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洪州窑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新发现的南朝“火照”
  
  火照又称“试片”,是用作测定窑室内温度。江西各地宋代窑场如景德镇湖田、吉安永和、赣州七里镇以及南丰白舍等,均发现用碗坯改做的火照,上平下尖,大体呈“Ⅴ”形。使用时,其下部尖端插入盛满沙粒的匣钵内,上端多有旋削的圆孔,当窑工测定窑膛内温度时,用长铁钩通过观火孔将火照从匣钵里钩出。每烧一窑瓷器须验火照数次,每验一次,就钩出一个火照。火照都施半截釉,且只能使用一次。
  江西同田李子岗出土火照1件,系由小平底盏镂削而成。在盏口沿薄端处切削“ⅤⅤ”形缺口二处,在底腹交接处又旋削半圆形镂孔一处。该小平底青瓷盏属南朝典型器。同田乌龟山出土1件由大平底钵做的火照,钵的底腹交接处镂削一椭圆形孔。从其造型看,口微敛,腹微鼓,大平底微外撇,具有西晋晚期至东晋早期的器形特征。据此推断,洪州窑至迟在东晋早期即使用火照。南朝期间火照观测火候技术又有明显的进展。出土资料表明,洪州窑也是全国最早使用火照技术的窑场之一。
   洪州窑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盈越州上,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就所出土的茶具而言,洪州窑各类青瓷杯有敞口、敛口、外卷唇之分,有鼓腹、削腹、折腹之别,底腹交接处旋削螺旋纹,或假圈足或玉璧形底等多种形制,纹饰有重圈纹、重圈环点纹、重圈环水波纹、双层重圈间弦纹、蓖点纹、梅花和联珠纹等多种。其中的把手折腹杯和双层重圈纹折腹杯,纹样新颖,造型雅致,胎质细腻,釉色莹润,用以盛茶,茶汁清澈。其盏托呈盘状,浅腹,璧形底,盘心塑有圆凸圈,用以承托茶杯,制作精良,设计考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为洪州窑鸣不平:“陆羽以瓷色为主要标准,只能算是饮茶人的一种偏见。”
  从文献记载上看,洪州窑瓷器曾享誉一时。《唐书》卷一三四“韦坚传”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使韦坚,引浐河水到长安“望春楼”下,凿为“广运潭”,玄宗诏群臣同登楼临观,韦坚率江准并汴洛漕船三百艘,漕船各署郡名,满载各郡轻货,豫章郡(洪州)船载“力士瓷、饮器、茗铛、釜”(即:名瓷、酒器、茶铛、茶釜),船首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京城观者骇异。像这样盛大的南方手工业和土特产品水上展示,其中名瓷独举豫章(洪州),这足以说明洪州窑青瓷器当时确已驰名全国。

  
  烧造工艺特征
  
  洪州窑与浙江等南方地区各窑场一样,从东汉晚期到南朝的360多年中,在胎釉原料选用、成型、施釉技法、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其制瓷工艺上的一项突出成就,就是在胎料装饰上成功地使用化妆土。从丰城港塘、乌龟山、象山、寺前山等窑场所出两晋至南朝各类青瓷器观察,窑工为使胎色达到理想水平,均先在坯体之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浇釉,使坯体显得光洁细腻,釉层更加柔和莹亮,有的陶瓷史文献认为“婺州窑首先应用化妆土成功”,洪州窑出土资料表明,它成功地采用化妆土的时间并不比浙江婺州窑晚。婺州窑始烧于东汉,延烧至北宋,下限比洪州窑烧造时间略长。丰城港塘窑使用化妆土的时代亦早于东汉晚期,东吴渐趋盛行,一直沿用至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洪州窑在成型技术上广泛运用拉坯技法。壶、罐、钵、碗、盏、杯、盘等,器壁厚薄均匀,坯体旋削规整,在胎形、釉汁和釉层装饰上均有长足的发展。洪州窑采用旋削、压印、刻划、堆贴、镂空等多种成型和装饰技法,纹样线条清晰,塑像造型生动。在刻划纹饰上,通常有莲瓣纹、蓖纹、水波纹和弦纹等,其中以莲瓣纹最多,一直延续至隋唐。莲瓣可分为单瓣、重瓣、仰覆瓣和凹凸瓣等,其中瓣尖又有“∧”“⌒”或“⌒”三种形状之分,而“⌒”形瓣采用单线或双线勾划。模印有重圈、梅花、蔷薇、柏树和宝相花等图案,可谓丰富多彩。
  运用堆塑技法的器物常见有夔龙把手鸡头壶、狮形水盂和各式圆形兽足砚。其中一只砚的侧面贴附两突起水盂,底塑20只等距离兽足,塑造精美,造型奇特,古朴实用,釉汗莹亮,堪称唐代洪州窑青瓷器中之上品。
  
  新发现的芒口瓷与玲珑瓷
  
  南朝时期,江西李子岗窑成功烧造出的芒口瓷,及隋代象山窑烧造出的玲珑瓷等,是中国陶瓷烧造史上的重大突破。“芒口瓷”是指口沿未挂釉而显露一线胎骨的瓷器,又称“涩口”或“毛边”瓷。过去一般认为这种“口沿露胎的覆烧器”最早发现于“上承晚唐,下启北宋”的河北曲阳县涧磁村的五代定窑,现经考古调查与发掘证实,在江西的景德镇湖田、吉安永和吉州窑,以及赣州七里镇窑和南丰白舍窑等也都烧制出芒口瓷,但其时代都在五代至北宋时期,均较洪州窑为晚;丰城罗湖村象山窑出土的大量小平底钵,口沿均露素胎,采用对口扣烧技法,主要以追求产量为目的。龙江李子岗窑所烧芒口瓷,在造型、釉色和烧造技法上比象山窑所烧芒口瓷有进一步的提高。李子岗第一探方所出青瓷杯,口沿上有一道规整未上釉的芒口边,内外施青黄色釉,釉下显露不规则褐色斑点,釉汁匀净明亮;小平底,底足下粘有3个小泥团支钉,内底残留3个支钉痕,说明此两类芒口杯的装烧方式一为对口扣烧,一为仰烧。前者主要以增加产量为目的,后者很有可能是用以嵌镶金、银包边的高档茶、酒具。两窑均未发现北宋那类覆烧芒口瓷匣钵。据此,过去考古界有人认为芒口瓷只“在我国流行400余年”的推论似缺乏立论依据。资料表明,芒口瓷的出现应上溯至南朝,至少应有1500余年的烧造历史。
  

  玲珑瓷的瓷胎两面洞透,有釉糊盖,如窗户糊纸。近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镂空先于玲珑,江西境内发现的早期镂空瓷有南昌青云浦镂空熏炉和瑞昌马头西晋双系镂空青瓷罐,但一直未见唐以前的玲珑瓷。过去对于玲珑瓷的始烧年代说法不一。当今学者王志敏先生《学瓷琐记》称:“玲珑青釉瓷始于北朝末年至隋初……唐宋元未见,至明初永乐年间有景德镇玲珑瓷之烧造,此后复现于清乾隆之间。”江西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编《景德镇陶瓷史稿》则称“(明)隆、万时,玲珑瓷一时流行”。1979年和1992~1993年间,考古学者先后在罗湖象山窑发掘出土敞口、弧腹、小平底青釉玲珑瓷钵,造型与隋代各式印花碗、钵完全相同。器底旋削有螺旋纹6道,内底压印1朵尖形(菊)花瓣,形似日光图案。口沿下至器腹上端镂刻有一排小圆孔洞,用釉糊盖,剔透见光。旋黄褐色釉,玻璃质感强。当属隋代玲珑青瓷无疑。
  
  青瓷碗底足的演进变化
  
  青瓷碗是洪州窑的大宗产品,东汉时期丰城石滩港塘窑场始见。两晋南朝同田乌龟山、曲江象山一带窑场流行,隋唐五代各地窑场大量烧造。 从碗的造型变化特征看,东汉、三国的平底碗有两种造型,一种口沿细薄,深腹,平底,碗壁弧鼓;一种口微敛,上腹微鼓,下腹渐内收,平底。三国时期碗底出现支钉痕迹,近口沿多饰一道宽凹弦纹。西晋碗多大口,浅腹,小平底,近口沿仍常见一道凹宽弦纹,口沿上有稀疏大褐色点彩。东晋碗造型已由小平底演进为宽大平底,近口沿处多见纤细凹弦纹一道。口沿上有细密褐色彩斑。南朝碗器壁多厚重,底足宽平,.并出现圆饼形实足,足沿修削粗涩。隋代碗有直口和敛口两类,均深腹,小平底或圆饼形实足,腹交接处多旋削一道宽平旋削面,并出现宽圈足沿。唐后期多璧形底,圈足宽大,底心有脐状凸起,俗称“玉璧底”,口沿常见增厚的“唇口”。

江西丰城市在唐时属洪州,1992年至今,文物考古部门在江西丰城洪州窑遗址发掘出土各类窑工具和青瓷器计11985件,并在丰城辖境内6个乡(镇)、19个自然村调查核实了20余处古瓷窑址。大致范围从南面的河州乡罗坊窑址到北面的同田乡麦园、龙雾洲窑址,东西由曲江镇的郭桥缺口城至西面尚庄镇黄金城窑址,相距20余公里。考古资料证实,洪州窑始烧于东汉晚期,兴盛于两晋至中唐,晚唐五代渐趋衰退而终烧。大量资料表明,江西丰城应是中国青瓷器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比“瓷都”景德镇还要早一千余年的烧造历史。此项发掘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洪州窑窑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龙泉青瓷网

图文编辑:曲江微生活

支持曲江微生活

就给我们点个吧!



举报 | 1楼 回复