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最有情调的海派小马路——武定西路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武定西路 在1911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所筑,初名开纳路,1943年10月改名开源路,1950年改为武定路,系以云南省县名为名,1954年正式改称武定西路。它东起武宁南路,西至江苏路,最有味道的则是万航渡路至江苏路的长600米,宽不过12米的一段。



虽然和静安寺近在咫尺,但这条不通公交车的小马路却显得有些落寞,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人,难得的是它依旧神定气闲,倒是透出了一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来。据说很多藏在围墙后面的房子里都居住着一些老上海的后裔,他们默默地从这条路上走出来,连带着把武定西路特有的情调也一并带了出来。



张爱玲曾每天端着一碗菜走过



和张爱玲有关的一切都是浪漫的象征,成为很多文艺青年追逐的对象。这条路上最有名的便是位于武定西路1375号的开纳公寓。这个被她称为“避世”生活的地标,建成于1932年,以英商“汪记洋行”大班开纳命名,当时可谓沪上最气派的公寓建筑,甚至还配有车库。




大楼坐北朝南,共四层,清水墙面。一梯两户,门上有玻璃,房间墙壁周边有柚木墙裙,还置有壁炉;厨房、卫生间均有热水供应。据说当年建造时的大小卫生洁具都是从英国进口来的。


开纳公寓是张爱玲因继母被父亲毒打软禁后逃出家后和母亲、姑姑一起住的地方,据说,生性孤僻的张爱玲当年常常一个人坐在花园的木椅上半天半天地发呆。不过比起多少带点阴气的院子,张爱玲更喜欢一个人到公寓屋顶的露台上走来走去,大概是因为那里的阳光充足而且不容易被人打扰。



开纳公寓对面的是张爱玲舅舅的家,那是建造于1937年的新式里弄房子,张爱玲的母亲和张爱玲舅舅是一对孪生子,感情很好,张爱玲住在开纳公寓时,每天带一碗菜到对街舅舅家去吃饭,她在文章里写道:


在上海我跟我母亲住的一个时期,每天到对街舅舅家去吃饭,带一碗菜去。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通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乎乎的苋菜香。



“七君子”史良故居


武定西路1357号至1359号是革命时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史良女士的住宅。史良于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31年回上海开业任律师。。1936年11月,、邹韬奋、王造时、李公朴、章乃器、沙千里七人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并作为救国会代表赴南京请愿,,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事件。



史良旧居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三层欧式花园洋房,机制平瓦坡屋面、水泥混合砂浆粉刷的外墙显得朴素大气。房屋底层为客厅、餐厅,二楼为卧室、书房。客厅、卧室内均有壁炉,烟囱穿出屋面。南面有挑出的阳台,面向一个大花园。史良1946年至1952年曾在东半侧的楼内居住。



上海爱乐乐团



上海爱乐乐团坐落在武定西路1498号。该团专为国内各类影片配制音乐,并多次获奖。这幢建筑原是潘氏住宅,建于1912年—1936年,为砖混结构的古典式花园住宅,主立面横纵三段划分明确,,形成开敞门廊和二层平台。宅前有很大的花园草坪,绿草如茵,树木冠盖如云。



惊艳的雕塑小品



最是令人惊艳的是和这条路的西式古典建筑特色相得益彰的一些雕塑小品,上海美术电影专修学校的门前有一个“雨中戏蛙”的雕塑,棕榈树下,一个头戴礼帽的大肚男子手中撑着一把伞,他前面是一个撑着一把小伞的小男孩,两人正低头看着前面池塘里的一只金色小青蛙,伞下滴着水珠,池塘里泛起浪花,颇具动感之美。



类似的雕塑一路上随处可见。路中间还矗立着一座西式立钟雕塑,让人想起英国伦敦的大笨钟。再过去红墙下站着一尊吹萨克斯管男人的雕塑,和这条路上所有的雕塑一样,他也是戴礼帽的西方人。走着走着,你会邂逅马赛克壁龛下坐着的一位欧洲男子,他手中拄着一根司的克,脸上的表情有点茫然,脚下还卧着一条沙皮狗。当然这也是雕塑。




文章资料来源:《劳动报》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