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岁寒三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苍官森古鬣,

此君挺刚节。
中有调鼎姿,

独立傲霜雪。


岁寒三友



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岁寒

三友

竹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同时岁寒三友还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化作常以“三友图”命名。


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零壹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竹之十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 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 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 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 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 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 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

生活文化

提及文化,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文字、艺术、科学等等,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理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植物资源中,虽竹莫属。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得好,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中国是竹的故乡。全世界约有100属1000多种竹子,而中国有37属约500种,以四川地区为主。不仅竹类竹质资源丰富,而且养竹用竹的历史。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用竹子制作箭头、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了。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品质

竹的品格坚贞、刚毅、挺拔、清幽、有节,谦虚谨慎是竹的品格,坚韧不屈是竹的气节,无私奉献是竹的风骨,高风亮节是竹的灵魂。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乃“四君子”中的一份子。

竹、梅花和松是“岁寒三友”,代表着坚持,让不少古人敬佩。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竹、梅花和松是“岁寒三友”,代表着坚持,让不少古人敬佩。

零贰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典籍记载

〔古文〕梥庺《唐韵》详容切《集韵》思恭切《正韵》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说》松,百木之长,

《松》黄锦祥作品赏析

犹公,故字从公。《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史记·龟筴传》千岁之松,上有兔丝,下有茯苓。《摭遗》吴邓夫人伤脸,以琥珀屑灭痕。《注》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 又甘松,香草名。《广志》细叶,蔓生,可合诸香。又长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风。 又州名。《韵会》本河关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 又江名。松江,《禹贡》三江之一。或作淞。*考证:〔《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谨照原文松上增如字。贯上增故字。

品质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零叁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竹、菊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

品质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画梅

据画史记载,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谈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此后,另一画家杨补之在这种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使梅花纯洁高雅,野趣盎然。

元明以来,用梅花作画更多。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应该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

明清的画梅者举不胜举,如刘世儒、石涛、金农、汪士慎等,从风格来看,他们大体继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两种画风。但是,要画好梅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一种高尚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河北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
期待您的关注
微信号:xcxsdzb

编辑:吕静怡   

审核:孙永会

图片:百度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