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电影]《塔洛》,向孤独致敬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塔洛是一个男人

在偏远荒凉的雪山脚下,一个留着小辫子的男人,守护着三百多只羊,日出而牧,日落而息。在他狭窄有限的社会关系中,接触更多的常常是那些羊的主人,当羊群遭受了狼的袭击,他被怒斥:“你只是个放羊的”,这就是他在别人眼里的身份。

如果不是办理身份证,他不会走进小县城。即便进城,他的挎包里依然背着小羊羔,如同他现实中的身份证。在派出所警察眼里,他的独特,仅仅是能够用“汉话”完整背诵《为人民服务》,像念经,像梦呓。尽管不能深刻领会,这本领还是像一种特异功能附着在他身上。但能够背诵《为人民服务》的塔洛,仅仅看起来“不是一个坏人”。

开理发馆的女孩说“其实你还挺帅的”,说这话的时候,目光落在他身上,让他有些手足无措。这个叫杨错的女孩险些改变他的生活,险些改变他一直守着雪山、羊群的身份。

陪伴塔洛的一直是羊群和酒,还有内心的希望和孤独。他始终守护着自己的回忆,有全文《为人民服务》为证。即便不喝酒头脑清醒的时候,他依然记不清楚自己的年龄。他一直守护着自己的回忆,就像一直保留着脑后的小辫子。当他咬牙决定剪掉长发,开始新生活之时,刚刚办好的身份证和他的身份却对不上了。

他坐在卡拉OK包间里的时候,让我想起贾樟柯的《小武》,他存在于这个社会的边缘,而企图融入这个社会的过程让人心酸。和穿着宽大外套,张开双臂在马路牙子上行走的小武相比,塔洛显得安静得多。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内心欲望的释放。小武有一只BP机,塔洛有一辆摩托车,都是连接内心孤独与外面世界的工具。

塔洛给小羊羔喂奶的时候,像一个善良的母亲。他的善良和单纯面对复杂的世界显得捉襟见肘。他义无反顾剪掉长发、卖掉羊群,准备进入一段新的生活,但社会的复杂轻而易举就把他打回原形,让他的失望与孤独像在空旷原野中鸣响的二踢脚,爆烈而绝望。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普通到没有人在意他的存在。但他又活生生是“人民”中的一员,和无数各色芸芸众生共同构成“人民”的群体。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身份,他不会走进小县城;如果不是办理身份证,他不会需要去照相;如果不去照相,他不需要去洗头;如果不洗头,他不会认识杨措……他所面临的快乐与失望,他所经历的喜悦与伤害,和每一个普通的“人民”中的一员别无二致。他认真准备的一曲“拉伊”情歌,终于没有机会唱起来。歌声在影片中不断响起,是这个黑白世界中唯一一抹希望的亮色。


塔洛是一部电影

影片《塔洛》由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拍摄于2015年,他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自己民族的场景、自己民族的人物演绎了一个普通男人的悲情故事。其实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有共鸣的故事,藏族题材仅仅是一个外壳。

导演选择了一种平静的讲述方式,节奏舒缓而内敛。我们会平静地看着他在荒凉的小屋里饮酒,认真背诵他的拿手好戏《为人民服务》,在空旷的山坡打扫羊粪……他的话不多,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有条不紊地做事。

导演选择使用了黑白影像,粗粝却精致。褪掉了色彩的荒原和雪山显得简洁而单调,褪掉了色彩的县城和街道显得苍白而疏离,这正是主人公内心的折射——没有亮色,希望渺茫。而外界场景的淡化,更加突出了内心冲突的起伏。

当主人公处在镜头中心的时候,显得呆板而犹疑,更多的时候,主人公会处在镜头的边缘或角落,并且被镜子、门窗与周围分割开来,他无力融入更大的空间,如同现况与内心的局促。

影像透过镜子显得虚幻,像未来一样捉摸不定。镜子中的塔洛把一摞摞钞票摆放在现实的桌上,当钞票被抱走,他的希望也回归了镜中的虚幻。镜子中的塔洛去派出所报案,心猿意马的他竟无法流畅背诵《为人民服务》,他的困境和他本人一样,在无助的现实中显得虚幻,斗大的"为人民服务"标语在镜中反转过来,显得似是而非,甚至有些讽刺。

影像透过窗玻璃显得模糊变形,塔洛就在这变形中靠着摩托车给羊羔喂奶,在这变形中一次次穿过街道,寻找杨措。其实他的希望和追求已经像镜中的影像一样变形,只是镜中的他浑然不觉罢了。卡拉OK包间和演唱会上的彩灯旋转着照在他们身上、脸上,让这个荒野上的牧羊人看起来像另外一个人,但虚无缥缈的灯光褪去,他依然是那个独自面对荒野的塔洛,终于没有成为挽着心爱女人远走他乡的塔洛。

曾经奥逊威尔斯也在镜中走过,镜中的身影拉长了他的孤独。曾经贝尔托鲁奇也让落叶在黑白的街道上翻滚,让主人公显得惶恐而无助。影片中的小县城和安东尼奥尼空旷的街道别无二致,歌厅里飘渺的灯光和大卫林奇的光影交错遥相呼应。导演在不动声色中暗度陈仓,让人物透过影像直达内心。

除了杨错变调的歌声、塔洛心中响起的“拉伊”,影片再没有出现任何音乐,和主人公的少言寡语相辅相成。 在这里,内心的倾诉不是用来倾听的,而是用来感受的,就像塔诺嘴角偶尔泛起的笑意,或者眉间偶尔泛起的忧郁。远天滚过的隆隆雷声,如同《教父》中阿尔帕西诺泛起杀机那一刻传来的火车声,胜过最好的音乐。漆黑荒野中二踢脚的声响和狼嚎,如同《荆轲刺秦王》中张丰毅那一声悠长的叹息,胜过旋律营造的千言万语。

塔洛的背影朝向荒凉的山野,但他标志性的小辫子已被剪去。他狠狠喝下半瓶烈酒,望着远天滚滚飘来的雷声。二踢脚的鸣响如同《白日焰火》尾声中飞起的灿烂,旋即归于平静。远山依然沉寂,但曾经有过塔洛孤独的呐喊。

 


塔洛是一种孤独

那个身处社会边缘的牧羊人,承载着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孤独。我们或许满怀希望,试图脱颖而出,但终究难以摆脱命运的桎梏,身心疲惫地回到原点。

曾经有哲学家认为,“孤独”是人的本性之一。作为现代人我们都在寻求沟通与理解,但这种沟通和理解往往是有限的,当夜深人静,内心的孤独或悲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无数艺术家通过各种形式,不懈探讨和揭示着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从伯格曼到黑泽明,从柴科夫斯基到布莱恩费利,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刘震云……今天,万玛才旦用一部出色的影像再次展示了孤独。当影片开场,塔洛喃喃朗诵的时候,我们感受不到他的孤独。当影片结束,爆裂的炮声从塔洛手中鸣响的时候,我们听到的是一曲孤独的礼赞。

内心孤独的人,有了表现孤独的艺术的陪伴,那一刻也许就不再孤独,这是《塔洛》的成功、艺术的成功。孤独在艺术中——也只有在艺术中——会成为一种美好。惟愿我们在现实中能够摆脱孤独,与温情拥抱。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透过黑白简洁的影像感谢万玛才旦,在这个庸庸碌碌的世界里,勇敢抛弃功利的诱惑,深入普通边缘人的内心,真诚地向孤独致敬!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