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安全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事故案例汇总集(五)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事故案例汇总集


总因:管理上疏漏,及解决问题不彻底 


事故一:xx厂水泥车间5#磨排风机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9年2月25日下午4点,技改已完工的5#磨开始试机,约70分钟后,施工单位的李亮发现斜槽密封不严,同时发现5#磨排风机处有烟冒出,立即停机,打开加油孔,看见里面全是烧烟,再仔细检查发现其中一轴承已经散架,后拆开发现轴也磨损。 事故前设备状况: 开始试过机,但没有开起来,排风机电机试机正常。


二、原因分析 


1、润滑油量太少,导致轴承烧损,磨损主轴。 

2、油标观察孔不干净,造成油位假象,影响了添加润滑油

3、未认真检查设备油量。 


三、事故责任及处理 


项目部副部长、技术员负主要责任。 项目部部长负领导责任。 技术部部长负领导责任。 


四、采取措施 


1、在整个系统试机前,要进行单机试车。 

2、施工单位(华新公司)在施工质量和细节的管理上应进一步严格把关。 

3、相关单位(华新公司、项目部、技术部及车间)加强互相配合协作。 


事故二:xx厂熟料一车间红窑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8年8月13日中班19:30,中控操作员发现2#轮带处筒体温度偏高,及时通知车间助理王怀志和中控工段长李春来,他们到了中控操作室后,19:50第一次去现场实测筒体温度为320℃,20:30第二次去现场实测筒体温度时发现2#轮带处已掉砖红窑,因此倒料停窑进行检修。 事故前设备状况: 正常 


二、原因分析 


2008年7月以来,3#窑运转一直不太稳定,开停窑次数较多,影响了耐火砖的使用寿命。8月5日停窑检修以前,2#轮带处筒体温度一直居于正常状态,而窑内18m及34m处温度较高,因此在8月5日检修期间,车间重点检查了18m及34m处的耐火砖情况,未对2#轮带25.4m位臵进行检查。8月10日点火开窑后,因窑中大齿圈螺丝有松动,导致窑有振动现象,而且25.4m至27.4m处为硅莫砖,硅莫砖的易碎性,综合导致了2#轮带25.4m位臵掉砖红窑。 


三、事故责任及处理 


1、熟料一车间在8月5日停窑检修期间,未对25.4 m至27.4m处的硅莫砖及时进行检查,在这起事故中负主要责任。 


事故三:xx厂熟料一车间5〃5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9年5月5日5#窑检修窑内换砖(12M~23M),按正常程序进行,开完换砖地方的窑皮口和砖口,席纪军发现11M~17M窑皮特厚,窑皮和砖粘的很紧,打砖很不安全,就请示车间领导,是否可以打下慢转,让窑皮和砖松动再打。车间领导同意转窑,转后一定要检查。第一次转了20分钟左右,席纪军进窑内检查,没有异常情况,打在换砖与好砖的接口处的二根顶机没问题,不换的砖也没有问题。就开始第二次转窑,还是20分钟左右;再进去检查,二根顶机没动,却发现有不换的硅莫砖松动和错位,共11环(23M~25.2M),即报告领导。车间领导未向上级领导汇报。 

23M---25.2M  硅莫砖厚度17CM—18CM 


二、原因分析 


慢转窑导致正常硅莫砖松动,错位。


三、事故责任及处理 


1、车间主任知道这段时间5#窑检修厂部再三强调不准转窑打砖,还同意转窑,此事发生后也不向上级领导汇报,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2、工艺主任知道这段时间5#窑检修不准转窑,同意转窑,出事后未向上级领导汇报,对事故承担次要责任。 


四、采取措施 


1、车间主任知道这段时间5#窑检修厂部再三强调不准转窑打砖,还同意转窑,此事发生后也不向上级领导汇报,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2、工艺主任知道这段时间5#窑检修不准转窑,同意转窑,出事后未向上级

领导汇报,对事故承担次要责任。 

3、严格按照厂部规定执行,在工作中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事故四:xx厂熟料二车间余热发电停机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8年6月29日以来,余热发电循环水大池水位一直呈下降趋势,熟料二车间主任,不断与资源管理部主任工程师进行沟通,要求增压进行补水,主任工程师联系泵房,要求停止生活区游泳池供水,增大压力保证循环大池供水。7月6日中班21:00左右余热发电中控岗位工告知值班长发现余热发电一台水泵电流偏低,值班长巡检循水大池发现水位偏低,及时通知车间主任,车间电话联系生产品质部调度员,要求厂调联系资源管理部主任工程师进行增压补水,调度汪联系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说此事他来处理。主任工程师联系泵房,要求水泵工增压至0.38MPa,岗位工按要求进行了操作。调度汪因处理窑尾其它事情,把此事向主调曹说了。熟料二车间因为处理冷却机故障,未再过问此事。7月7日早上8:20,循环水大池无水,导致余热发电系统被迫停机。 


事故前设备状况: 事故前该设备运行正常。


二、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资源管理部主任工程师接厂调电话后,认为是冷凝器无水,虽然采取了增压措施,但对该措施有无效果未进行跟踪验证,是导致该事故的直接原因。 


次要原因: 


熟料二车间主任,因6日中班在冷却机进行检修,未能及时督促岗位工和值班长进行巡检、反馈信息,是导致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生产品质部调度员未能对此事件继续跟踪,并对执行效果未进行验证,是导致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及处理 


主要责任: 

资源管理部是水资源的管理部门,主任工程师是给排水的专业人士,虽然在此事件中采取了措施,但未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以便采取其它有力措施,造成了余热发电被迫停机的事故,对该事故负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

熟料二车间是设备的使用部门,主任未要求当班人员加强巡检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对该事故负次要责任。 


生产品质部调度员汪未能对事件进行全过程跟踪验证,对该事故负次要责任。

 

四、采取措施 


1、资源管理部应加强水的供给平衡,对水供应薄弱环节应及时采取措施。 

2、设备(设施)一旦出现故障,相关部门(使用单位、管理单位、协调单位)应跟踪到底,直到事情解决。 

3、车间应加强对水位的巡检,建议增设水位浮标便于观察。


推荐阅读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事故案例汇总集(一)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事故案例汇总集(二)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事故案例汇总集(三)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事故案例汇总集(四)


本文来源于网络,作为阅读交流学习之用,如果有涉及到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