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没有都昌人,就没有景德镇瓷业的辉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关注大都昌,了解家乡事

没有都昌人,就是没有景德镇瓷业的辉煌

 

苏轼诗云: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可以说没有都昌人,就是没有景德镇瓷业的辉煌,在景德镇,“无都不成市”绝非毫无根据的赞美之词。

明中期景德镇民窑业的发展,给都昌贫苦农民提供了到景德镇谋生、发迹的机会和途径。都昌人在明代掌握制瓷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努力,几乎垄断了制瓷关键技术,为景德镇瓷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功绩,并且在景德镇取得了极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清代以后都昌人在景德镇出现人数多、势力大、行业广等显著特征。旅镇经营瓷业的都昌窑户在市场竞争和乡族联谊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以众帮众”,联络一气的行帮组织,行帮组织通过会馆来体现,会馆的建设与行帮的发展相辅相成都昌帮窑户内部行业团体的经营管理制度,维护了都昌帮组织的利益,使得在清中期后都帮在景德镇有着独大的地位。面对时局变化,商会兴起,都昌帮积极参与,并以此为舞台,继续发挥其应有作用因为瓷业生产带有很大的冒险性,所以很多都昌窑户把致富后的利润转向土地,此外还有一些窑户把财产用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强化封建宗族。这也是导致景德镇瓷业衰败原因之一。

景德镇是我国历史上的名镇,产瓷驰名中外,有着“瓷都”之称。明代的时候就与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因此有不少学者对景德镇瓷业进行调查和研究,民国时期就有很多学者在这领域发表了大量著作。

明中期,民窑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首先因为景德镇周边的县民大量的涌入,为民窑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如都阳、余干、德兴、乐平、安仁、万年、南昌及都昌与当地居民杂聚。使得景德镇的人口己增至“主客无虑十余万人”。其次嘉靖年间采取“官搭民烧”的办法,为民窑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到了万历后期,景德镇出现了“每日不下数万人”的热闹景象。明后期,景德镇成为“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大都市。清代,继续在景德镇设御窑厂,清初,由于三藩之乱,使得景德镇“民居被毁,而窑基尽纪。”“窑户尽失其资,流离徒业,余崖悉售外籍,业窑者十仅二三”。在这次大变革中土著窑户仅剩“十分之二三”,出现了“而今尽是都都籍,本地窑帮有几家”的局面。就是说此时民窑业大部分被“都昌,都阳等客籍”经营。随着全国经济的恢复,景德镇的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景德镇瓷器成为海外市场的宠儿。“法国、俄国皇室亦曾在景德镇订制瓷器”,不仅如此,英国、瑞典、丹麦等国也曾大量定购景德镇瓷器。

由于行业分工细,因此,同是一个陶瓷行业,下面却有着众多的分工,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村庄,甚至不同宗族的人们,这些人往往垄断着景德镇制瓷行业中的某一行技术,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一个行帮体系。景德镇的陶瓷行帮虽然很多,但都分别属于掌握景德镇经济命脉的主要三大帮系,即都帮、徽帮和杂帮。都昌帮的成员是以众多的在景德镇从事陶瓷业生产的都昌人组成。控制了整个烧窑业和圆器业,对景德镇的制瓷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垄断。景德镇的主要商业,被徽帮所经营,还垄断了金融业。除此之外的琢器业、红店以及与瓷业有关的大小服务行业,则均由都、徽二帮之外的人所经营,这些人被统称为杂帮。杂帮主要包括抚州帮、南昌帮、丰城帮、吉安帮、奉新帮、饶州帮、安仁帮以及各地旅镇瓷商帮等。在杂帮内,以抚州帮、丰城、新建等籍的琢器帮为大帮。在本文我主要介绍都昌帮。

三大行帮构成了整个景德镇的瓷业社会。官府在加强景德镇城市社会的控制之时,城市公共领域的事务管理逐渐让位于这三大行帮组织,景德镇城市社会己经牢牢地被这三大帮给控制了。

都昌县地处那阳湖畔,三面滨湖,“地势平衍,水多于山,土痔民众,水患连年”,都昌“东乡地少人多,特别是三都、六都、九都、十都更苦”。虽然论其地势尚不及都阳、余干、德兴、乐平、安仁、浮梁,但是都昌距景德镇仅百里路水陆均可到达。“若走陆路,循漳田渡,经油墩街、田坂街,可以朝发夕至。都来景德镇找生活”,明代景德镇民窑业的发展,给都昌贫苦农民提供了到景德镇谋生、发迹的机会和途径。此外,诱惑都昌人大批的涌入景德镇,最主要的原因是见着自己的乡亲在景德镇由贫而富。如“奉直大夫冯公益,就昌江肆陶务,不数年,累资数千金。乐善好施,乡里待以举火相望”“冯隆庶,少孤贫力农,后乃陶于景德镇。益刻苦自励。不十年,以资雄”,“余旺柏,公年三十,挟一伞一袱,贾于景德镇,十年而致万金。归告父母,由是兄弟并来镇而陶,并成巨才。”“五品衔奉直大夫江应翁,少家贫,始尝佣工于陶。忠厚任劳,人皆欢迎之,故颇有积蓄。后自立门户,而业日益发达”。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在景德镇家缠万贯,都昌人怎么不会蜂涌而至呢但是初到景德镇的都昌人,除少数富商外,大多都是破产的农民,以卖苦力为生。有手艺的就在景德镇做手艺,比如木匠、桶匠、泥工和裁缝等。没手艺的,他们就推车、挑担、撑船。景德镇的东、西、北河,都昌人的船帮也就是古南帮无所不至。他们为景德镇装瓷土,运窑柴,并把精美的瓷器送出都阳湖。还有的干小商小贩,卖鱼卖虾。不过,都昌人梦寐以求的还是挤身于陶瓷业。但是,自古以来,景德镇瓷业的各行各业,都是世代相传的,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只传子不传女,外乡人就更难插足了,根据史料记载“都昌人旅景业陶,最早有两批。第一批未站住脚,被本地人挤掉了。第二批,从干白土等劳力活动起,才站住了。”根据梁森泰《明清时期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分析都昌人之所以能掌握制瓷技术并且在制瓷业占支配地位。是因为明初都昌人就因军窑而立足景德镇瓷业。这为都昌人在参与瓷业的交量中比其它各县人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明代时期景德镇就有军窑,军窑的服役者就是住在景德镇的军匠,军匠隶属于饶州千户所。军匠属卫籍,明代军籍世袭。”,而明初的时候,浮梁的驻军就是于光部,主要由都昌人组成。“于光,子大用,南康都昌人。

嘉靖年间,景德镇“本镇统辖浮梁县里仁、长香等都居民,与饶州府所属都阳、余干、德兴、乐平、安仁、万年及南昌、都昌等县杂聚,窑业佣工为生”。到万历三十二年,随着都昌人逐渐控制了景德镇的窑业生产,窑户也多为都昌人后,引起了其他七邑的不满,所以后发生了“饶七邑民共与都昌人为斗愤,彼地善讼也。鸣锣攘臂,以逐都昌为辞”。这些都表明都昌人在景德镇制瓷业中已经有一定的势力。但都昌人在景德镇制瓷业中称雄是在清朝时期,因为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后,景德镇制瓷业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各县杂聚一一饶乐相半一一都都二邑一一都昌为主。

都昌人主要经营的是砌窑、满窑、烧窑和圆器业。都昌人不仅垄断了烧窑业,且很多窑户同时拥有几座窑,如景德镇商会会长陈仲西拥有三座柴窑,“三尊大佛”之首的余旺青有四座,“四大金刚”之首的冯承就也有三座,但是《景德镇文史》记载在他生意鼎盛的时候他曾拥有座半窑。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当时都昌窑户经济势力非常的雄厚。

解放前,旅镇都昌人在景德镇经营的圆器行业的很多,一为做坯户,二为烧做两行的瓷户,所产品种可分脱胎灰可器、二白釉、四大器、满尺、冬青等。就其具形而言,又分正德器、和合器、金钟器、马蹄器、玉替器、锅边器、深折边器、浅折边器、庆口器、罗汉器、铜罗器、先花器、石榴器、法口器、灰可器等,具形各异,五花八门就其产品规格大小而言,每一具型又有几种或十几种不同规格组成,例如正德器碗类,有正德器碗类,有正德贰令、正德大令、正德饭碗、正德汤碗、正德贰碗、正德顶碗、正德品碗等种,盘类有正德元托、正德贰寸半、正德三寸、正德五寸、正德六寸、正德七寸、正德八寸、正德九寸、正德满尺等。如果将这些产品从大到小依次叠起,其形如宝塔状,可见圆器分类之细致,品种之繁多。仅据年景德镇市陶瓷工业统计圆器瓷规格时,所收集的圆器传统产品达余种之多。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名誉教授佐久间重男先生在评价梁森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年月第一版一文中就提出“在周边各县的农村,何以仅只都昌县民随着景德镇瓷业的发展逐渐致富而确立其历史地位,这个何故”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景德镇这个城市中,都昌帮在其地位影响远远超出其他行帮。这主要体现在:

人数众多。从《景德镇陶歌》“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十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这首诗中就可以反映出当时很多的都昌人在景德镇从事瓷业。因为当时的景德镇乃是有名的“十八省码头”。在这样的情况下景德镇的每个角落竟可以听得到都昌口音。而且都昌话还通用于景德镇。可见当时景德镇的都昌人可谓是不计其数。另外年江西历史学会调查组就赴都昌查阅冯、余、江、曹等姓的族谱,他们是明清以来旅镇陶业最多的人。以后发展到二十四姓,再后来发展到四十八姓,以及到后来的七十二姓之多。可见,清代时期,景德镇的都昌人是何等的多。建国初,据统计,景德镇有都昌籍人10万余人,而1949年,景德镇人口万余人,都昌籍人占景德镇人口的。都昌窑户和陶工是景德镇瓷业资金和技艺的主要来源,保证了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也由此体现了景德镇这座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

财力雄厚。首先“都昌人从明代起烧柴窑,到清代,柴要几乎全由都昌人垄断。据不完全统计,从年景德镇有柴窑座,都昌人偏占了座,占柴窑总数的以上,使都昌人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成为垄断瓷业命脉的主宰者。”其次,民国初年,“景德镇的富户就按资产多少分为“三尊大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三尊大佛是资产在到万元,其中都昌人占户,四大金刚是资产在万元左右,都昌人也是占户。十八罗汉资产在万元左右,都昌人占户。似此,清代中期以后,都昌人在景德镇的经济地位甚高,可以说都昌人在景德镇制瓷业中占支配地位。

势力强大。万历三十二年年间“饶七邑民共与都昌人为斗愤,彼地善讼也。鸣锣攘臂,以逐都昌为辞”。后都昌人善诉。从这里就表明都昌人在巍镇就有一定的势力以上面的三个方面可以看出,都昌人在景德镇不仅人数多,经济雄厚,势力强大,且垄断了制瓷业,这些是同时期在景德镇经商的各地其他帮派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没有都昌人,就是没有景德镇瓷业的辉煌,在景德镇,“无都不成市”绝非毫无根据的赞美之词。

都昌会馆不仅是都昌籍人旅居景德镇的产物,且是景德镇最早建立的会馆,可见都昌人在客籍中最早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它位于旧金山坟头北侧,后改名金家街,现为风景路,通佛印湖,即现景德镇附近,有东、西、北三条流水会经会馆门前往下流。旧时讲求风水,人们认为都昌人在景德镇能够生存发展,是因为会馆的位置好,这纯属迷信的说法。那里原来是一片荒野的不毛之地,会馆背后是公葬义家。都昌最早来镇的是甲子团即南峰、萝溪一带的人,他们靠近都阳湖滨,人多地少,十年九淹,谋生不易,又离景德镇较近,百里早路,一日即到。率先来镇谋生的是南峰冯姓人,他们来这里做工谋生,人越聚越多,对内对外难免出现一些矛盾,产生争执,因此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地方性的团体。当时并没有什么会馆,只有一个相当大的空荡地方,人们常到这里席地而坐,露天集会。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外地人也不大注意,那里是药王庙,有位都昌籍姓邵的先生在那里教书,药王庙自然也成了都昌人来往活动的中心,后经提议把这空地见成都昌人聚会的场所。这就是老都昌会馆形成的雏形,老会馆内是关帝殿,北建有厨房等杂屋,另外还建了一栋房子叫做古南书院,因都昌城南有南山而名,古南成了都昌的别称,后有立社“金兰社”,金兰社的兄弟按照来到景德镇先后顺序排列,有姓氏,即邵、冯、余东边、游、黄、徐、谭、陈、彭、李、江、周、余西边、刘、石、孙、胡、向、王、洪、但、吴、傅、袁。依次姓为一帮,每年更换一次,轮流管理。会馆建立以后又建了真君殿新会馆。

景德镇都昌窑帮内部行业团休的经营管理: 都昌人背井离乡前往景德镇为贾为工,经营获利是其根本宗旨,其他社会活动均是围绕这个宗旨的更好实现而展开的。在从事经营活动中,仅与同乡关系联络一气的都昌会馆组织,因内部范围大、行业广,结构庞大繁杂,难以适应具体的商业竞争行为的需要,而都帮行业内部组织也就是三窑九会已具备行业组织的特征,通过严密的行规来规范成员的行为,有效地实现了经营管理目标,符合竞争需要,维护了地域行帮的根本利益。在景德镇的众多行帮中,三窑九会在清末以前是以经营大致相同的陶瓷品种的小窑主和窑户老板为基础分别组成的手工业主帮会。三窑九会聚集着都昌大、中、小窑户千余家,控制着整个烧窑业和圆器业。三窑,即陶成窑烧搓窑业、允成窑造古器业、裕成窑造灰可器业。九会,都冠社名,分脱胎、二白釉、青釉、四大器、四小器、酒令盅、七五寸、可器、碎石器等。但陶庆窑烧柴窑业独树一帜,没有列入。陶庆窑是清末民初烧窑行业中最高层次的组织,在清郑延桂《陶阳竹枝词》中就有反映“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上会,酬神包日唱单腔。”,所以实际上有四窑九会。四窑九会的绝大部分成员,属都昌县人,富有排他性和保守性。

(说明:来源于图书资源网公开资料。内容摘录于冯青怡的硕士论文《清至民国时期都昌帮与景德镇瓷业》(2007,南昌大学),仅用于学习宣传家乡)


............................................................................................................................................................................................................................................................................................................

  ▍高贵冷艳的女上司被我征服历程

  ▍小区保安与少妇业主之间的秘密

广告推广 整店营销 微信运营 商业直播 新媒广告

新闻爆料请加微信: wdc0792(佳佳)

广告投放请加微信: dc0792

电话: 13870271986

↓↓↓点此发布分类信息,喜欢本文请点赞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