施和给排水、供电等公用工程。项目建成达产后,形成年产1100 万㎡高效无机真空绝热板衍生品的生产能力。

点评:再升通过定增,正式进军下游终端市场了。其中第一项,5万吨玻璃棉,即是为了终端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第二项,高比表面电池,是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2014年的小规模生产到现在6000吨的大规模生产,继续在中端产品扩大产能。第三项,真空绝热板项目,是再升在VIP芯材的基础上再往下游产业链衍生。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以上三个项目若全部落地的话,将会给再升带来超过15亿元的销售收入。但实施过程估计会比较漫长。第一个玻璃棉项目最简单,最熟悉,估计很快可以形成5万吨的产能,在棉的产能保证后,就可以做AGM隔板项目了,因为这个项目经过2014-2016年的试生产后,公司对产品及销售渠道就已经建立了,因此就可以大规模上了。最后一个是最难的,因为对于再升来说是一个新的东西,预计会在与松下合作比较顺畅后,对核心技术熟练后上马,应该是最后一个上的项目。整体预计会在2019年全部竣工,2020形成满产能运转。

 

(四)2016年公司新动向分析

    年报尚未出来,就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分析分析吧。

1.业绩。利润8000万元左右,扣非后100%增长,销售收入未公布,按照3季度报表2.3亿元,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在3.3亿元左右。

 

按3季度报的数据,滤纸继续放量,实现33%的增幅,但VIP芯材继续萎缩,AGM继续放量,预计全年会达到4000万元。VIP 芯材收入降低是因为导热系数偏高的湿法工艺 VIP 芯材销售放缓,而公司采用新工艺制造的干法 VIP 芯材销售正逐步上升,报告期已累计实现对外销售 40 多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100%。因此,必须严重关注VIP芯材的销售情况。外销玻璃棉放量,因为自己用不完,因此外销,2.5万吨技改玻璃棉项目投产,实现产能释放。另外一条2.5万吨玻璃棉项目开工,预计2017年下半年试生产,2018年全面释放产能。

因此,通过以上数据分析,除了VIP芯材,其余均在意料之中,稳步推进。
    2.重组并购事项。

(1)松下试生产,2016年会带来一定的产能。

(2)完成重庆纸研院收购80%的收购,又会新增产能。

(3)德国哈弗参股。截至目前没有交割完成,但彰显了公司走向世界的决心。

(4)设立常州子公司,为进军长三角做准备。

(5)收购中山市鑫创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34%股权。为进军珠三角做准备。

 

(五)2017年重量事件

在北京合资设立空气净化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公司占股51%。虽然该公司2017年应该不会有什么业绩,但彰显了公司进军商用、进军民用,进军终端空气净化市场的决心。而且是在北京这样一个雾霾极其严重的地方设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六)结论

1.研究结论。

本人在2016年3月开始跟踪该公司以来,除了通过公开资料进行研究外,还两次到公司进行现场了解,认为该公司本身值得非常关注,是一家非常优秀的的小而美的公司。

(1)大行业中的小公司,行业市场空间极其大。

(2)随着IPO和定增项目的逐渐落地,可以确保未来几年内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无忧。

(3)公司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已经不能把公司定义为偏居重庆的公司,公司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地布局,未来还会有更多战略实施,德国的布局正在进行中。

(4)公司是唯一一家在空气净化节能保温材料领域,从原材料到终端全链条布局的企业。

(5)公司专业专注,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没有去搞其他的非主营方面的事情。

(6)管理层极其敬业。大年初四上班的管理层,长期加班,长期出差,非常敬业。

当然,也有需要我们持续关注的地方,例如:VIP芯材的销售下滑态势什么时候能够扭转?定增项目何时才能实施等,需要持续跟踪关注,管理层是否能一直保持这种勤勉的工作作风?公司在高速扩张中,人力储备是否能跟上?

2.估值研究 。

再升在2015年遭遇爆炒,至今没有突破之前的股价高点,2016年7月份见了当年的高点后,一直萎靡向下,2017年1月后,股价似乎有筑底的迹象。因此,该股在网上也被大家吐槽。是的,我认为这也正常,为什么?估值高啊!按照2015年的5100万的利润,目前PE高达130,按照2016年的估值,PE仍然还有80,的确是高估,再升不过是一家正在估值回归的成长型企业而已。同时,A股也是一个神奇的市场,很少有市值在30亿元以下的企业,很多垃圾股都是三四十亿的市值,这种情况在成熟市场根本没有办法想象。没办法,大A股就是这样。

如何来评估这个公司到底值多少钱?我暂且说两个方向吧。如果耗得起时间,现在就可以入, 我预计2017年业绩的增长会让PE到50以下,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如果还想等,我认为50亿元市值以下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区域(但有可能真的到不了这个估值,除非意外事件)。估值是个神奇的东西。我宁愿要模糊的正确,这个就是再升的确是一家好公司,而不要精确的错误,即我的确不知道什么时候买入再升是最佳的时候。例如再升之类的成长型企业,在A股的股价模式一般都是到了某个时点,然后狠狠的爆发一下,几个月就把上涨周期走完,然后又长时间横盘,横盘其实就是在等待业绩的跟上呢。但什么时候爆发呢?我不知道,谁也猜不准。唯有等待,耐心才是最重要的。

 

二.来说说挖掘成长股的感受

一个字:累!再来一个字:难!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的确挖一只成长股太累太难了。

我可以把一个牛股分为三个阶段,一就是在小市值阶段,这个时候就是最难的,但一旦挖出来了就是收益最丰厚的时候,我们权且叫牛一吧。这个时候,企业还很小,发展前景也不明朗,谁也说不准这个企业到底是否值得长期投资。光看年报有用吗?有用也没得用,看财务报表有用吗?有用也没得用。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必须超越报表去看这个企业,即必须要深入行业,深入产业,深入企业的战略,深入企业的管理层去研究这个企业到底是否有发展前途。因为企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如果只拘泥于财务报表的静态数据,很有可能就拿不住股票。因为有时候有些突发事情可能会导致某一两个季度的报表不好看,如果对行业及公司没有深入的分析和认识,很有可能就会丢掉筹码。而深入行业,深入产业去研究企业,的确对一般散户来说太难了。

理论上来说,一只股票拿三四年,赚三四倍,那么做三次,10年就可以赚几十倍实现财务自由,可是,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啊?在企业发展初期,谁又能准确判断企业会成长起来呢?包括企业创始人本身。虽然上述我对再升已经长时间跟踪这么久了,但我哪里敢说这只股一定会成为几年几倍的牛股?只能说从目前看来可能性比较大而已。唯有长时间的跟踪,跟踪,不断的证伪,不断的核实。

而企业发展到了200亿-500亿市值阶段,发展趋势已经显示出来了,但这个时候赚钱的空间也比牛一阶段小一些,这个就叫牛二阶段。这个时候相对要容易一点了,目前利亚德,大华股份,三聚环保等,都是处于这个阶段。这个时候企业会遭遇估值杀,也就是估值比牛一阶段要小,一般来说20-30倍PE是比较合适的,因此很多牛二的股会在这个阶段停留很久,因为从高估值向中估值在变化。从平均50倍估值到平均20-30估值,利润收入每年还是在涨,但股价一直横盘。所以这个阶段

而超过了500亿市值的股票,在往1000亿,2000亿进展的时候,估值会进一步的降低,甚至只有几倍估值,这个牛三阶段一般来说就是成熟股了,每年的分红都不菲,企业已经形成了垄断优势。目前的类似上海汽车、中国平安等就是这类,适合于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来买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股票,是很合适的,但已经很难获得几年几倍的超额收益了。

所以最难的还是牛一阶段,要在海量的的股票中找到真正的成长股,得耗费大量的精力,所以说,累!我越来越觉得研究这个东西是个体力活,研究一家公司,他所有的公告都要看不说,光是一个招股说明书就是几百页,累计要看几千页的报告,还得百度很多专业知识来学习,打出来厚厚的一摞,眼睛都要看花。后续还要不断的跟踪,持续的研究,心里才会慢慢明白到底是否会真正的成长,所以说,真累啊!

最后我来简单说说我是怎么做研究的吧。海量股票我不能穷尽,我只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找,首先我看的是行业,我只选择我熟悉的行业来研究,我目前就找大医疗,大消费,部分新型制造业方面的企业,其他行业我一律不看,经过初筛后,其次我就通过几个简单的指标再次筛选,例如市值,100亿元以上基本不看,资产负债率,超过50%基本不看,利润和销售收入增速,低于25%基本不看,等等指标进行再次筛选,第三个步骤就是留下的企业就来看招股说明书摘要,或者年报摘要,对于有感觉的就要认真研究下了,例如在论坛找券商的研报,找其他高人写的分析报告,再把年报完整版本或者招股说明书完整版本认真通读一遍进行筛选,经过又一轮筛选后,我一般会把这个步骤筛下来的企业纳入自己的股票池进行跟踪了,第四个步骤就是深入研究了,我会找很多相关的知识来学习,做研究笔记,到市场调研,或者是有机会就带着疑问到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到上市公司调研其实是最后一步了,主要就是去看看管理团队到底怎么样,人是否勤奋,然后通过公开资料没法研究透彻的疑问也可以同时咨询下,看对方如何做答。因为投公司实质上就是投人了,人不对头,企业再怎么也做不好。研究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心头就比较有底了,到底企业怎么样。

在具体的操作方面,我是投资和投机相结合,投机服务于投资。我一直认为赚大钱是靠捂出来的,利用复利的力量,而不是进进出出做小差价做出来的。对于进了我核心股票池的企业,我一般会买那么一点点筹码作为观察仓,买少量筹码其实是为了更好的鞭策自己进行深入跟踪研究。这点观察仓一般来说就是投机仓位,一旦觉得不对,立马撤退。而在持续的跟踪研究中,最终确定某个阶段的重仓股,赚大钱就靠这少量的重仓股啦!

您说我容易吗?为了研究一个值得投资的企业?呵呵。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