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九厅十三堂,上和大地方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九厅十三堂,上和大地方

 

上和大地方,九厅十三堂;

两边教书房,。

 

在青山环抱里,风清云高,蔓藤爬满了村庄的砖瓦,搬个板凳坐小院里,聊着家长里短,直到夜色迷离,月上树梢。这是我们沉浸在记忆中的古村生活。当你真正走进一个古村落,你会发现她带给你的不止空气清新、田园烂漫,更多的是深厚的历史、道不尽的古老故事……

 

上和村就是这样一个古村落,它位于诸暨市区西南22公里,东至坪头岭,南接上和岭,西连乔竺岭,北毗宅树岭,地势东高西低,处在四面环山的盆地中。上和村主要以陈姓为主。出自帝舜裔胡公后,洪武十五年壬戌(1382),陈氏氏族由浙江湖州乌程苕溪蜀山迁至上和,肇基定居,繁衍至今。正如雁过留痕,村里的一砖一木都印刻着时光的记忆。村内各个历史时期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马头墙高低起伏,勾勒出村庄嵯峨的历史轮廓。祠堂、祖堂、民居、学堂形成了村落的格局。


上新屋厅、老屋厅、小房厅、新厅、前新屋厅、里厅、下新屋厅、恒业堂老厅、永睦堂老厅。永思堂(陈氏宗祠)、光裕堂、树德堂、怀德堂、崇厚堂、大小修德堂、大小百福堂、大小务本堂、恒业堂、永睦堂。这些众多的厅堂被编入童谣之中,广为传唱。

 


作为陈氏族人的精神家园上和陈氏宗祠,位于上和村中心位置,经始于康熙戊戌(1718)十月二十日,先建寝楹,次年造中厅五楹,又造门廊五楹,至庚子陆续装潢乃告竣。辛丑(1721)虔送木主入祠,宗祠规模初具,以简朴实用为主。后星霜递嬗,虽迭经修葺,大都因陋就简,并未大规模扩建。直至民国壬戌(1922),决议兴修寝室、中厅,去旧易新。拆除门弄,新建前厅五楹,演戏台以及看楼厢房亦皆加以改造,砖石加密,梁木加固,加以髹漆,饰以金彩,规模宏邃,蔚然改观。虽说是重修,实则于创造无疑。兴工二年后告峻。共费洋壹千四百余元。一九五八年冬,宗祠毁于祝融。,至今保留。

 


作为上和民居的代表性建筑崇厚堂,位于上和村东首,屋为四合院式民居,由门屋、座楼及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由陈孝廉见龙(1743—1819),字在田,号云峰所建。该堂宅于嘉庆廿三年(1818)十一月廿八日卜基,动建二年,于嘉庆廿五年(1820)十二月初二日入宅。清咸丰十一年九月廿六日,太平军过境,将崇厚堂烧毁。仅存屋基。侧厢毁后被改建。

现存崇厚堂座楼三间二弄,筑五柱九檩,穿斗式结构。明间设中柱带双步前廊,梁呈月粱形,饰刻鸱鱼喷水状。檐柱置牛腿雀替,以增出檐。座楼屋基设台基,明间檐廊前至天井设台阶五级,用条石铺设。座楼檐廊前左右山面,各开石制框式门,贯通内外界,檐柱柱础覆盆式,圆形柱墩,屋顶重檐硬山造。该建筑所存座楼屋架结构与牛腿、雕花构件均保存较好,是典型的清代风格。

 


嘉庆廿四年(1819)已卯二月十五日巳时,孝廉陈在田在村口再次建立宅基,建造树德堂,即下新屋。房屋坐巳向亥兼丙壬三分。于嘉庆廿五年庚辰十二月初二日丑时入宅。这座马剑镇单体堂楼建筑面积最大厅堂。面宽60米,深进70米,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树德堂分上下两厅,青石板铺地,特别是厅内荷花柱石护栏保存完整,两个“鱼池塘”终年塘水碧蓝,且与树德堂后花园的“后园塘”相通,形成全国罕见的“品”字塘,使之成为了“九厅十三堂”中的点睛之笔。

 


其他诸多厅堂既互为整体又相对独立,建筑风格各异。青砖黛瓦,灰墙马头,尽显古朴。

 


作为上和传统尊宗敬祖的礼仪,上和陈氏每年正月初十日的拜太公,至今一直延续。更显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之风气。

上和陈氏始祖文德公生于元至正已丑(1349)正月初十日,卒于明永乐丙戌(1406)五月初九日。为了纪念先祖,故在正月初十日,进行陈氏全族祭祖,由八房轮流值祭,仪式隆重。祭祖共用联为:地当五马同糟卜宅卜居莫忘宗功祖德;时届三阳开泰献觞献爵共庆人寿年丰。横幅为:[慎终追远]。

 


是日,上和陈氏阖族举行祭祖。正堂中悬太公太婆真容,拜厅内整齐摆放十张八仙桌作为祭桌,祭桌上摆放祭器、祭品,祭品有鱼、肉、鸡、鸭四时鲜果,南北糕点,糖果酒类等等。每类别祭品必须每桌16样,有农妇巧手精制的米馃,十二生肖、福禄寿喜、元宝等代表吉祥如意之类的祭品。

祭祖开始,值年房子孙,按长幼序进入拜厅,点烛上香,拜跪祖先。然后其它房族皆先后到拜厅祭拜。上和陈氏祭祖由八房轮流值理(称值年房),傍晚时,须进行值年房交接仪式,由下年值年房长者,接下太公真容及经办事宜之规章,筹划下届拜太公事宜。

是日,上和村全村沸腾,热闹非凡,凡是亲戚友朋者,皆来作客,一来访友探亲,再可目睹拜太公之盛况,深深钦佩陈姓子孙尊宗敬祖之美德。

 






附上和八景南屏八咏

黄绫山

山名黄绫山,色亦黄绫色;

悬挂小轩前,山灵气加墨;

我无绝妙辞,五色为组织。

 

薝蔔林

招凉推小槛,忽讶雪盈枝;

不信六出花,开来六月时;

素馨与茉莉,肥瘦孰相宜?

 

上下池

石濑鸣溅溅,节级为蓄泄;

一月印一池,宕洋各清绝;

移床欲相留,疑有上下别。

 

西岭雪

昔闻眠岭雪,万古积不消;

今见西岭上,满冈堆琼瑶;

一架白玉屏,书生色矜骄。

 

碧松阴

环山裁碧松,浓阴窈失曙;

一客荷樵来,一客看云去;

满地辅绿针,诗酒当筹箸。

 

东岭月

斗转星渐稀,怪无明月上;

登岭忽皎然,出地已三丈;

归来急开窗,瞥随我入幌。

 

笔架山

相如气凌云,燕许工画日;

笑我有底忙,时阁一枝笔;

欲学愚公愚,移近案头出。

 

幽间泉

万籁已俱寂,此水有清音;

出山复入山,幽咽鸣深林;

谁怀知音者,拂石弹素琴?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