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卞之琳 | 一生只看风景的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为诗人,他师从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与“雨巷诗人”戴望舒并称“南戴北卞”,与何其芳、李广田合称“汉园三诗人”;作为翻译家,;而作为才子,他一生苦恋“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留下刻骨铭心的遗憾。


他是卞之琳。



一个纯粹的诗人

——————————


八十年代中期的卞之琳    李辉 摄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主知”派的代表,其诗作蕴涵丰富,具有冷峻的特色。诗人的笔触伸向宇宙、人生、历史、自我、社会,在冷峻客观中隐藏着哲学思索,其诗作与生命永远闪烁着智慧、艺术与真情的光芒,而且深受徐志摩诗风的影响,注重自我感情的宣泄。他还善于借鉴法国象征派与英美现代派诗艺,并汲取了中国古诗的营养,创造了新的诗歌境界,形成卞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卞之琳具有极强的思辨能力,阅读其作品可看到哲理的天光,从而感悟到其诗作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诗人高洪波评价:“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琢玉者。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真有点儿像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才华横溢式的,写得很多,像龚自珍:另一种是披沙拣金式的,拙于言语,但有耐心和耐力,写得持久,不以数量取胜,如卞之琳。他把诗当成一块玉来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诗作铮铮然有金玉之声。卞之琳长于内心思考,短于社会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绝对不是公众人物,不是表演式的公众人物,就像孙犁,是远距离征服式的作家。但他却是文化和精神意义上的真正的公众人物。其诗,表现了人生深层次的痛苦、孤独、命运和思索,博采中西各家之所长,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层挖掘,沉着、大气、精光内蕴同时也静气内敛,并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九叶诗人等诗作者。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他晚年自述其写作观念:“我写白话新体诗,要说是‘欧化’,那么也未尝不‘古化’。……就我自己论,问题是看写诗能否‘化古’、‘化欧’。”



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




“赤裸裸的可怜人,不论你们在哪儿

遭受到这种无情的暴风雨敲打,

凭你们光光的脑袋,空空的肚皮,

凭你们穿洞开窗的褴褛,

将怎样抵抗这样的天气啊?

啊,我过去对这点太不关心了!

治一治,豪华!

袒胸去体验穷苦人怎样感受吧,

好叫你给他们抖下多余的东西,

表明天下还有点公平。”


”什么!疯了吗?一个人没有了眼睛就看的见这个世界的面目。用耳朵看吧:看哪个法官怎样痛骂那个微贱的小偷。听,侧过耳朵来:换一换位置,现在猜猜看,哪一个是法官,哪一个是小偷?你看见过一户农家的狗咬一个叫花子吗?……还看见过那个家伙逃避那条狗吗?从哪里你可以看到的伟大形象——狗当了道,人也就得听话。

你这个流氓公差,停住你的毒手!

为什么鞭那个妓女?你自己敞开背!

你一心只想拿她来干那个勾当,

却为此而打她。放高利贷的绞杀骗小钱的。

衣衫褴褛,小破绽里露大恶,

锦袍掩蔽了一切。罪孽镀了金铠甲,

法律的长枪刺上去自己会折断,

裹了破布条,侏儒的草管也穿得透……”



。1929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时年十九岁。,。


“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鲜少人知道,1958年上译厂推出的经典电影《王子复仇记》的最终完成的配音版台词,主要就是根据卞之琳的译本整理而成的。



一个一生只看风景的人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


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那桥、那楼、那观景人,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想象的范围很大,可画面的重心依旧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极富情趣又浪漫。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呢?“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饶有情致的一句,巧成浪漫惬意的宣泄。



这首传世之作,便出自卞之琳之手。这原本是他一首长诗里的四句,因不甚满意,便删去了其他诗句,只保留了这四句,竟成了经典。


喜欢新诗的人,都会读过卞之琳的这一名篇,可以说卞之琳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是跟这首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一九二九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时,卞之琳开始接触到西方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歌。也正是这段时间,他结识了徐志摩,并师从于徐。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作在自己编辑的《诗刊》上面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而如此朦胧浪漫的诗,折射在现实中,却是一段爱而不得的忧伤恋事。


有人说这首诗是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四妹——张充和写的。卞之琳跟张充和相见并不多,张充和其实更一早拒绝了他的爱,但张充和从来没有在卞之琳生命中消失褪掉。卞之琳给张充和写过很多信,但她从未回过一封。,张充和嫁给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并跟丈夫赴美定居,卞之琳则留在大陆生活。



在晚年的访谈中,张充和谈到:“我从来没有答应过他,更没惹过他。他是另一种人,很收敛,又很敏感,不能惹,一惹就认真得不得了,我们从来没有单独出去过,连看戏都没有一起看过……(卞)完全是单恋,不过感情很强烈。前后持续的时间大概有十年。我不理他,他就拼命写诗,写了很多无题诗……”


卞之琳在他的《〈雕虫纪历〉自序》中,对此“单恋”,其实有所述及:


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



沈从文也曾在他《二黑》这篇文章中,如此委婉曲折地评点这段“罗曼史”:


……然而这个大院中,却又迁来一个寄居者,一个从爱情得失中产生灵感的诗人,住在那个善于唱歌吹笛的聪敏女孩子原来所住的小房中,想从窗口间一霎微光,或者书本中一点偶然留下的花朵微香,以及一个消失在时间后业已多日的微笑影子,返回过去,稳定目前,创造未来。……诗人所住的小房间,既是那个善于吹笛唱歌女孩子住过的,到一切象征意味的爱情依然填不满生命的空虚,也耗不尽受抑制的充沛热情时,因之抱一宏愿,将用个三十万言小说,来表现自己。两年来,这个作品居然完成了大部分。有人问及作品如何发表时,诗人便带着不自然的微笑,十分郑重地说:‘这不忙发表,需要她先看过,许可发表时再想办法。’决不想到这个作品的发表与否,对于那个女孩子是不能成为如何重要问题的……

——摘自沈从文《生之纪录-沈从文随笔》


他是个诗人,笔风轻逸,敏感、痴情

她是个精灵,擅丹青,通音律,热烈、活泼


她也只能是他的风景。



卞之琳诗作欣赏

——————————


今天是卞之琳先生的诞辰,让我们再来欣赏几首诗歌,感受诗人的纯粹。



雨同我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



墙头草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



圆宝盒

我幻想在哪儿(天河里?)

捞到了一只圆宝盒,

装的是几颗珍珠:

一颗晶莹的水银

掩有全世界的色相,

一颗金黄的灯火

笼罩有一场华宴,

一颗新鲜的雨点

含有你昨夜的叹气……

别上什么钟表店

听你的青春被蚕食,

别上什么古董铺

买你家祖父的旧摆设。

你看我的圆宝盒

跟了我的船顺流

而行了,虽然舱里人

永远在蓝天的怀里,

虽然你们的握手

是桥!是桥!可是桥

也搭在我的圆宝盒里;

而我的圆宝盒在你们

或他们也许就是

好挂在耳边的一颗

珍珠——宝石?——星?


注:本文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