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中国陶艺研究-本期人物-馀祖信】陶瓷艺术与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艺术家简介

余祖信,高级工艺美术师。19419月生,男,汉族,江西广丰人。1960年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学习,1964年毕业后到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陶瓷产品创作设计和研究开发。历任陶瓷研究室主任,综合研究室主任,,《大工艺美术》刊物副主编。曾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古外销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旅游协会理事,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兼陶艺专委会主任。两度荣获省科协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担任过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四川工艺美术展评委,中国质量协会成都审核中心技术专家,四川省首届陶瓷产品评比评委。四川首次引进意大利墙地砖生产线技术顾问,四川省引进加拿大现代陶艺技术项目负责人、四川省文化厅文化品牌促进会顾问等。现为IAA国际美学协会会员,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兼收藏鉴定委员会主任。

擅长陶瓷美术,爱好美学理论、诗歌、书法、摄影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工艺美术展览,并入选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国家级银杯奖,荣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中国双新博览会金奖,四川省陶瓷评比一等奖等。获得《陶瓷纹片画》国家专利一项,省级科技成果一项。在省级以上报刊(含核心期刊《中国陶瓷》《科学中国人》《科学新闻》《四川日报》等)发表论文数十篇,正式出版《美是什么?》专著一部(20万字),受到《美学研究》专业网站的推荐。2000年参加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发表论文《西部大开发的美学思考》已入选中国重要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2010年在北京大学参加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发表论文《美学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013年在波兰参加第19届世界美学大会,发表论文《美学时代》,2014年参加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与美》,致力于当代美学新理论的探索。


余祖信老师专著《美是什么?》

陶瓷艺术与美

/余祖信 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说起陶瓷,人们就会联想起中国。中国的陶瓷艺术绚丽多彩,饮誉世界。最近我在《中国陶艺》杂志上看到一位美国艺术家这样写道:“白净、坚硬、清纯、半透明、亮丽的瓷器数百年来一直被视为稀世珍宝。其间经历岩石到粉料,再到凉爽的坯泥,尔后又经过制陶者灵巧的双手,制瓷的主要原料成分,是由中国祖先最早开采出来的高岭土,至今依然为火的艺术罩上神秘的色彩。熊熊窑火将美丽的梦想化为诗一般柔情,花器、碗、瓶、壶以及茶盏——神仙、神灵、龙饰、花卉、河流、山脉以及云彩均出自于窑火,以颂扬人类之精神!

他说得多好啊!陶瓷是土、火、釉、彩相结合的艺术。它的美主要来自(一)材质;(二)工艺;(三)功能;(四)形式;(五)创意等五个方面。如果一件作品综合起来传达的信息符合主体的愿望。它就美,如果不符合就不美,这个主体就是制作者与欣赏者。

峨眉天下秀

一、材质美

陶瓷的原材料主要是粘土。(瓷的原料高岭土也属粘土)粘土的主要性能是有可塑性,施以一定的外力就可以塑成人想要的某种形状。当外力撤去后可以保持既得的形状。这个形体通过干燥排除水分后,送到窑中高温烧结(11001350℃左右)虽有一定的收缩,但其成品与原设计大体一致。这就使人们可以通过工艺控制实现自己的愿望。久而久之,泥巴就像宠物一样听人的话。于是人对它就产生了感情。它的微妙变化也就记录着人们的心路历程。它的形状、色彩、肌理也就成了人类抒发情感的符号。泥性与人性相通,这就是陶瓷艺术特有的语言。只有做陶人和赏陶人才能悟得出它的意思。正因为这样,它也就带有几分神秘感和趣味性。就像四川人听广东方言一样!

各种不同的泥料有不同的特性,由于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在烧成后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泥料性能和色泽的差异是构成某一产区陶瓷艺术风格的基础。例如:景德镇的绢云母质瓷。白里泛青、半透明、有类玉的光泽,人们把它比喻成姑娘暗送秋波的眼白,而德化的瓷器人们称它为象牙白、猪油白。宜兴的紫砂陶温润细赋、素朴、沉着。我们四川的安富、隆昌细陶以含铁量较高的红叶岩为原料,化学组成正好在成陶范围内,成型性能良好。但素烧出来的坯质粗糙火燥。缺乏宜兴紫砂的那种温润光泽。覆盖一层低温铅釉效果改善,红坯上先用花妆土刻划花装饰、再施釉,烧后产品呈深紫质地、黄色花纹,既对比又协调,刻划花装饰,线条飞动流畅,使人感觉像古彩陶一样优美;会理的绿陶以当地瓷石为坯料,孔雀石为釉料,所产绿陶温润如翠玉,加上各种花釉产品,都是很有地方风格的产品。

陶瓷材质的可装饰性使陶瓷艺术的语言更加丰富。

釉色:釉是一种覆盖在陶瓷坯体上的玻璃体。能和坯体生成很好的中间层,起着保护和装饰坏体的作用。釉色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有色的、无色的、有光的、无光的、透明的、不透明的、高温的、低温的,釉的语言就象文学中的诗。简练概括,充满激情意象,令人无限遐想。奥秒之处神秘莫测。能体现一种人生哲学。

陶猴耳蟠桃花瓶

例如古人形容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天青釉“雨破天青云,者般颜色作将来。”形容钧釉“夕阳紫翠忽成岚”宋代的青瓷淡雅庄重,体现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平淡的道家情怀。

彩料:陶瓷的色料由着色金属氧化物与辅料配制而成,釉上、釉下、釉中均有,色相丰富,能很好的与坯釉结合。烧成后呈色绚丽,且经久不会脱落和变色。它可以用油调制也可用水,并用中国特有的毛笔在坯上或瓷面上绘画,洁白的瓷面为彩绘艺术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这样就使陶瓷的艺术语言十分丰富和精确。如果说:釉色是文学中的诗,那么陶瓷彩绘就是文学中的散文、小说,几乎可以表现人世间的一切,其容载的信息量可大可小。风格可以简约豪放,也可以淋漓尽致。作为与人为伴的陈设性陶瓷,经得起长久的欣赏和回味。

最后一点是陶瓷材料的永恒性,经过烧结的陶瓷制品耐风化、耐腐蚀。只要不打烂它,永远能保持原生态。即使埋到地下,一万年也不会腐烂。这一点使它颇具收藏价值。它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者,为我们研究过去提供无限的信息。而在艺术史上,持久性往往比独特性重要。

陶瓷材料的可塑性、可装饰性、永恒性使它成为最佳艺术创作材料。这就是陶瓷艺术的材质美。

二、工艺美

陶瓷材料的质地美要通过工艺技术才能发挥出来。景德镇的瓷器“白如玉、明如镜、声如馨。”如果原料配方不当,成型坯体过厚,烧成温度过低,就达不到这个效果。我们四川陶器的猪肝色也是一定温度下的产物,总之,每个工序操作不当都会影响质地的美感。陶瓷产品操作的细工序大约有72道。要出美的产品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工艺美不仅是要通过合适的操作把材质美显露出来,更重要的是化弊为利,把材质的缺陷变成美的资源。前面说的景德镇瓷器就是因为原料含有较多的铁质采用还原焰烧成才变成悦目的淡青色的,龙泉青瓷的碎纹釉本来也是一种缺陷,但是由于工艺上巧妙地掌握了坯釉膨胀系数差。使之既不脱落又不失光泽,还增加了神秘的纹理。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如鱼子黄、百圾碎、金丝铁线等等。特殊的美感便产生了。

钧瓷的釉色浑厚瑰丽,一方面是配料中含有磷酸等乳浊成分。而且釉的流动性好加上火焰不同性质,自然形成变幻万千的效果。“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从批量,规整的日用瓷标准来衡量无疑是缺陷,但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却是一个优点,“现代陶艺”中所说的“缺陷”美,不正是借鉴了这一点吗?

运用科学原理控制艺术效果是工艺美的又一特征。例如,现代的锌结晶釉,是运用高温下釉溶液过饱和析晶的原理产生的。通过配方和温度曲线的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铜红釉的技术难度很大,在古代靠经验操作,很难烧出一件满意的产品。现代科学技术找到了铜红釉的形成机理和多种条件,烧一件美丽的铜红釉产品便不那么艰难了。

书画吟

三、功能美

从功能的角度看,广义的陶瓷艺术品包括三大类:(一)日用品;(二)装饰陈设品;(三)纯艺术欣赏品。日用品主要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物质生活需要。纯艺术品主要是满足精神需要。装饰陈设品亦即工艺美术品;介于二者之间。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功能,从审美的角度看,这三类产品都具有美的信息,只是美的性质不一样。现代大批量的日用陶瓷一般都是机械化生产。具有整齐划一的机械美。适用是它的首要特性。如果用起很不方便,即使质地、装饰很美,也只会令人惋惜,不会产生美感愉快。

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属于工业设计,设计师应把消费者的美学概念摆在首位,把自己的个性服从消费者的喜好!

装饰陈设陶瓷亦即工艺美术品,一般是作坊式的半机化的手工生产。师傅主导,助手配合,它出自心灵手巧的劳动者之手。产品一般具有实用和欣赏双重功能,起着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作用。这类产品传统文化积淀,手工技巧,地方风格,装饰个性是它的审美特征。消费者的需求和创作者的手艺是同样的重要。

第三类产品是纯艺术创作。它远离实用,着力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目前风行的现代陶艺,就属于这类。其实这种陶艺过去也有,建国以来。我国陶瓷艺术界创作了不少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只不过在观念上区别于西方的现代陶艺。中国古代陶艺中也有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如汉代的说书俑、唐代的三彩马和捏塑玩具,明代何朝宗的观音、达摩都是很杰出的观赏性艺术品,不过它们表达的不是现代性理念。

西方现代陶艺与西方现代的美学思潮是紧密相连的。有一类作品属于公共艺术,这种作品是要强调符合接受者的愿望的。还有一类属于自娱性作品,只要宣泄了自己的情感,得到快乐就行,重视过程而不强调结果。切不可把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作品混为一谈。

现代陶艺的纯艺术创作以传递情感信息,表达现代人的心理、愿望为目标,艺术家掌握制作的全过程,充分运用陶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因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想象力十分丰富。所以意象的美是其主要审美特征。

三类作品功能的划分是相对的,在相互区别的同时,又有相互包容的一面,例如:一套精美的日用陶瓷产品也可能是礼品、陈设品、观赏品,实用品艺术化是当代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

西方美学史上的“完善”说认为:上帝造物有一定的目的,事物的结构,符合这个目的就叫完善,美就是完善,他说的是结构美,把上帝换成人,人类造物不也是有一定的目的吗?事物完善的结构常常具有最优的功能。最优功能的信息自然是符合人的愿望的。因而它确实是一种美。

汉宫出游图(专利技术产品)

四、形式美

陶瓷艺术品的形式美指的是由造型、色彩和纹样本身产生的美,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形式美的基础是形式感,例如金字塔型给人稳定的感觉,圆形给人饱满的感觉。水平线给人平静感,垂直线给人崇高感,波浪线给人运动感……,这种感觉是人类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

陶瓷艺术品,特别是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在造型、色彩、纹样相互关系的处理上广泛使用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的规律。其实就是辩证法在形式要素相互关系中的运用,例如整体与局部、功能与体量、主体与附件、实体与空间、造型与装饰、色彩与纹样。线与面、刚和柔、节奏与韵律、意蕴与风格等等都是对立统一关系,处理得合情合理(既注意情感效应又符合思维逻辑)就会产生美的效果。

龙凤呈祥之一(专利技术产品)

龙凤呈祥之二(专利技术产品)

五、整体美

整体美是一种综合的美。首先是创意,上述四个方面的美;最后都要服从创意。创意是陶瓷艺术品的生命。一件陶瓷艺术品是多种元素构成的信息系统,它传达的信息必须是新颖的、健康的、积极的、符合消费者愿望的。只有这样的创意才能激起消费者的审美愉悦,进而产生购买和收藏的欲望。不仅如此,陶瓷艺术品作为一种商品,还应该把生产者、营销者、设计者的愿望包含在创意中,消费者希望价廉物美,生产者希望省工省料多赚钱,营销者希望方便流通,附加效益最大化。设计者希望别具一格,能获得最佳奖项。这多方的愿望都要统一在创意中,创意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形式来表现。形式的各个要素组合成一个总体形象,这个总体形象必须给受众一个简约、完整、生动、富于冲击力的第一印象,才能吸引他们。光有这点还不够,还应有比较深刻的内涵,才能经得起咀嚼和回味。

当然一件陶瓷艺术作品不可能面面俱到,创作者可以重点突出某一方面,使其单纯化,但是这种突出必须以不破坏整体美为前提。

以上只是就作品本身而言,一件陶瓷艺术作品,它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与人类生活环境协调一致,才能产生美感,在富丽堂皇的宴会厅里,使用高档的青花餐具可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产生审美愉悦;如果在一个灰色冷清的餐厅就未必有这样的效果。一件名人名作放在大雅之堂使人感到美不胜收,如果放在地摊下销售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使陶瓷产品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还得注意陈设的场合、高度、角度、光线等环境因素。

总之,整体美是陶瓷艺术美的灵魂。

2002年1月

1.关注公众号:中国陶艺研究

2.关注主编微信号:夸父逐日

3.连续5天以上分享《中国陶艺研究》发布的不同内容微信,截图到《中国陶艺研究》公众号可有机会免费获取《中国陶艺研究》第一辑精美图书一套!动动手指行动起来吧……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