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一分为三长春道——逝去的街巷(21)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

天津长春道上,最有名的是长春道菜市儿,老辈人叫它法国菜市儿,现在,没了。


“法国菜市”始建于1915年

30年前的长春道菜市(选自网络)



不仅长春道菜市没了,菜市旁边的一段长春道,也没了。

长春道与和平路交口北望,这段长春道已拆除(选自网络)


-2-

原来的长春道,北起解放北路

解放北路上的长春道起点


然后,长春道横穿吉林路、黑龙江路、大沽路、兴安路、和平路、辽宁路、新华路、山东路、河北路、河南路、山西路、陕西路12条道路,直达南京路,全长1700余米。

长春道:黑龙江路至和平路段(据20年前地图加工)


十五年前,天津改造海河沿岸,长春道菜市及周边,建起津门、津塔,这段长春道,少了多半边。

十年前,天津沿和平路建了个恒隆广场,又占去另一段长春道。

长春道,成为互不连通的三段路。


-3-

现在,您沿长春道由北往南遛跶,遛到这,撞墙了,只能进恒隆广场了。


被恒隆广场占去的这段长春道,北起兴安路,南至和平路,长约百米。

恒隆广场南侧的长春道口


这段长春道上,当年也是商场林立。

长春道与和平路把角处,一边是冠生园南味店,一边是正兴德茶庄;

长春道与兴安路把角处,一边是德顺成海味店,一边个电器商店,还有一个黑白铁匠铺。

据1998年地图(选自《和平区地名志》)加工


-4-

当年这段长春道上,名气最大的当属冠生园。

30年前冠生园(选自网络)

冠生园1915年创办于上海,1930年设天津分店


冠生园,正宗的南味食品店,我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却是兰花豆、栗羊羹。

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学工劳动,来过冠生园。

那时候的冠生园,前店后厂,女同学上二楼,包装栗羊羹,扑鼻的香;我们男生上三楼,给泡好的蚕豆切口儿,用于炸兰花豆。

10年前冠生园(选自网络)


大冬天,没暖气,双手泡在冷水里,一会儿就僵了。

从那以后,家里来客人,喝酒,端上兰花豆,我就立刻想起冠生园。

10年前冠生园(选自网络)


-5-

十年前,长春道冠生园对过,便是正兴德茶庄。

30年前正兴德茶庄(选自网络)

正兴德,老字号,存世已近三百年


小时候,家里买茶叶,必到正兴德。

那时,兴喝茉莉花茶。茶叶大都散装,正兴德柜台上,一溜玻璃罐子,花分一二三级,最便宜的是茶叶末子。

我去买茶,特爱看售货员包茶。

现在有的茶庄恢复手工包茶(选自网络)


包装纸四四方方,柜台一铺,茶叶称过重,往纸上一倒。

售货员对角揑住包装纸几折下来,贴紧茶叶,接着折过第三个角,往柜台上顿顿,再下来折过第四个角。

然后,一抻吊在空中的纸绳,两三包茶叶捆在一起,八面见线,拎到家,不管多远,不漏不散。


-6-

正兴德旁边,有家“三合义”,专卖牛羊肉。

图中“中新药业”,便是50年前“三合义”大致位置


我奶奶爱吃羊肉氽丸子,自然是我去买羊肉,路远,也要去“三合义”。

奶奶说,那的肉馅好,每次都叮嘱我,跟人家好好说,少给点肥的,白花花的,都是羊油,羊屁股上的。肥的太多,好好的丸子,一氽,都化了。


-7-

出“三合义”往东,走到长春道与兴安路把角,就是“德顺成”了。

德顺成,也是老字号。

1949年以前,是有名的海味店,水发海产干货,是德顺成的招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顺成逐渐演变成普通副食店。

,德顺成改名东风日夜商店。

图片由于国芳提供


我只记得,那时的药店,24小时卖药。

夜间,紧闭的大门上,有个小门儿,巴掌大。

你敲小门儿,或捺门铃,小门儿就会打开,钱递进去,药送出来。

可那时,副食店,卖的是油盐酱醋、大肉白菜,也有日夜商店吗?


-8-

有,确实有!

1970年,我中学毕业,一个同学就分配到了东风日夜商店。

我的同学(图片提供者)很漂亮,可惜,图中只是背影。


我的同学至今还记得,东风日夜商店,当时很火,半年两次上了报纸。

第一次,1971年1月31日。

报纸图片由天津图书馆“正在游来的鱼”提供


这一篇说的是,一天半夜,一位农村打扮的老大爷进门,说是要买火柴照个亮儿。

原来,老人来自河北南宫县,到天津看闺女,下了火车走到这,天太黑,看不清路了。

当班售货员想到老大爷人生地不熟的,就坚持按对方提供的地址,把老人一直送到了闺女家。


-9-

东风日夜商店第二次上报纸,是1971年4月12日。

这一篇说的是,一天,当然,还是半夜,两位解放军同志来到东风日夜商店,要买一些猪腰子、大料和大蒜。

蒜,一定要独头的。

他们一位战友来自青海,得了急病,已住进天津部队医院,急需这几样东西配药。

猪腰子、大料,好办,这么多独头蒜,上哪去找呢?

有人想起了西郊区东碾垞嘴大队,那里是当时天津的大蒜产区。

今日杨柳青镇东碾垞嘴村

东碾垞嘴村,仍有村民种蒜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便赶到那里,在一户老贫农家中,终于找到了足够的独头蒜。


-10-

几年后,我的同学调到另一副食店,东风日夜商店也不再夜间经营。再过几年,它又改名“德顺成”了。

十年前,长春道上的冠生园、正兴德、三合义、德顺成,都拆了。连这段长春道,都成了恒隆广场的一部分。冠生园迁至滨江道,正兴德搬到了和平路与哈尔滨道交口。


拆除中的长春道和平路口(选自网络)


-11-

长春道,1946年命名。此前,这条路属法租界。

法租界时,现在的长春道,是两条路,首尾相接。

从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起,至海大道(今大沽北路)段,是2号路,又叫7月14日路;从海大道至墙子河边(今南京路)段,是24号路,又叫窦总领事路。

为嘛一条路,编俩号,叫俩名儿?

筑路时间不同。

-12-

天津法租界,1861年划定。

最初的边界大致是,西至今大沽北路,南至今营口道,北和东至海河边。

法租界初次划定区域(据1936年地图加工)


现长春道大沽路以北段,1864年修筑,编为2号路,后又以法国国庆日,命名为7月14日路。

据1936年地图加工


-13-

1900年,八国联军从天津大沽口侵入,一直打到北京。

天津法租界借机扩张,西南边界从海大道(今大沽北路)伸至墙子河(今南京路)。

现长春道大沽北路至南京路段,随后修筑,于是编为24号路,又以法国驻天津总领事之名,称为窦总领事路。


据1936年地图加工

-14-

1945年,,法、英、日等国租界正式收回。

百废待兴,整改路名,去殖民化,彰显山河收复,也是要事一桩。

租界道路重新命名,基本遵循的是:依中国地图,从东北至西南,依次选择地名。然后,“道”与“路”十字交叉,“道”用城市名称,“路”用省区名称。天津长春道由此产生,至今已71年。


-15-

看看天津地图,重新命名的租界道路,长春道是“第一道”。它的起点,正处于旧法、英、日租界的东北,长春道的第一条交叉道路,便是吉林路。

谁都知道,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伪满时期,它还是所谓的“新京”,即伪的首都。


聊到这,也许您还不过瘾。是不是长春道菜市儿,说得太少?那您就关注一下“何处不相逢”公号,《逝去的街巷》之三、之四、之五,聊的都是长春道菜市儿。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