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河南甯氏源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概述


  河南甯氏人口约6万,属大槐树系,集中于三门峡、封丘、济源、扶沟等地。获嘉古甯邑为甯氏发源地,现已无土著甯裔。目前居于获嘉的甯氏有两家,分别来自湖南和洛阳。获嘉县史庄镇李村尚有遗存甯家坟古墓,2005年被获嘉县政府确认为甯氏始祖“季亹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族谱举要

  1、河南《甯氏家谱》,甯孝辰等纂修,1963年石印本,,始迁祖宏基,明朝中叶迁居洛阳大营村,宏信迁居宜阳泊二里高山村(今伊川县高山乡高山村);后裔散居洛阳郊区,宜阳县、洛宁县、嵩县、三门峡市等,洛阳市洛龙区辛店镇大营村甯氏家族,宜阳寻村镇赵老屯甯家沟村甯氏家族,伊川县高山乡高山村甯氏家族。

  2、河南沁阳《甯氏族谱》不分卷,明朝 甯笏 等纂修,1985年据明万历十五年刻本影印,二册,平装,始迁祖 直,明代人。(河南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

三门峡支系

  三门峡市(古陕州)甯氏,1993年普查时15387人,分布于湖滨区、陕县、灵宝、卢氏、鲁山等县市。因聚居于老陕州东郊,曾有‘甯半天’之称,现以湖滨区高庙乡甯家窝为聚居地,其他分布于陕县的瓦碴坡、郭家沟、秦家山、山里凹、草地、后崖、沙石坡、魏家沟、三教地、柏树山、朝阳、东村、鹿马、鹿坡、柴洼,以及灵宝市、卢氏县、鲁山县、睢县等地。还有外迁山东等省者,已无联系。

  据族谱记载,始迁祖剑武、钊武兄弟,从山西迁河南,落户陕州淆里村,属“大槐树系”。嗣后弟迁十里外吊庄老虎窝,创业甯家窝。因有滴水岩之传说,若干年后,由甯家倡导初建佛殿一间,后成古迹洪岩寺。

  甯家窝开基祖钊武,以下两代不详,老谱字辈“五良西建,法作登广,全好志德”,至“德”已传23代。四世洪,生8子(锐、开、仲、信、富、智、义、咨、),八门人后续字辈:“正大光明,兴时安居,天理存中”。另有五门人后续字辈:“成守惟式则,先业以之兴,相延百代远,嗣续汝高增。”曾有族贤为豫晋陕交界处三县参议。

  甯家窝祠堂,由三大间组成,青砖蓝瓦,屋脊上的五鸡六兽,虽已破旧,仍见当年气派。前面有六扇木雕花门,对面是戏楼,左右两侧各有三间厢房,组成一座完整的四合院。至12世时,甯家窝建有一块甯氏合门祖墓,占地约4亩,大石碑刻有“木本水源,勿忘勿怠”,为裔孙贡生元善书丹,由庠生凤山率各门人同立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

  甯家窝还有另外一支,甯钊曾为豫晋陕交界处三县参议,此支字辈“全好慈德,正大光明。”(三门峡地区甯氏宗亲联谊会、甯好敏)

甯家窝祠堂

洛阳支系

    1、孟津县会盟镇:

    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安宁村,甯氏辈分清纯完整,其中洛阳一带的辈分,已传至123“久”字辈。

    ,落户孟津东部水口村(今安宁村),二世单传,三世兄弟5人,长、次移居西部宁嘴村。从六世起字辈:“全金百王,守魁安儒,明月世宗。”清末续添:“太移孟河岸,永传万年春。”五百年传20多代,共1500余人。

  1906年续谱时,第87—106代的20辈序:守忠毓吉祥,家道衍泽长,维令昭可庆,聿善载其光。

  1981年续谱时,第107—126代20辈序:汉宗卫国起,战胜文明英,德才传运广,永久福世兴。

  当代每十年小续一次。1998年续谱时,参与者有孟津县会盟镇安宁村、扣马村,王良乡宁嘴,送庄乡裴坡,平乐镇等地代表,并商定下次续谱时间为2012年正月十六日。

  现孟津县最高字辈“胜”,是第112代,而洛阳一带已排至124代“福”字辈,以下者尚未出世。(甯世忠供稿)

  2、洛阳、偃师甯氏:

  (1)甯氏始迁祖宏基,,落户洛阳市郊大营村,为纪念故土,在村北植下一株大槐树。大营村历有“西甯东张”之说,该村原辛店镇人大主任甯官举,热心甯氏联谊工作,他与洛宁县甯思英编撰发行宗谱。此为“大槐树系”,宏基公所植大槐树,至今香火不断,其“祖槐情结”根深蒂固。

  宏基支系老谱16字辈:“念祖修德,孝思维则,本立道生,同彦千百”,新谱后序80字(此略)。

  (2)偃师甯氏,分布于大口乡甯村,邙岭乡丁门口村、刘坡村,以及顾县镇、缑氏镇等地。 

  大口乡甯姓,明初来自山西,至今已传24代;顾县镇段东甯姓,从大口乡甯村迁入;邙岭乡刘坡村甯姓,清咸丰九年(1859)从孟津县郝村迁入,命村名为“甯圪垱儿”,现被分为两县管辖(东半部归偃师刘坡村,西半部归孟津上古村);顾县中宫底村甯姓,建国初甯全力从孟津迁入;偃师市区甯姓情况待考。

  偃师的历史名人贤士,有清代甯遴奇,任灵寿坌头巡检。(甯海飞供稿)


伊川、宜阳支系

  伊川、宜阳两县甯氏,先祖兄弟三人,明正德年间(约1513年)来自山西洪桐,长祖甯宏基落户洛阳大营村,次祖甯宏信落户宜阳泊二里高山村(现属伊川),三祖甯宏善下落不明。

  1962年,洛阳大营村宏基分支,为追根求源,将周边数县甯氏后裔按辈排序,汇为一谱。整理成册分发后,我们才知宏基祖墓在洛阳大营,距今四百余年,繁衍人口近千,传21世。

  宏信祖居宜阳高山村,传23世。清顺治年间(1659年),因战乱灾荒,再次迁徙,分别迁居洛宁长水、高县秋耙、宜阳白扬镇,及伊川高山乡坡头寨、张村和黄兑、汝阳、上渠等地,族人已达八千余。(甯文忠、甯永福)

郾城支系

  漯河市郾城县甯氏,集中于挂刀营村、马店村、甯庄村,本是相近的一支,方圆不足30里却不明宗亲关系。若依村名而论,当以甯庄为宗,但从老人口中得知,他们曾去马店祭祖,而马店人则说,挂刀营辈分高,认以为宗。由此看来,其支系关系应是:挂刀营—马店—甯庄。

  马店村居民多有“大槐村”特征。甯氏始迁祖为五兄弟,五门之间辈份分明,称谓准确。但先祖没留下家谱或墓铭,始祖源流早已失传,不知已传多少代。如今马店甯氏后人,已散落四面八方。

  马店村并非甯氏始建,只因甯氏五兄弟迁入后,家族渐盛,成为村中望族。(甯海根 供稿)


泌阳支系

  始祖甯宏经,由山西绛州洪洞刘右村,迁至河南泌阳西关,携带四子:子明、子亮、子兴(幼子水土不服返回老家),由经商发家,于康熙年间置田买地,挂过千顷牌。留有坟茔一座,占地5亩,古柏参天,。

  族人现分别居于县城西关、牛庄、范岗、丁庄等地,约600人左右。祖谱字辈:“子步斗辉,彦之天新,福录荣春。”12代已传完,新续字辈:“千秋基业,锦绣前程,继往开来,大展宏图,书耕诚信,康乐永存。”祖传楹联《齐君雅望》:上联/史记春秋卫武子,下联/歌寓远志齐大夫。(甯广武 供稿)

其他支系

河南南阳

(1)清嘉庆年间由山西洪桐迁河南,居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甯杨庄,字辈:“大克成学,全新占玉。” 2007年续字:“安东振庆万永兴,德荣志泽继传宗。”唐河县桐寨铺甯氏同此一脉。

(2)南阳桐柏县毛集镇李楼村甯老庄,祖籍湖北孝邑花园甯家河。先祖从湖北孝邑迁河南,现居南阳与信阳交界处。孝邑老谱32字辈,只知后16字“尊儒重本,守义行仁,敦笃传家,福自天申。与孝昌县甯家河同字派同支。 ”爷“传”字辈,父“家”字辈。(甯博帖)

(3)南阳唐河县源潭镇始祖万春,字辈“德义兴发”,爷“明”辈,父“金”辈,至清末析分四门。(甯亮帖)另,南阳市桐柏县有一村庄,约有甯姓800人。

河南长垣

(1)始祖争魁从获嘉迁长垣,居常村镇甯庄村(甯堽),传18代。字辈“争宗世忠瑀,慎大殿培际,广瑞丙(东)甲允。”春秋时长桓为卫国蒲邑,是卫大夫甯殖采邑。

(2)长垣甯庄村始祖立朝,,有一部流落山西,字辈 :“…甲丙瑞广云”,历300年传15世。(甲强帖)

河南镇平

镇平县西郊甯庄村,始祖守良为明处士,隐居而有名望。七世系:守良—尚志—三才—永福—辉先—元勋—天培,已传14世。现存坟园石碑,为六世元亮立于清乾隆。家谱字辈:“守尚才永辉,元天宪心子,成春开继思,孝祖安康福,保咸宣龙政,昭洪泽祥尊,胜顺统乾崇,瑞靖熙寿延。”

河南淅川

淅川县2003年续谱,兄弟5人分迁各地:始祖甯霖(淅川县李官桥台子山宁家村)、森(邓州宁营)、绍(桐柏宁家湾)、贤(湖北南漳)、毅(河南泌阳)。世系辈序:甯霖—甯义—嘉禄—弥震—师沛—先俞—国才(先俞二子)—希圣(国才二子)—成才—从林(成才二子)—玉海—鸿明(迁陕西蒲城另详)。

河南济源

祖籍山西平阳,明洪武二十年迁自洪洞大槐树,初迁河邑赵补村,继迁于怀庆府内。清康熙年间,甯昇,分迁济源五龙口东逯寨。本支字辈:“昇志可学天朝昌,元全基肇洪洞方,来汝孝仁绍先德,端本善则世永芳。”至16世繁衍近千人口。(甯同友帖)

河南沈丘

沈丘县莲池乡甯庄村,系安徽阜阳分支,已有三百年历史。始迁祖甯魁武,是阜阳甯氏三门九世裔孙,潁谱五修时已收入。沈丘字辈略同阜阳:若大继文南,光国克承传,尚宝毓尔家,学道永其年。

河南孟县

旧孟县即孟州市,古为孟州河阳,是元代甯玉将军的故乡。甯玉累官浙西道都元帅兼沿海上万户,后裔分布于江、浙、陕、粤等省,他任苏州长桥镇守时,留下的一支情况不明。(甯林帖)

河南扶沟

,已传21代。近年续谱字辈:“祖、道、传、述、广。”先祖有二子,为避充军,次子改姓张,扶沟县韭圆村之张姓,实为甯氏,考《甯张氏族谱》。

河南新安

新安县石寺镇下灯村后甯沟,属大槐树系,永德堂。

河南博爱、郸城

博爱县许良镇陈范村甯氏,,辈序:良、靖、长、振、志。

郸城甯氏,字辈…超、祥、德…

河南封丘

新乡市封丘县甯氏,我村两千多人,家谱不太相同。我家字辈“俊家远祖玉”,我爸“家”字辈,我“远”字辈。(方远、亚远帖)

河南汝州

,落业汝州陵头村,家谱字辈:“汝…廷、西、学、文(振)、万、全、天。”(孟魁帖)

河南民权

民权字辈:文博永宏怀,庆太新长友,福一照中来,积德后平安,风世乐茂林,天书启光灿。

邓州/社旗

邓州市甯氏字辈:开、国、成、相、瑞。  社旗字辈(从曾祖起)…万、国、长、(更、明)、景…

河南固始、郏县

固始县观堂镇祁楼村甯庄,来自安徽阜阳,字辈:凤、友、玉…  郏县甯庄辈序:宗、坤、国…

河南信阳

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甯老庄,祖籍湖北麻城。本村人甯淮,曾任空军副军长。(唯一、甯博帖)

河南沁阳

沁阳新店甯氏,字辈…大、俊、国、纪、学… (鹏飞帖)

河南商丘

商丘甯氏1942年迁自山西,字辈“宏-怀-庆”。(庆磊帖)

河南滑县、确山

滑县白马城,有一支也以甯从道为始迁祖。另,确山县普会寺张营村有一甯家湾。

文物古迹

淇园武公祠遗址

  (1)卫武公功业

  卫武公(B.C.853-B.C.758),姬姓名和,卫都朝歌人,卫厘侯之子,卫共伯之弟。谥为“卫睿圣武公”,是卫国第10代国君,在位55年,终年95岁。

    卫武公幼子(第13支子),是甯氏得姓祖季亹,约出生于前 810年后,受封于前795年后,起姓于前770年(周平王元年)。

  卫武公是一位博学多才、文才武略的历史人物,立过显著战功。前853年,犬戎杀周幽王,他辅佐周平王平犬戎、迁都洛阳,平王升他为公爵。卫武公执政期间(B.C.812—B.C.758年),修康叔之政,百采众谏,勇于自儆,政通人和,国力强盛,深受臣民拥戴。他终生操持国是,以贤明传世,为史上一代明君。

  (2)淇园武公祠

  卫武公曾在朝歌淇奥兴建“淇园”,这是我国最早的园林,《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谓“君子”之化身,首开竹文化之先河。后经汉武帝时代瓠子河决口、东汉河内太守寇恂讲武习射,两次大规模伐竹遭破坏,但仍为优美胜地,引历代骚人墨客吟诗作赋。《诗经》以淇竹比兴,有《淇奥》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汉魏以降,淇人怀其德,于淇县建武公祠,明弘治时(1488)重修,并建“有斐亭”。将祠前石河更名“思德河”,河中槐荫店改称“思德村”。

  古淇园原有八景:淇园竹翠、斐亭莲芳、群峰敛碧、列柿流丹、半岩风雨、曲径烟霞、一壶映月、双剑横秋。汉章帝曾率满朝文武亲临淇园观光。

  卫武公所建淇园,为中国首座王侯园林,誉为华夏第一园。他功业彪炳史册,后世为他留下不朽诗篇。

  2005年,中国文联出版《淇河古诗三百首》,主打歌颂淇园和卫武公。代表作有明朝刘基的《淇园》:“驻马淇园春正浓,三山云外耸芙蓉。武公去后琅玕少,霁色漪漪入画中。”(收入《四库全书•易斋集》);清朝郭玥的《淇园》:“为访淇园试古筇,平桥才渡即闻钟。秀莹美映祠前竹,会开辉流涧下松。西望幽关仙气接,眺瞻魏阙瑞云重。每怀金锡听歌咏,春雷余音绕碧峰。”   古淇园主区在今河南淇县黄洞乡、庙口乡和高村镇西北部一带,绵延至桃胡泉20里沟壑全是竹子,品种有紫茎竹、斑竹、凤尾竹、淡竹数种。皇家之竹,名冠九州。明代县令刘金在《重修睿圣武公祠碑记》云:“以白云为篱,以青山为屏,以光风云月为侣。”

  如今仅存遗址,淇人为开发旅游,将重建武公祠和有斐亭,并在四隅广植竹子,还其绿竹猗猗之风貌。让淇园绿竹猗猗垂千古,武公祠睿圣有斐世代祭。(甯勇杰 甯蔚华) 

甯懋石室画像

  河南洛阳出土。刻于北魏孝昌三年(527)。石室高约1.5米,用石材雕筑成一悬山顶木构形式的房屋,内外壁匀线刻绘画,门外二侧线刻二武将,山墙内外线刻出行、庖厨、孝子故事,室内正壁刻三贵族人物画像,每人或回首、或拈莲花或玩鸟,均有一侍女陪同,形态雍容大度,动态刻画细微,是北朝晚期成熟的作品。现藏美国波斯顿美术馆。1931年2月在河南洛阳北邙山出土。石室以数块石板及石质屋顶拼装而成﹐高1.38米﹐宽2米。

  石室仿木结构﹐为单檐悬山顶﹑进深二架椽﹑面阔三间的房屋。无门﹐下有基石。每间刻出人字拱二朵及檐柱等﹐山面刻蜀柱﹑叉手。在内外壁画上以阴线刻满绘画﹐依一定规制﹐将不同内容的画幅安排在特定的位置上。正面门外两侧各刻一金甲武将﹐执戟﹑剑﹑扬盾﹐著武将装束﹐怒目扬眉﹑神采飞扬﹐是驱恶辟邪的守门神。门两边各刻有“孝子甯万寿”﹑“孝子甯双寿造”的字样。两山面上分上下栏刻丁兰﹑舜﹑董永及董晏4组孝行﹑历史故事﹐画面均以独幅形式表现主要的情节内容。内部正壁是3位贵族以及陪伴的侍女像﹐左右山面则分别刻有乘骑和牛车的出行行列﹐门内两侧刻绘著在庭院间以屏帐围隔的庖厨图。在许多画面中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马具﹑车服﹑陈设﹑器用等形像。而在丁兰﹑舜﹑董晏及庖厨图中都画有庭院﹑房舍及帷帐﹐也较真实地表现出当时民居以及几种不同类型单体建筑的结构特点。画中布满山石﹑树木﹐有著“刷脉镂叶﹐多栖梧菀柳”的特定时代的装饰风格。画中人物多属秀骨清像的类型。这类人物在面部表情上虽未见更多著笔刻画﹐但彼此的不同身态﹑不同动作之间自有一种情意上的联系。正壁3位贵族像﹐当系甯氏已故之亲族﹐已脱离了类型化的表现﹐其形像饱满﹐神态飘逸﹐在举止动作间﹐表达得也十分细腻﹐技法之纯熟已能预示出隋唐人物画即将取得新成就的前景﹐与其他画幅在绘画水平﹑画面处理上相比﹐有着较大不同。

甯懋石室

甯懋石室拓片石刻线画

历史名人

【季亹】(BC,770—730)卫武公之子,封于甯邑,厥后以邑为氏,故季亹为甯氏得姓始祖。甯邑,在今河南获嘉、修武一带。

【顷叔】季亹之子,《元和姓纂》误作季亹之弟。

【甯跪】(BC,699—689)顷叔之子,卫大夫,谥文仲。《左传》庄公六年:“春,王人救卫;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入甯跪于秦。”     

【甯戚】(BC,680—651)卫国寒士,为人饭牛挽车至齐,慨怀才不遇,扣牛角而歌。齐桓公听后甚异,派管仲迎他,后拜为大夫,辅助桓公成就霸业。

【甯静】又作甯穆仲,甯跪之子。

【甯速】(BC,660—634)又作甯遫,穆仲之子,卫大夫,谥庄子。卫懿公好鹤无道,险遭亡国,赤狄伐卫杀懿公,取都城,石祁子与甯速助卫复兴。

【甯俞】(BC,634—599)甯速之子,卫大夫,谥武子。佐文公、成公,成公无道,失国奔楚、陈,卒为晋侯所执。甯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卒保其身,而济其君。孔子赞其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甯相】(BC,599—577)甯俞之子,卫大夫,谥成子。《左传》记载他奉命攻打齐、宋两国。

【甯殖】(BC,580—553)甯相之子,卫大夫,谥惠子。卫献公无德,被逼逃奔齐国,他与大臣孙林父共立献公弟(秋)为国君,为卫殇公。

【甯喜】(BC,553—546)甯殖之子,卫大夫,谥悼子。他与孙林父争宠,奉殇公命发兵攻孙,逼其逃晋。孙在晋国帮助下,,献公复位元年,甯喜被诛杀。

【甯越】(BC,405—?)战国时中牟(今河南鹤壁境)人,原为赵国农民,苦读成才,后成周威公之师。

【甯成】(BC,140—?)西汉南阳穰县(今河南邓州)人。景帝时济南中尉,执法严峻,武帝时任内史,为外戚所毁入狱。后逃归成巨富,再起为关都尉。

【甯玉】(1260—1294)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元代将领。臂力绝人,从世祖渡江有功,授百夫,后攻襄樊、灭南宋,累官浙西道都元帅。

甯玉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甯嘉猷】(1554—1625)字君献,号屏榖,河南考城(今兰考县)北关镇甯庄村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在河南考城中三甲进士,初授湖广石首县知县,万历十九年调任诸城知县,升湖广黄州府同知。致仕,家居二十余载,杜门谢客,手不释卷,当六旬时,父母俱存,尝作小词,命瞽者歌之,以娱亲,积久成帙,自题曰《睡时漫兴》。明万历十九年,甯嘉猷出任诸城知县时,主持修复超然台苏公祠。史书:“伐石为台,庋置明伦堂前……山堂乱石,此或其存者耶。公手书碑刻俱尽,而此石独存,摩挲手泽,亦大海一勺矣。”后来该题铭石亦失,仅留拓片。(甯恩生/文)

“甯氏源流”公众号

——甯氏全球宗亲网主办,专注甯氏文化研究。

声 明

1、本文整合自甯氏全球宗亲网(www.ningcn.com),具体内容源自宗亲提供信息或网上文章,如有错漏谬误欢迎在下方留言指正,以便下次进行修订。

2、本文点赞款将全部捐给中华甯氏宗亲会作为甯氏家谱整理与研究用途,并在甯氏家园“家谱资源”栏目公示。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